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山地烤烟生产现状分析

时间:2022-06-09 06:24:22

安康山地烤烟生产现状分析

摘 要: 安康烤烟生产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试种,历经起步发展、扩张规模、提升质量、培育品牌四个阶段,已成为安康县乡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也是目前安康农业产业中链条最完整、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面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安康烟草; 生产现状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10-0063-02

“十一五”以来,安康烤烟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以上,年收购量稳定在35万担左右,已成为安康多种经济第一大作物,同时安康烟区已成为全国30万担以上重点优质烟区之一,具备了在更高起点上扩张规模、提质增效,向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转型的较好基础。

一、烟叶质量特色风格定位鲜明

安康烟区是典型的山地烟区,在全国烤烟种植区域中属最适宜烟区。“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得多”的立体气候特征,孕育了安康烟叶具有特殊的烟叶风格。加之安康是全国两个富硒区之一,烟叶富硒的特性又赋予安康烟叶别具一格的质量内涵。2011年安康市烟草公司根据安康烟叶生长的生态环境和烟叶风格,成功注册了“山地金”烤烟商标,意即“山地生产的黄金叶”,具有山地绵柔香的吸味特征。特殊的山地烟叶特性得到了卷烟工业的认可,上海的“中华”、广东的“双喜”、湖北的“黄鹤楼”、福建的“七匹狼”、陕西的“好猫”均使用有安康烟叶,在某些规格上,安康烟叶充当了主料烟的角色。工业企业普遍认为,安康烟叶具有“纯正山地、天然富硒、生态低焦、回甜绵柔”的特色内涵,在工业使用上质量稳定,数量可靠,充分满足了工业客户的需要。

二、种植规模稳定发展

种植规模稳定和潜在的发展基础是烟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基本前提条件。多年来,安康烟区坚持走规模扩张的道路,始终把烟叶种植面积的做大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在烟叶规模扩大上,按照价格引导、利益驱动的原则,采用产前实物扶持、产后现金补贴的方式切实保证烟农收入,充分调动烟农种烟积极性,使烟农真正把烤烟生产作为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和主要作务对象,依靠烟农的增收,保证烟叶面积的扩大和规模的稳定扩张。安康烟叶的种植面积由“十五”初的10万亩发展到“十一五”以来的16万亩,户均种植面积由不足10亩扩大到14.9亩。2011年亩产值达到2200元,烟农户均收入3.19万元。“十二五”规划中,安康烟区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收购量达到45万担以上。

三、技术服务体系健全完善

技术服务到户、落实到地块是保证烟叶质量上水平的根本举措。全市按照市有技术推广中心、县有技术推广站、乡镇有技术指导组的要求,建立健全烤烟生产三级技术服务体系。目前全市有高级农艺师3名,农艺师6名,技师2名,高级工72名,中级工231名。按照3000亩设立一个收购站、1000担设立一个收购点、方便烟农交售烟叶的原则,全市共设有收购站45个、收购点52个。收购站点以政策宣传、技术咨询、物资扶持、烟叶收购、基础建设、队伍管理为基本功能,按照生活区、办公区、收购区相对分离的基本要求建设配套,真正把烟叶收购站点打造成烟草公司服务烟农的窗口。烟叶技术员严格按照“驻村、包片、抓点”的工作方法,确保技术员工作到位、技术服务到田间地头、物资服务到户,真正满足烟农需要,解除烟农发展烤烟的技术顾虑。

四、烟农队伍逐步实现职业化

烟农是烤烟生产的主力军,稳固的烟农队伍是稳定种植规模的基石。培养一支懂技术、爱烟草、勤耕作、有文化的烟农队伍,有利于落实现代烟草农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和生产技术规范。2011年全市种植烤烟15.6万亩,户均14.9亩,共有种烟农户10479户,其中:连续种植10年以上的有5565户,占53.1%;连续种植5年以上的有2882户,占27.5%;5年以下户数2032户,占19.4%。由此可见,在安康烟区种烟农户相对稳定,基本实现了种植专业化。2011年全市从事烤烟生产的劳动力共有46763人,其中:60岁以上的6780人,占14.5%;40-60岁的29741人,占63.6%;40岁以下的10242人,占21.9%。而在40岁以下劳动力中,主要是小学文化程度和无一技之长、外出打工机会较少者。但种烟5年以上的劳动力却高达35896人,占总劳动力的76.8%。种烟劳动力相对稳定,说明安康烟区职业化的烟农队伍逐步形成。由于多年种植烤烟的历练和严格的培训,绝大部分烟农都基本掌握了烤烟生产的操作技术和管理经验,是烤烟生产的行家里手,成为推动安康烤烟稳步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还培养了一批会管理、懂技术的乡镇干部。

五、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完善配套

烟叶标准化生产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烟农的作务水平,改进烟叶质量,增强烟叶的市场竞争力,不断满足卷烟工业对原料的质量要求。2008年安康市被列为第六批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2011年示范区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的验收,并被评为“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在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的过程中,狠抓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落实,实现了良种化生产、集约化育苗、平衡配方施肥、合理密植、地膜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合理打顶留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标准化分级相配套的优质烤烟生产技术。在烟叶收购中,坚持做到分级预检到户、标准程序收购、散烟零库存、直收直调和收啥调啥的收购原则,努力提高收购的标准和生产水平。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也推动了烤烟技术创新。几年来,共获得专利技术4项,省部级成果2项,专利技术的取得和科技成果的获得,大大提高了安康烟叶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水平。

六、烤烟生产的整体水平大幅提高

烟农务烟能力的增强,作务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烤烟生产实用技术普及应用,能有效提高烤烟生产水平。适时早栽是确保烤烟生长在最佳适宜期的先决条件。烤烟适时早栽产量高、质量好,能有效避免各种自然灾害。经多年实践证明,安康山地烟区烤烟最佳移栽期在4月25日至5月15日之间,海拔低、阳坡地宜早栽,海拔高、阴坡地宜迟栽,但最晚不宜迟于5月15日,这个期间载烟能保证光热同步,雨水基本符合烤烟生长需要,这一移栽期已被广大烟农所接受。精耕细作是传统耕作技术与先进实用技术共同作用于大田生产、实现大田烤烟优质长相的技术保证。冬深翻、春细耕的耕作是预防病虫害栽好烟的前提,施足底肥、按时追肥是长好烟的基础,科学打顶抹杈、合理留叶是烟田管理到位的基本要求。科学采烤是实现优质适产的基本保障。栽后55-60天开烤第一炉烟,下部叶烤完后停炉一周,中部叶烤完后停炉7-10天已被广大烟农所接受。近两年与青州烟草研究所共同开发的“三段五步式”和“三段六步式”烘烤技术,彻底解决了烟农烤坏烟的问题,能够确保烤一炉、成一炉,烤黄烤香。这些烤烟生产的经验既是烟农生产实践的总结,更是安康烤烟整体水平提高的保证。

七、烤烟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安康烟区近年来抓住国家烟草专卖局大力加强烟田基础设施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烟水、烟路、烟炉建设,共投资5.01亿元建设烟水项目14753个,能够基本保证烟田育苗、移栽甚至烟农生活用水的需要,建设了700.7公里烟田机耕路,烟田机耕路与地方通村路建设相配套,大大减轻了烟农运输强度,提高了服务烤烟生产的运输效率。特别是烟炉的更新换代,彻底改变了烤烟的烘烤条件,提高了烘烤效率和质量。截止今年,共建设密集烤房11083座,保证15万亩基本烟田的烘烤需要。按照“十二五”规划,在2013年安康烟区彻底推倒土制小烤房,全面实现密集式烘烤。机械化是山地烟区烟草农业现代化最大障碍,但安康市烟草公司农机加工厂根据安康烟区山地实际,成功开发了小型旋耕机、覆膜机,根据需要引进了播种机、剪叶机。目前全市有各种烟草机械803台(套)。同时全市根据300亩地一台机动喷雾器的要求,给烟农配发了500台喷雾器。烟田基本建设,特别是密集烤房的全面推广应用和适用烟草机械的推广,大大改善了烤烟生产基础条件。

八、科学管理的推动作用更加有效

烤烟生产的科学组织和严格管理,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烤烟生产劳动生产率,增加烟农收入,推动科学发展。专业种植大户是安康山地烤烟面积稳定发展的基本生产单元,而户均适宜规模可以实现户均收益的最大化。安康山地烟区以户均一个烤炉、种植15-20亩为最佳种植规模,如土地条件允许,有充足劳动力,可以不雇请零工,那么可以一户有两个烤炉、种植40亩以内,也可以有较好的收益。但是如果发展40亩以上,雇请劳动力,户均生产效益就会下降。在技术服务上,一般以一个技术员能够管理300亩左右烤烟面积为宜,不宜太多或太少。太少造成技术员工作不足、收入降低影响技术员工作积极性,太多技术员因种植分散,服务不到户到田块,影响烟农收入。多年来为了搞好生产技术普及,全市各县还利用手机短信、现场培训等方式宣传生产技术和政策,提醒烟农作务时机和作务要点。信息化的收购工作,已有效杜绝了烟贩子,确保烟农到得了烟站、交得了烟,烟款随交即取,保证了烟农收益。GAP的试点推广更加实现了烟叶生产的过程控制,突出了“山地金”的质量风格。

参考文献:

[1] 欧阳慈安,高志强.关于创新烟叶生产组织管理方式的探讨[C].中国烟草学会论文集,2005.

[2] 宋明熙,王友武,唐启意.湖北省着力构建新型烟叶生产组织模式[N].东方烟草报,2007.

[3] 王渊.烟叶生产先进组织方式初探[N].东方烟草报,2008,8.

[4] 王津军.创新现代烟草农业组织管理模式的思考[N].东方烟草报,2008.11.

[5] 奚柏龙,卢山冰.发挥山地特色,实现特色突破[J].西部大开发,2011,(5).

[6] 奚柏龙,卢山冰,赵鹏.关于安康山地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问题的思考[J].今日财富,2011,(7).

上一篇:浅谈核桃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浅谈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教育熏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