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报告.网络新闻造假

时间:2022-06-09 01:18:20

互联网报告.网络新闻造假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月20日“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上网用户总数为9400万,同比增长8.0%;上网计算机达到4160万台,增长了14.6%;CN下注册的域名数、网站数分别达到43万和66.9万,分别比半年前增长了5万和4.3万。报告还显示,网民每周上网13.2个小时和4.1天,每周上网小时数与半年前相比增加了0.9个小时。

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工具,互联网极大地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因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但与此同时,网络技术也打开了新闻造假的方便之门。最近就发生了令蓬勃发展的互联网也为之蒙羞的两桩公案。

一件是《羊城晚报》记者肖执缨被人从电子信箱里“偷”稿子的事。1月13日,《羊城晚报》刊登了《崔永元:有些人根本不配当主持人》的独家专访,可是就在同一天,青岛一家都市报也刊发了署名为“本报记者王××特约记者缨子”的内容雷同的稿件,而且作者自称电话采访了崔永元。肖执缨问过崔永元,崔说从不认识这个搞了他“专访”的记者,再向这家青岛报纸的娱乐新闻部律主任查询才知道,这篇稿子是律主任私自打开肖的电子信箱后取走的(在这之前,肖曾接受过律主任的约稿,由于在外采访,于是就把存有自己稿件的电子信箱和密码告诉了她)。律主任取出稿件后,该报王记者说自己“和崔永元很熟”,想重起炉灶另写一篇,结果就出现了这篇将《羊城晚报》记者采写的稿件掐头去尾的“独家专访”。

另一桩公案则发生在南方一家著名的都市报。该报记者采访了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冰后,发表了题为《律师,为了正义,也为了钱》的文章,其中多处将网上流传的关于律师的小笑话嫁接到王冰身上,比如说王有次去下面的乡村开庭,法官居然穿着拖鞋,办公室里养着小狗。还有一次离婚案开庭,对方(女)长得漂亮。庭后法官把王冰叫到办公室,很迷惘地问:“有那么漂亮的老婆,你的委托人为什么还要在外边包二奶?”等等。为此,王律师将这家都市报告上法庭。

正所谓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从互联网上“剥”新闻的大有人在,可一般都是抄了人家的文章后随便编个笔名,一旦被发现也可以找理由开脱;也有人把网络上的新闻甚至是故事来个“本地化”的移花接木,但往往都是在时间、地点、人物上含混不清,弄一个死无对证。《新闻记者》杂志来年评选假新闻,这两条大可推荐参评“最笨假新闻奖”――这当然只是笑谈。据说,这两件公案中“犯事”的都是刚入行不久的年轻记者。年轻人犯错误,上会原谅,对他们个人没有必要穷追猛打。但值得重视的是:近年来大量新创媒体招收了大批新人,他们为新闻业带来繁荣与活力,同时也使入行门槛降低。有的报纸领导甚至认为:记者本质上就是写稿工,和蹬三轮车的工人没什么两样,只要腿脚勤快就能抓到新闻。在这种大环境下,许多人根本不了解新闻操作的基本规范,更遑论职业道德和专业精神,而激烈的新闻竞争更是助长了追名逐利的浮躁之心。这样的行业环境不改变,类似荒唐的假新闻及堂皇的新闻造假,就会禁而不绝。

上一篇:《新闻坊》的生命力 下一篇:新闻报道“三贴近”与传播效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