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课堂的拓展有“度”

时间:2022-06-10 12:58:58

浅谈高中语文课堂的拓展有“度”

摘要:高中语文课堂的有效拓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课堂的质量,在教者的充分准备下更大程度上去激活学生的思维以达到意象不到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拓展高中语文课堂呢?笔者主要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出发,就拓展的角度――限度、粘度、深度、广度进行探讨,以期望我们的语文教学能更有效、更实在,从而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堂教学;有效拓展;度

新课标倡导语文教学应拓宽语文学习的领域, 打破学科本位, 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这种背景下, 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 拓展延伸训练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平时的一些阅读教学公开课中, 这一环节是作为创造性、发散性的亮点来呈现的,犹如“画龙点睛”。当然适度的拓展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兴趣,是鼓舞人去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同时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教育的质量。最重要的是它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养成勤于积累的学习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课堂教学中的课堂知识拓展方面应该是建立在文本研习的基础之上的,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巩固,那么我们在教学中对于知识拓展部分是应该有延伸有度,这样我们的高校课堂就有了切实的着落。

但是语文教学中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 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 怎样去拓展延伸才有价值。关键在于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及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笔者根据平时对课堂中的有效拓展的研究认为应该注意一下几个方面问题:

一、拓展要有限度

课堂的拓展延伸要处理好文本与拓展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拓展有“限度”, 首先要扎扎实实地教好每一篇课文, 在此基础上, 合理安排与开放教学时间, 适当地推荐、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补充阅读, 增加积累。要坚持语文姓“语”, 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拓展延伸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其更好地学习语文, 以本为本, 扣本拓展, 为本服务, 务使教学详略得当, 主次分明。其次过多的拓展势必造成学生在阅读时间上的短缺, 对文本内容理解的不到位, 对文本意义体会得不深等。如学习婉约派词时就没有必要过多的介绍这个派别所有的词人以及风格,而且这样的介绍也是空泛的,因为时间的不允许,课堂容量的不允许。

二、拓展要有粘度

拓展延伸首先要顾及教学目标,其实导入也是拓展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它可以合课堂最后部分的拓展延伸紧密的结合起来,如笔者在上周邦彦《苏幕遮》词时,首先介绍这位词人的特殊身份,讲到词人的特殊的艺术贡献在艺术形式、技巧方面都堪称北宋词的又一个集大成者,为后人提供了许多经验,由此我随即就以书本上的这首词来映证词人的贡献,通过对本词的分析学生得出短短的一首词竟然用了五种表现手法,而词的取材仍是传统的游子思乡之情。最后我又向学生介绍了词人的另外一首词来映证我课前的导入。我相信这样的课堂拓展前后是有机一体的,也就是有粘度的,目标也相当明确,效果甚佳,也达到了我最初的设计目标。

其次教学拓展不是课堂的一种装饰、点缀, 它是为学生更好地学好文本服务的, 它需要在学生的困惑处、理解体会的难处出现。但又不是教师强加的, 而是学生通过对教师提供的文本内容的阅读而获得。。

三、拓展要有深度

语文课堂的拓展不能注重外在形式, 浅尝辄止,浮光掠影, 效果不佳。其实, 语文课堂的拓展, 既要有外在的“形”( 拓展的材料) , 更要有内在的“神”( 通过拓展提高思考的能力) 。只有形神兼备, 才能获得最大效益。我的拓展不要停留在向学生介绍知识的层面, 停留在拓展内容的层面。要使拓展有深度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拓展材料要有“含金量”。拓展的内容本身要有可供利用的价值, 有可供教师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生长点, 最好能发挥多方面的作用, 起到“以一当十”的效果。二是要开发拓展材料的“附加值”。教师要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高度对所拓展的材料加以开发和利用。

四、拓展要有广度

对于拓展的广度,我们不少课堂拓展还只是对课内知识的简单叠加, 其原因就是对语文课堂拓展功能的挖掘还不够, 拓展的目标比较单一。如在教学晏殊《破阵子》中提出的一个重点问题是东邻女的个性形象是什么?在传统的词中一般是思妇的形象居多,这样一个俏皮可爱的女子罕为少见,并且个性是十分鲜明的。在本课教学中,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拓展,取晏殊的另外两首同时写女子的词,一为《渔家傲・采莲女》一为《山亭柳・歌女》,不仅可以让学生概括此二位女子的个性,同时还可以进一步体会晏殊词“温润秀洁”的特点。这是对晏殊个人词的了解,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将晏殊词与晏几道词的一个比较。除此我觉得在我们的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介绍一些相关的文学评价给学生读一读,如:在教李清照词时可以让学生读一读梁衡的《乱世中的美神》、在教坡词时可以让学生读一读余秋雨的《坡突围》等等文学作品。

有效才是硬道理, 语文课堂拓展要以“有效”为第一追求。那么,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呢? 这就需要教师从语文教学的本质出发, 根据文本教学的需要, 精心筛选拓展内容, 悉心挑选拓展形式, 适度控制拓展容量, 准确把握拓展时机, 把拓展融入到文本教学的环节来, 成为文本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只有这样, 语文课堂拓展才能渐入佳境, 洞开一片美丽的天地。

上一篇:高中历史教学的感悟 下一篇:文化导入在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