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

时间:2022-06-09 11:14:14

分析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

摘 要:目前国内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呈现出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产生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对此,文章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进行了细致的探究,拓展了思维,构建了信息化建设的全新模式,并且提出了当前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走向。

关键词:水利工程 信息化 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水利建设已经与当前的市场经济充分地融合,以各个体制为主的水利建设管理新构架已经基本完成,而水利工程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众所周知,通常情况下水利工程的周期较长且规模宏大,可以说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面对如此复杂的工程,各级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便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包含着诸多环节,这其中包括前期准备、主体施工以及验收等一系列阶段,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全局角度来看,仍然存在诸多不可调和的问题,频繁修改设计、工程预算的不合理、重复设施的建设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管理效率,同时加大了协调工作的难度,甚至会致使建设工程在宏观上难以得到控制,由此可以看出,建设管理的好坏与否将直接关乎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甚至对社会的团结都会构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各级部门应当充分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工程的建设工作。

建设管理的信息化现状

面对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除了一些客观因素之外,一些主观因素也是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些主观因素包括工程的管理水准以及技术的滞后,究其根本,还是由于缺乏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措施,面对众多而又相对繁杂的工作,缺乏先进的理论指导,同时信息处理的水平滞后导致决策带有一定的盲从性。现代社会科技高度发达,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在某一程度上也促使了水利信息化的不断前行,一些信息化软件可以大大节省工程规划和工程预算工作的工作量,为管理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更加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然而当今的一些工程管理软件的功能仍然受到技术上的诸多限制,同时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首先,这些管理软件并没有与工程信息、设计数据和工程计量等建立起联系,根本无法实现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和工程投资三者的统一协调,数据信息的集成与交互功能还有待于改进。其次,管理软件由于受到平台的制约,分析技术仍旧处于初级阶段,致使工程建设中大规模的数据和信息无法得到有力支持,让工作人员忽略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难度。再次,就是当前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的数据信息仍然没有实现资源共享,致使庞大的数据量得不到高效的传输,要知道想要获得这些数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因此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共享,那么其价值会被大幅度削减。最后要提到的是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完善的软件开发准则,这使得各个类型的信息产品根本不能与水利工程的复杂程度相适应,所以信息技术的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以往的MIS系统所分析管理的对象主要是数据流,所谓信息化管理仅仅针对于数据,所以MIS系统对于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极高,不但要求要掌握工程知识,更要求它们对计算机的相关知识有所了解,这会严重影响企业人员的参与热情和工作积极性,由于人员的变更造成系统瘫痪的状况屡见不鲜。然而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要求严格执行高标准、低成本的准则进行规划工作,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对设计数据库的过程当中将空间、时间进行有效的统一,实施信息的交互管理和对数据的全面分析,以保障数据交互的流畅程度,而想要有效地对信息化建设成本进行控制,就必须将开发模式进行统一,实现结构、标准平台的有效融合。水利工程与其他工程的一个明显区别就在于要对水利工程的实体进行监控,这就决定了交互工作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程度,只有交互工作顺利进行,才能保障系统的实用性。因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在工程中实施可视化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为水利工程建设制定出完善的档案信息,要知道无论哪个领域的工程建设,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水利工程更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但这个变化不具有可逆性,一旦建立便不可能再进行修改,所以完善的档案信息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便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化的开发模式

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低成本和实用性的根本原则,信息化的建设应当首先确立总体的设计规划,按部就班地进行系统开发工作,在设计过程当中应当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尤其要注重平台、操作模式以及结构的设计。软件开发模式的决定因素有很多,而数据库结构在众多决定因素当中是最为重要的,水利工程中的众多子系统都与工程数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必须按照既定的原则设计数据库结构,之后才能保证各类信息系统的顺利开发。

而在信息化建设当中软件的平台设计也至关重要,众所周知,水利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复杂异常,而传统的MIS系统根本无法满足当今工程管理的实际需要,因此应当利用一些软件技术,合理地开发软件平台。

GIS系统

所谓GIS系统,指的是一种全新的空间信息模式,它是GPS和遥感技术的平台,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实现了工程的可视化管理,将一些抽象的数据通过图像的形式被直观地表现出来,降低了分析数据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提供了结果分析和处理信息的效率,同时,这一系统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这让更多的人都能够从事工程管理工作,降低了企业的负担和资金的投入,GIS系统具有直观、简单的特点,相比于传统的MIS系统,其具有的效率优势非常明显,同时GIS系统还具有交互式功能操作功能,此功能以数据管理为核心,通过数据分析,建立起与其他信息的交互和传输,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和传输效率。

总 结:通过文章的详细阐述,我们不难看出,目前国内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总体的发展方向是健康的、有序的,而面对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相关部门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开发人员应当开拓思维,在发挥原有系统优势的基础之上,勇于开拓创新,为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创造出更加高效、实用的软件系统。

参考文献:

[1]王建武,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发展方向[J],水利工程建设,2010.

[2]刘会民,基于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研究[J],水利工程,2011.

[3]陈晓雨,龙永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分析及系统设计[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上一篇:浅议暖通工程施工管理 下一篇:沉井施工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