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的节奏教学

时间:2022-06-09 06:03:24

浅谈音乐的节奏教学

从狭义上讲,节奏是艺术上的一个概念,是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从广义上讲,节奏又是大千世界里普遍存在的一种物质现象。本文则试图培养学生从会认、会读、会听、会写节奏型的能力开始,将节奏教学提升到音乐艺术的高度,让枯燥无味的节奏教学趣味化、生活化、艺术化。从而达到认知节奏、感知节奏、把握节奏、创造节奏的目的。

一、从生活和韵律中认知节奏

从美学角度看,节奏与韵律属于形式美的两个关联范畴。所谓节奏,是指事物运动中有秩序的、连续性的变化;节奏中融入一定的主观情调便构成韵律。教学节奏与韵律指的是教学活动过程的变化、秩序和韵味。

节奏教学的过程是一个艺术的动态过程,其节奏主要表现在教学活动的变化上。这有如一堂好课,就如一段音乐,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朗,音调和谐,便会令人陶醉。一位教育家说得好:“一堂好课犹如一篇散文诗,具有起承转合的韵味。”确实课堂教学的张弛、开合、动静、详略、浓淡、断续、虚实等多种对比、转化、协调,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并由此转化学生的心理节奏,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收到预期的效果。

有许多学生都认为节拍就是节奏,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只有让学生区分好节拍与节奏之间的关系才能正确地掌握节奏。如果单纯地把概念告诉学生,他们就很难明白其意义。在教学中我运用了比较直观的教学法,把旋律、节奏、节拍放在一起让学生辨认。然后指导学生用击拍法击打节拍,用文字来念节奏,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把节拍与节奏分开,这也有利于节奏的训练。

那么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节奏与韵律呢?生活中,我们的行走、跑步、读书、讲话等都是有节奏的,只是这一切都已成为我们的习惯,如果把它们提炼出来,便是源于生活的韵律或者说是音乐。比如《摇篮曲》,在妈妈哄宝宝睡觉的过程中,音乐家提炼了它的节奏,配上音高,形成了委婉动听的旋律。再比如《拍手游戏》《嘀哩嘀哩》《铃儿响叮当》《花儿与少年》等少儿歌曲不都是采用生活中的节奏、作曲而成的吗?那都是我们生活节奏的艺术表现,是我们生活美化的艺术。由此可见,音乐来源于生活。我们的生活也需要音乐,没有了音乐,世界将不再多姿多彩。

二、由易到难地感知节奏

现在很多初中学生在听简单的单音、音程、和弦时还可以应付,但听节奏和旋律就有点力不从心。我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还是大部分同学脑子里没有一个比较清浙的节奏型概念,二三拍的简单节奏还勉强听得出来,四五拍稍微复杂点的节奏听起来就有点困难,七八拍上十拍小节的节奏连续敲出来让其模仿,十有八九会乱套。至于旋律模仿就更无章法可言。鉴于此。初中生的节奏训练还是应该从最基本的节奏型开始,让学生了解每个节奏型时值是多少。明白单位拍有多少个音。

练习节奏的方式方法很多,但常用的不外乎是借助口、手、脚等来共同完成。比如,用口念“哒——哒——”。左手击拍,注意保持时值,不要赶拍子,要切记把握速度的一致性;也可用脚尖点地:“的、的”,注意时值长短的一致性。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掌握了常见的节奏型后。再在节奏型里加上固定音高,用旋律的形式弹奏或模唱,让学生记出旋律中的节奏。熟练掌握了节奏,旋律也就随手拿来,这样长时间地训练,不但视唱水平提高了,练耳水平也飞速进步,特别是对培养音乐记忆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掌握节奏型的基本形态和时值关系还只是节奏训练的第一步。其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掌握节奏时值和节奏长短的第一概念,借助声音来直接表达节奏感。第二步,就是在此基础上,慢慢地去掉象声词,也就是说在保持时值和节奏长短不变的情况下,口中不发出声音,或脚尖点地不发出声音,用手击节奏和默念节奏代替口读节奏,从感性上来领会所学节奏型。练习时要告诉同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急,不能赶时间,尤其是初学者,突然丢掉声音改为手击和默念是不合理的。检验全班学生是否完全掌握好手击默念节奏的一个方法就是采用接龙游戏,以拍为单位或以小节为单位轮换均可。

如此循环反复,多次练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达到无缝连接。训练中要让每一个学生知道自己接唱的是第几拍的第几个音,这个音的长短、强弱等等。念唱或默唱自己分配的部分的同时,也要默唱人家分配的部分,这样才能有机接龙。如此之外,还要让同学们能够正确地从不同节奏型中听出所学节奏型。节奏训练最难的环节就是用正确的记谱法迅速记录所学节奏型和其他节奏型的组合。如能达到正确地念唱或默唱,又能准确地将所念唱的节奏型记录下来,就算是完全达到了节奏训练之目的了。

三、从形象与趣味中掌握节奏

节奏的教学,如果按照课本,讲讲时值、读读节拍,极易让学生产生枯燥的心理,因为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发达,而形象思维却占较大优势。如果结合生活和自然中的节奏进行形象化的训练,效果就不一样了。在进行节奏训练时,我首先注意了直观教具的运用,让学生接触具体的实物,从而促进具体的感知与抽象思维的结合。

在学生初次接触节奏时,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节奏,比如,我运用对比法让学生模仿节拍和节奏训练,就收到不错的效果。1

上一篇:提高电大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对策 下一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