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时间:2022-06-09 12:52:54

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需要从思想上、行动中统一,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总结的管理措施,确保工程质量。

关键词:质量控制管理措施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建筑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衡量施工企业技术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做到思想上统一、目标上明确、任务上共担,以用户的要求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认真做好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严把质量关,才能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国家质量验收规范和用户的要求。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特点

⑴建筑工程项目的特点

①一次性。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是不可逆的,因此,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只能一次成功,不能失败。

②固定性与生产的流动性。建筑工程项目都要固定在指定地点的土地上,工程项目全部施工完后,由施工单位就地移交给建设单位。

③单件性。每一建筑工程项目都要和周围环境相结合。由于环境、地基承载力的变化,只能单独设计生产。

④ 体积庞大性。建筑工程项目是由大量的工程材料、制品和设备构成的实体,体积庞大,占有很大的外部空间,因此只能露天进行生产,其质量受气候和环境的影响较大。

⑤预约性。建筑工程产品不像一般的工业产品那样可先生产后交易,它只能是在现场根据预定的条件进行生产,即先交易后生产。

⑵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特点

① 影响因素多。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因素有“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等五大方面,因此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

②质量波动大。由于建筑产品生产的单件性和流动性,不具有一般工业产品生产的固定生产流水线、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完善的检测技术、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所以工程质量易产生波动而且波动大。

③质量隐蔽性。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因此质量存在隐蔽性。

④终检局限大。工程项目的终检(竣工)验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故此,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应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重在过程控制。

2、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在工程施工阶段,对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做到从人员、材料、技术等多角度管理,从施工准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验收阶段等全过程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明确项目部人员的职责,确保施工总体目标的实现。

⑴施工技术控制

①做好图纸会审

项目部在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对图纸中的问题进行汇总,由项目总工组织技术、施工、预算等部门结合本工程的施工特点,提出具体的修正意见,报甲方和设计单位探讨,以达成一致。使图纸问题能够在正式开工前得到最大限度的解决,避免影响工程正常施工,影响施工质量。

②做好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等工作

在工程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的特点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对施工中难点、重点制度预防措施,杜绝因施工方案不当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发生。同时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人员对施工工人进行技术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同时把设计要求、技术标准、工艺操作规程等转换成具体而明确的质量要求,并在质量检验中正确执行这些技术法规,做到标准具体化。

③技术监督

施工技术人员做到边施工边指导,对重要结构应加强技术监督,它包括轴线的控制,混凝土的制备、浇灌、振捣、养护等一系列技术性较强的工作。由于环节多,施工周期长,所以不能放松每一环节的技术监督。不仅要全面地抓好环节技术,而且还要针对重要环节做重点技术监督和管理。

④技术复核

技术复核工作是工序完工后运用检测工具对产品进行校核的一项技术工作,也可应用多级检查及交叉检查制度,尽可能减少质量隐患的漏查。通过技术复核可以发现施工质量、施工技术水平是否出现超出规范的偏差等。总之技术复核是对施工成果的检验,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总结经验。对已发生的质量通病的工序,提出改进操作、改进施工工艺的办法,从而稳定工序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对重点分项工程开展QC小组活动,调动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改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

⑤坚持样板开路制度

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项目部必须根据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的要求进行施工样板,样板经建设、监理鉴定检验达到要求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

⑵施工队伍的控制

施工企业项目部应结合工程整体的进展情况,准备各工种人员,并组织项目部施工技术人员对入场工人进行入场前的教育及相应的技术安全培训,使施工工人在入场前对工程项目的技术难度、工程特点、质量要求有所了解。针对工程的特殊工艺进行专项培训。从而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各班组均能全面执行公司的各项施工管理制度,并能够使项目部对其进度、质量进行控制。只有好的施工队伍,才能建设优良的建筑工程。

⑶施工材料的控制

各类建筑材料进入现场后,必须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样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与供应商联系,直至退货。同时做好原材料二次复试见证取样、送样工作。不合格的材料严禁用于工程上,是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进场材料的管理上,采用限额领料制度,由施工人员签发限额领料单,材料员按单发货,从而既能保证工程质量又能节约成本,还可防止错发错用现象,对材料的可追溯性提供了技术保证。

⑷机械设备的控制

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建筑技术经济等合理选择机械的类型和性能参数,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地操作,以满足施工质量的要求。另外在施工机械进场前进行全面的保养;在施工中对机械要进行良好的养护、检修,使其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⑸环境因素的控制

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噪音、通风、振动、照明、污染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因此,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严加控制,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要求。

⑹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质量从根本上讲主要取决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施工企业在组建项目部班子时就要选用有水平、有能力、有责任心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而且应具备相关工种的专业知识。施工员、质检员应按照建筑工程建设项目拟定的工程质量等级,在施工的各个环节过程监督检查, 各专业工种要实行质量交接制度, 建立 “三检” 制, 即自检、互检、交接检。上道工序不达标准, 不能进行下道工序。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系统, 以保证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达到预定标准。严格工序间交接检查, 重要工序, 如隐蔽工程作业, 需按有关质量验收标准检查验收, 否则不准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如基础工程中,对开挖好的基槽、基坑, 未经工程地质鉴定和量测标高、尺寸, 不得浇注垫层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 完成模板后,未经检查, 不得绑扎纲筋;未经检查验收, 不得浇注混凝土。重要工程部位, 必要时应组织试验和技术复核。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 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 按国家相应的质量评定标准方法, 进行检查验收。在一定物质条件下, 人是决定因素。要对施工人员经常性地进行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的教育, 牢固树立对国家和用户负责的责任观念, 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主要指标的考核体系, 激励全体人员对承建工程的责任感, 在实现优质工程中, 牢固占领建筑市场, 使企业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

⑺做好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

建筑工程的质量验收分为单位工程验收、分部验收、分项验收和检验批验收。单位工程验收是在分部验收的基础上进行的, 是工程竣工后工程质量认定的重要内容;分部工程验收是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分项验收是在检验批合格质量的基础上进行。因此, 做好检验批质量验收最为重要, 只有从检验批验收着手,高标准、严要求,加强过程检验,确保质量受控。

3、总结

建筑工程质量是施工企业生存及发展的保证, 同时建筑工程质量是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建筑质量控制, 必须坚持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 ”的方针, 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以质取胜”的管理理念,科学管理、规范施工,以此推动企业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江正荣,朱国良.简明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中国建筑业协会.北京奥运工程项目管理创新〔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翁昊.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J〕.安徽建筑,2011(2)

上一篇:浅析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下一篇:数字化园区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