农村信用社支农效能初探

时间:2022-06-10 01:16:19

农村信用社支农效能初探

摘要:如何处理好执行货币政策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发挥好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晋中市的现实情况分析了从紧货币政策下支农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信贷政策;三农;农村金融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392(2008)10-0037-04

虽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人民银行2008年工作会议均提出了“优先保证‘三农’信贷需求,切实加大对‘三农’信贷投入”的总体工作要求。但是,作为支持“三农”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要在较短时间内调整信贷结构,增加“三农”信贷投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处理好执行货币政策与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发挥好农村信用社的支农效能,是当前亟待探索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

一、晋中市农村信用社经营现状及特点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探索和改革,目前省级联社管理模式已全面实现,标志着农村信用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及向农村信用社倾斜政策的出台,近年来,晋中市农村信用社在体制改革、资产管理、业务经营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到2008年6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总资产、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分别达到了302亿元、289亿元和1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2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到121.5亿元,实现净利润2.5亿元。在存款增幅、贷款结构优化、资产盘活、增收增效等方面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从紧货币政策下,其业务经营呈现以下特点:

(一)资金相对宽裕,流动性过剩显现

2008年上半年,晋中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净增43.9亿元,同比多增12亿元;各项贷款净增13.3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4.7亿元,表明从紧的货币政策使其投放趋势得到较大控制。全市农村信用社6月末存贷比例为54.5%,较上年末下降了6.2个百分点,降到近年来最低点。存差达101.1亿元,同比增加31.4亿元。流动比率则由年初的125%提高到130%,这一比例远远高出农村信用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办法中≥30%的规定比例。严控信贷投放,使得全市各社存放同业、短期投资出现大幅提升,6月末,农村信用社存放同业余额达45.5亿元,流动性过剩显现。

(二)农业贷款增幅较快,支农主力军地位凸显

截止到6月末,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达92.8亿元,比年初增加8.8亿元,农贷占比达77%。截止到6月末,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222.6亿元,占全市各项存款余额的27.3%。从贷款市场份额看,截止到6月末,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达121.5亿元,占全市各项贷款余额的40.3%。

(三)盈利能力趋强,收入来源单一

在对全市信用社财务分析中发现,今年上半年全市信用社实现净利润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6亿元。但是从整个业务收入中不难看出,贷款利息收入占到整个营业收入的85%,金融机构往来收入占到14%,两项收入已占到收入的99%以上。由于电子化、网络化建设落后,造成服务功能狭窄,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使其中间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纯服务性的收入甚微。单一的收入来源和大量非生效或低生效资金占用,粗放型经营模式和窄小的收入渠道,给信用社的经营增加了一定风险。

二、支农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

(一)信贷投放比例与支持“农企”之间的矛盾

今年年初,晋中市农村信用社严格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从信贷总量控制上一改过去比例管理,按照人民银行和银监委指导意见,规划全年信贷供应总量,并有计划地分季做出信贷供应量。上半年全市农村信用社共投放贷款13.3亿元,达到全年计划投放量的67%,与上年同比减少4.7亿元。其中农业贷款净增8.8亿元,同比减少2.4亿元;乡镇企业贷款净增2133万元,同比减少3.5亿元。可以看出,农业贷款占到全部贷款的77%,基本上满足了现时农村经济发展的必需货币供应量。在对全市重点农业大县农户调查中发现,从事种养殖业农户信贷需求满足率达到88%以上,从事农业深加工和农村商业的个体贷款达到60%以上,其他部分农企和农商一时还很难得到新增贷款,特别是对新出现的农村新型产业如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正面临着从紧货币政策下的信贷调整影响,很难得到全额信贷支持。

(二)农村信用社资金相对充裕与贷款投放总量控制之间矛盾

今年上半年,晋中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增加44亿元,较上年同期多增12亿元,其主要因素之一是由于从2007年12月以来,股市和基金市场指数大幅下跌,部分投资资金回流储蓄所引起。而上半年晋中市农村信用社新增贷款只有13.3亿元,使得新增存贷款比例只有30%,较上年同期下降了26.6个百分点,从而引起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的下降,截止到6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存贷比例只有54.6%,较年初下降了6个百分点。在从紧货币政策的指导和信贷宏观调控下,晋中市农村信用社已将近21亿元的资金投向债券市场,同时同业存放资金较年初也增加了22.5亿元,全社流动性比例较上年末提高了5个百分点,达到130%。高位运行的流动性,说明晋中市农村信用社目前存在着较大数量的信贷可供资金,不存在支农资金的紧缺问题,只是由于信贷限额管理而使很大一部分资金不能从信贷口流出,造成支农贷款增量需要从现有存量中进行调整的局面。

(三)货币政策与信用社提升信贷资产质量之间的矛盾

在我国现阶段很多经济组织还处于一个资本积累阶段,各类经济主体在发展中对信贷支持是一种持续增长的需求。如果信贷资金出现断链,很多企业或规模种养殖业的正常经营将受到很大影响,这也是紧缩货币政策后,金融机构引发不良贷款反弹的主要因素。如果在短期内大量压缩其贷款规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其支农的力度,但由于有保有压信贷政策的实施,大量存量信贷资金投放方向的快速调整,会使很多农村中小企业失去金融有效支持,将其推向流动资金严重短缺的境地,随之而来的就是大量不良信贷资产的产生,使刚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农村信用社再度陷入困境,农村信用环境改善也将受阻。

(四)“支农”信贷策略的滞后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

经过30多年的农村体制改革,在我国广大农村各类经济实力均得以较大提升,农户自有财产已有一定积累。在近年来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调整时期,一家一户小规模经营的种养殖业已不需要太多的信贷支持,很多农户已逐渐退出几百或几千元的小额信贷需求行列。新型的经济主体对信贷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若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策略还是处于一个“撒盐”的层面,势必引起信贷供求双方矛盾,其一是单纯一家一户的种养业资金已能基本满足,不需要融资来解决,如若信用社大部分信贷资金还停留在小额支农上,就会出现“难贷款”的局面;二是将有效的资金资源投放到一家一户的低效层,对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也是一种制约,对现阶段紧缺的资金资源也是一种浪费。所以目前农村信用社追求的信贷面和风险分散策略,限制规模化、集约化的中小企业贷款规模,会引起众多中小企业的“贷款难”局势,造成原有贷款不能按时收回,不良贷款反弹现象出现。

三、支农矛盾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地区的信用环境相对较差,阻碍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意愿

由于农村广大农户抵押、质押物少,中小企业大额担保能力差,加之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市场信用建设缺失,很多个人或企业诚信意识淡薄,赖债、逃债、废债行为时有发生,给信用社信贷业务带来一定风险。而且,农村中小企业管理水平低,缺乏有效的数据报表反映其真实的经营状况。同时,由于小企业主的文化素质、经营管理水平较低,致使一些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很短。这些因素都使得农村信用社对农业、农户的贷款投入受到制约。特别是在从紧货币政策实施后,部分企业受到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企业资金供应链出现断裂,偿还贷款能力出现下降,使信用社信贷资产出现很大不确定因素。截止到6月末,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五级分类)达36.2亿元,占比为30%。其中,按借款人性质划分,传统农作户6.5亿元,占到全部不良贷款的18 %;多种经营户4.5亿元,占到全部不良贷款的12.4%;个体工商户5.9亿元,占到全部不良贷款的16.3 %;企业法人14.1亿元,占到全部不良贷款的38.9%。

(二)农村信用社现行利率政策加剧了农户贷款难度

农村信用社面对的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农民和高风险低回报的农业产业。但是,根据现行规定,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仍实行上限管理,最大上浮系数为贷款基准利率的2.3倍。由于农村金融业务缺乏竞争,导致农村信用社在执行贷款利率中存在“一浮到顶”的问题。农村信用社面对高风险的农村信用主体,有其利用相对较高的利率水平覆盖风险的需要。但是,高利率水平不仅使一些有贷款意愿的贫困农户望而却步,而且对于贷了款的农户来说,也进一步削减了其经营利润率和收入水平,削弱了农户的还款能力。

(三)信贷风险保障体系不完善,使农户由于达不到贷款条件而难以取得贷款

一是抵押物受限,担保体系不健全。由于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经营场所、产品有其特殊性,不能作为金融机构的抵押物。同时,农民仅有的土地经营权国家规定不能作为抵押物。而且,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缺位,全市各县目前已有的担保中介机构的实际运作均未涉及到农业信贷。担保抵押资产是否充足,是金融机构决定贷款与否的重要条件,而农户和中小企业往往因不能提供有效的担保抵押而不能获得贷款。

二是农业风险保障制度发展滞后。由于传统农业经济基本上属于高风险弱质产业,主要靠两种传统的风险保障途径:民政主管的灾害救济和保险公司商业方式推进的农业保险。这两种补偿性质的灾害救济都有其局限性,难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农村政策性保险缺位,商业性保险服务难以到位。没有保险支持,农村信用社放贷顾虑重重。

(四)农村信贷资金总量相对萎缩,农村地区资金外流严重

从晋中市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的信贷资金总量相对减少,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涉农信贷退出,造成大量有市场、前景好的农村经济组织得不到成本低、周期长、额度较大的商业银行贷款。农户与涉农企业筹资的主要途径仍为农村信用社。一社支三农,不仅使农户申请贷款的渠道单一,可供选择的余地很小,而且,农村信用社有限的资金在支持整个农村地区的建设中显得力不从心。不仅如此,农村金融机构把在农村中吸收的存款资金通过上存资金、上缴准备金、邮政储蓄转存款等渠道流出农村地区,从而使农村地区信贷资金总量相对减少。

四、化解矛盾的思路

总体看,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形成了巨大的潜在金融需求;同时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农村信用社也存在着较大数量的闲置资金和潜在金融供给能力。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合理的机制安排,供给和需求之间没有形成有效对接,而是产生了磨擦性的失衡与矛盾,由此导致过剩的资金无法转化为有效金融供给。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着眼于打通供给与需求连接渠道,真正将农村经济主体的信贷愿望转变为现实的信贷需求,将滞留于农村信用社的闲置资金转变为现实的信贷投放。

(一)建立和完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为农户贷款提供基础保障

一是大幅度提高主要农产品保护价,稳定农户的收入预期,保护农民种养殖业的积极性,确保农民收入稳定,从而提升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的认知度。二是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推广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农业龙头化企业等规模化生产方式,形成经济聚合作用,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积极性。三是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作用和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作用,通过财政投资、政策性金融信贷和商业金融的合作形式,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推广力度,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四是建立以各级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保险保障机制。要积极借鉴试点省份经验,建立由中央和省财政补贴50%,由市、县财政分别补贴10%,农民自负20%的农业保险机制,对主要农作物和主要养殖业实行保险,降低农户风险,提高农民收入和农户抵御风险的能力。五是创新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争取国家政策,改革农村土地制度,使农村土地所有权像城镇土地一样,归国家所有,将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改革为土地使用权,由国土部门发给土地使用证,使之具有土地的收益权、买卖权、抵押权和继承权。

(二)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与广大农户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在提高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的基础上,确定有利于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利率体系,指导农村信用社建立健全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在正确运用利率覆盖贷款风险的同时,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对农户种植业贷款利率原则上要不上浮或少上浮。减轻农户特别是贫困农户的利息负担,提高广大农户扩大再生产的经济能力和积极性。

(三)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为农户贷款创造良好的氛围

一是要加强信用宣传教育,建立农村信用主体培育和示范体系。通过对有代表性的信用个体及信用区域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和金融上的扶持,不断营造农村诚信氛围。同时,要将信用农户、信用农企、信用农商的信息全部纳入到征信系统之中,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农户和农村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支持。积极推广农户“纯信用免担保”贷款。二是要积极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和农户信用评级体系,建立符合中小农企和农户特征的信用评价机制。要依托企业和农户信用档案信息,开展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信用评分,促进中小企业提高信用意识。对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在贷款利率、授信额度、贷款手续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以起到典型示范和培育扩大信用主体的作用。通过利率优惠、服务优先,区别对待、择优扶持,促进“三农”与农村金融良性互动,全力打造辖区新型农村信用环境。

(四)健全和完善保障机制,为农户贷款创造条件

一是针对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实行多种形式的抵押、质押办法。如,实行应收帐款质押等。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探索农民将承包的土地使用权用作抵押物向金融机构融资;也可以租赁或作为投资资产与其他投资者进行合作。二是完善信用担保体系。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设立农业担保机构,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建立担保基金,积极拓展农村担保业务。创新担保方式,以公司+农户、农户联保、会员担保、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等多种信贷产品为保障发放贷款,以解决部分农户及农村企业信用能力不足的问题,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

(五)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提高农村信用社的竞争实力

首先国家对农村信用社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应实行扶持政策。如对信用社承担的政策性业务,给予政策性补贴,并对其承担的支农救灾政策性业务拨付专项资金;建立农村信用社的全国拆借市场,疏通信用社资金融通渠道等,为信用社的经营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其次农村信用社自身也应深化改革。要以“立足社区,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在改革中求发展。一是找准农村金融发展的切入点。农业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改革后的农信社要据此不断调整信贷投向,选择支持重点,在引导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同时,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大胆进行业务创新。农信社要利用现阶段农村金融市场非银行金融机构还暂时空缺的时机,加强与证券、保险等同业的合作,加快产品创新,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不断开发和提供多样化的结算、、保险、咨询、外汇买卖、综合理财等知识含量高、收益高、市场潜力大的高效中间业务,拓展赢利渠道,在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自身经营的附加值。三是要建立适应新形势下农村金融发展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课题组组长:邢毅

课题副组长:董翠英

成员:侯建华俞玮

郑静娟苏福春

执笔:俞玮苏福春

上一篇:对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论离岸金融市场的风险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