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多媒体给课堂教学“添彩”

时间:2022-06-09 04:02:39

如何让多媒体给课堂教学“添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7-0029-01

多媒体教学能打破时空限制,"现古今于一瞬,抚四海于须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讲授内容,追求"省时"、"高效"的课堂目标,确有明显的优势,亦为沉寂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清新的风",因而倍受语文教师的青睐。但是,由于自身条件,没有能够熟练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花费教师个人的大量心思,所以平时上课使用多媒体者凤毛麟角,只是在上公开课、观摩课或展示课等公开场合才偶尔使用,往往是为了追求课的所谓"新意"、"创意",并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辅助作用。本人认为,正确运用多媒体技术,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众所周知,多媒体课件的作制首先要有主题相关的素材,制作课件前应该是先对授课内容进行整体构思,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然后根据文字搜集相关的图像、声音或动画,制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揣摩思考的过程,特别是搜索最初的制作素材,为了找到一张最合适的图片,可能会花上半小时;为了截取某段视频或制作某种声音也可能会花上半小时,制作flas更要有绘画基础,因而制作的过程就是备课、磨课的过程。

在制作课件的初期,教师制作出的课件可能是粗制滥造的"半成品",要让它能够真正的运用于课堂教学,还需要精心打扮一番。可以请同学科教师"欣赏",说说自己制作的过程中的想法,包括图像、声音的筛选,文字的配置及字体、字号、字的颜色的选择等等,请他们提意见,谈看法,再进行必要的增删,以达到求精实用的目的。所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不是个人的智慧,更主要的是发扬团队力量,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通过不断捉琢磨、修改,才能制作出精美地多媒体课件。

2.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原则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教师必须对画面上的信息加以限制,要有所取舍,剔出无关的声音、动画,不能采用多种颜色和频繁变换各种类型的字体。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准确,表述规范,文本、图形、动画、音像、视频等各种媒体使用合理,搭配得当,层次分明,屏幕设计清晰高雅,色调搭配协调,生动活泼而又不失严肃。总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能只讲求外观的华美,应该注重实效,更应该适用于课堂教学,这样的课件才是好的课件。

3.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许多好处,这一点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尝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也成了一种时尚。一些教师为了显示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考虑实际教学效果,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地赶时髦。别人使用多媒体,我也要用。受这种思想的影响,一些学校甚至于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兴起了一股大上多媒体的热潮,并以学校拥有多媒体和教师能够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为荣。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形式的教学手段都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为根本宗旨。多媒体同样也不例外。在选择是否运用多媒体上要具备科学眼光,保证多媒体的运用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在具体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不同的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最合适的多教媒体。并不是使用的媒体越多越好,也不能片面追求使用的媒体档次越高越好。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多教媒体,切忌凑热闹、搞形式主义。

4.多媒体教学中的误区

误区之一是忽视学科自身的规律。例如:语文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统一是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区分的重要标志。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基础学科,语文课的学习对象是语言文本,语文的学习过程其实就是文本和读者的对话过程,不仅仅是视频欣赏。语文课教学应以语言为根本,其他任何形式都只能从属并服务于语言学习这个主题。拿读来讲,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这也可以说是衡量一堂语文课是否成功,是否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一个标志,同时也是语文课堂有别于其他课堂的根本。让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有利于学生理解,若光让学生听视频播放的录音,时间一长,就失去其作用。

因此,在我们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多媒体与学科自身特点结合起来,决不能忽视学科自身的个性,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误区之二是放弃主导地位,成为多媒体的奴隶。把主要精力用于使用各种媒体,对课堂气氛的调控、教学节奏的把握、师生情感的交流无暇顾及。从而使教师的主导作用被弱化,也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现象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中已经非常普及。

我们知道,教学手段应服从和服务于整个教学过程。一种教学手段的选择只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并据此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时,对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妥善处理,并对它们各自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地位有一个准确定位,分清主次。

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应把握好尺度,要把握好运用多媒体的最佳时机。从而确定要不要使用多媒体,何处运用多媒体,何时运用多媒体,让现代化的手段为实现最终的目的服务。决不能成为多媒体的奴隶和附庸。从而把课堂教学变成了现代化设备的展示场,反而忽视45分钟课堂的真正目的。

误区之三"书本搬家"。多媒体课件内容重复使用教材,把教材上的文字内容、设置的情景没有创新的大量复制在多媒体课件上。所谓的课件也就是"书本搬家",这本来通过引导学生看书就可以解决的,教师却费时制作,没有新意,由于与书本文字雷同,自然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设计课件时前要认真分析本节内容,把课件设计重点花在每堂课的重点、难点或文字、语言难以表达的内容上。要把单调或抽象的内容,通过多媒体给形象的展示出来,而不是把教材内容迁移到课件上。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有它的无限活力;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有其自身的局限,而传统教学中板书在串讲知识脉络、突出重点难点时就能起到很好的课堂效果,所以当前多媒体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应精心的设计教学,深入研究和恰当地设计、开发、运用多媒体,使之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上一篇:手术治疗妊娠合并不完全肠梗阻及巨大神经源性... 下一篇:激活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活力的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