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确权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06-09 06:37:1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确权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摘要】测绘是专门研究建立土地信息档案理论与技术方法的一门学科,随着高科技测绘技术的应用,地籍测绘成果已经是各级政府对土地资源的规划、开发、使用、保护和管理等工作中所必需的基础资料之一。本文主要结合实例,谈谈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确权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测绘 ,新技术, 应用

【 abstract 】 surveying and mapping is devoted to the study of establishing the land information fil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a subject, as high-tech surveying and mapp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cadast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results is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of land resources planning,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foundation of one of the necessary information. This paper mainly with practical examples, talk about the rural collective land ownership in the investigation made by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 key words 】 rural collective land counterpoising truly,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e new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G812.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地籍测绘技术基本方法

(1)地籍碎部测量

地面测量方法

图1 极坐标法

极坐标法见图1,在控制点A 上架设仪器,并以控制点B 定向,测量目标点P与控制点B之间的角度β和目标点P与控制点A之间的距离S及垂直角α。即可测定目标点的位置。由于全站仪的广泛使用,该法己成为目前获取地籍要素的主要方法。通过直接将每个碎部点的高度角、水平角和斜距自动记录在外业电子手簿或掌上电脑上,直接解算界址点的三维坐标。 白纸成图法;白纸成图法包括大平板仪、小平板仪配合经纬仪等作业模式,它是一种图解成图法。在建立图解地籍时,最初图解地籍测量是建立在平板仪测图技术基础上的。

2)摄影测量方法

摄影测量法也称航空摄影测量法,它是按航摄像片及其测制底图获取目标的位置。主要采用全数字摄影测量的方法求得界址点点位坐标。当界址点的数目很多、地面通视不良的情形下,采用高精度的摄影测量方法是经济有效的。对于采用其它方法施测界址点坐标,而航测法绘制地籍图,更是我国当前城镇地籍测量的主要方法之一。

(2)地籍控制测量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的大小、测区内现存控制点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野外观测、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1)利用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基本控制网

在一些大城市中,一般已建立城市控制网,并且已在此控制网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测绘工作。但是,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已有控制网的控制范围已不能满足要求。有些控制点被破坏,为此,迫切需要利用GPS定位技术来加强和改造已有的控制网作为地籍控制网。建立GPS定位技术布测城镇地籍控制网时,应与已有的控制点进行联测,联测的控制点最少不能少于2个。

应用光电测距仪进行一、二级导线地籍控制网的布设

二、GPS动态相位事后差分技术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测量中的应用

1、基本概况

河南省某区域,陆地面积2480.0km2,其中农村土地面积将近2100km2,通过大规模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 GPS等现代测绘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为高效率完成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界址点(Ⅱ一V类)施测

对于Ⅱ~V类界址点(估计约占界址点总数98%左右)。采用9600GPS接收机进行动态相位事后差分测量。共采用60余台9600型GPS接收机断了作业,其作业要求主要如下:

选择最近一已知点架设基准站,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选择智能和差分方式进人基站数据采集状态(定位模式3D、PDOP≤6,锁定卫星颗数>4);选择一固定点固定好支点进行移动站初始化,时间约5~10min(主机的蜂鸣器会有声提示),移动站与基准站距离控制在3公里以内;数据采样间隔设置为5s,高度角≥100,采点次数没置为3;移动站初始化完成后按测量键进入测量状态,在每—个界址点E柜对固定支等待15s至蜂鸣器长鸣后退出采集(所采集数据将自动保存)即可移动到下一点进行采集,在卫星状况差的时段免采集数据;移动站连续工作1h后重新初始化一次,作业开始和结束后均进行初始化;在走动小过程中注意差分采集状态下周跳的数值。如周跳值太大(如06或07)和卫星失锁应重新进行初始化,在树林遮挡的情况下,可采取升高GPS天线高度(一般升至5m)和延长初始化时间解决;数据处理采用测绘公司随机软件进行解算,对于I类界址点的解算要取得相位固定解,固定解或浮点解精度达不到相应等级界址点精度要求的,须重测或是采取全站仪极坐标法、GPSRTK法、图解规定法等方法解决。

三、数字测图技术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在农村集体土地确权中的应用

河南省某区域,陆地面积3640km2,其中农村土地面积将近1800km2。起算控制点采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时布设的城镇地籍控制网,各点位标石保存完好,可作为首级控制的起算点。考虑到实地的具体情况,我们采用了GPS静态做首级控制,用GPS—RTK动态在每个村内加密的方式进行了测区的控制测量。

1、GPS外业控制测量

为提高测图精度,我们采用了以四等控制点为基准把控制点引入需要的镇区。由于GPS实时动态测量的观测数据均为独立观测值,无法通过数据计算来检验其精度,因此我们采用了重复观测和全站仪导线复测的方法以确保成果的可靠性,共重复观测了50个点,已知点26个。重复观测数据表明:重复观测点中误差为±2.3 lcm,测量结果满足精度要求。

2、利用遥感影像图进行权属调查

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图作为权属调查的工作底图,比传统的线划图更为直观,可以直接在图上进行宗地的编号、设计,显著提高效率,并且对测制完成的数字线划图有一定的检查作用,将遥感影像图进行合适的转换与数字线划图进行套合可以对测区的粗差进行内业核查,发现的问题在外业实地解决。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正射影像图和已有的数字线划图,并对农村和城区建成区范围内的建筑、道路等各种地面地物进行属性调查,在现状调查中将影像图与之对应的线划图套合作为调查的基础图件。

3、遥感影像图的处理方法

本次工作应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时生产的1/1万比例尺DOM影像数据,同时将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库相套合,这样地物数据均有面状信息。基于遥感影像进行地物信息提取的方法主要有基于像素的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两种,其中基于像素的方法因为影像中的“同物异谱、异物同谱”现象而导致的信息错分、漏分现象比较严重;面向对象的方法可充分利用对象的光谱特征、几何特征、纹理特征等特征信息提取地物数据集,是作业中采用的工作方法。

4、全站仪细部测量

居民地内不适合GPS测量,而应采用全站仪进行细部测绘工作,测量过程中应该选择在视野比较开阔,能测较多点的地方设站,如房顶等,这样可以提高测量速度。为满足德令哈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和发证工作的需要,此次采用了先进的GPS、全站仪进行了一体化测量技术,对整个地区的所有村庄做了详细的外业测量。GPS主要用于图根控制点的加密测量,全站仪则进行了细部点测量工作,GPS和全站仪配合使用,测量速度快、精度高,为该地区的地籍测图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内业成图

内业成图采用了广州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开发的CASS7.0内外业一体化数字测图软件,其应用了数据管理技术,并且具有GIS前端数据采集功能,生成的数字地图能以多种格式文件输出并可以供某些GIS软件读取。在内业成图时只需要把野外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内,并对照草图完成各种绘制编辑工作便能形成地籍图。与传统的模拟法测图相比,以全站仪等测绘仪器和计算机技术为支撑建立的三维数据自动采集、传输、处理的测量数据处理系统更具有优势。

结语

总之,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调查确权比较复杂,也不容易处理,而测绘技术的应用,使操作简便,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对于国土资源调查、农业普查等精度要求不高的项目的测量工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洪大永.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及其应用【M】.厦门:厦门大

学出版社,1998.

【2】 魏子卿,葛茂荣.GPS相对定位的数学模型【M】.北京:北京

测绘出版社,1998.

【3】刘福臻.数字化测图教程【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H&M供应链的创新性研究 下一篇:锅炉四管泄露分析及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