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激趣方法

时间:2022-06-09 07:20:07

浅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激趣方法

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程,内容简单,主要有认数、数数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如此简单的内容,让不从事教学工作的人看来,这没什么难教的。然而并非如此,首先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各方面发育都不健全,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比较弱,而且他们的玩心较强,课堂上,他们很难集中精力听讲。其次,由于受幼儿园的环境影响,初入一年级的学生,因对学校生活不感兴趣,而导致厌学。要想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掌握必要的数学知识,教师必须从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入手。因此,教师要多渠道搜集教学资源,设计贴近生活、趣味性强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到学得舒心、学得快乐。下面我结合自己多年来的教学体会谈几点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激趣方法。

一、巧设导语激发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的首要环节就是导入新课,它决定着一堂课能否上成功,恰当的导入语言是一堂好课的基础,它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设计巧妙的导语,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充满好奇,从而使他们的思维紧随着教学思路走。如,在进行第一册中“6的认识的”教学时,我在计数器上连续拨上1、2、3、4、5,边拨边让学生数,又一个一个地拨下去,还是边拨边让学生数,并大声地读出来,然后问:“5比4多几?”学生回答说:“5比4多1。”教师相机说道:“由于5比4多1,所以5就站在4的后面了,那么,5的后面是几呢?”因为学生在幼儿园已经接触过了数字,对这部分内容不太陌生,所以,学生齐声答道:“6。”此时教师点明课题,并板书“6”。这样一问一答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渴望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愿望。

二、运用教具激发兴趣

一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都喜欢运用数实物的方法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计算。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投其所好,以小孩子喜欢的图案作为教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得数是5的加法”时,我先在黑板上贴了4只小白兔,边贴边提问:“黑板上贴的是什么?有几只?”学生回答后,板书“4”,紧接着又贴上了1只,问:“又跑来了几只?”学生回答后,板书“1”,接着问道:“一共有几只兔子?”同时用粉笔画一个圈,把所有的兔子都圈起来。问:“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兔子?该选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学生回答:“用加法。”教师板书“+”。再用双手往一块儿合的手势指着所有的兔子问:“4+1等于几?”学生回答:“4+1等于5。”学生通过观察教具发现:求一共是多少,就是把两个数合在一起,应该用加法计算。再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例题:“有10个梨,吃了4个、还剩几个?”在教这道题时,我事先准备好了10张“梨”卡片并贴在黑板上,让学生数一数黑板上有几个梨,学生数了数,答道:“黑板上有10个梨。”我说:“吃了4个就是去掉了4个(同时我摘掉4张卡片),还剩几个呢?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回答说:“还剩6个,用减法计算。”通过上述例子不难看出,教具可以使抽象概念变得具体,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为他们打下了剖析应用题的基础。

三、利用实践活动激发兴趣

我们从事教育事业,就必须善于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依据其心理特征,投其所好,方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我们不妨抓住并利用好儿童的这一特性,让这一特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例如,在教学“10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我是这样做的,比如:4+5=( ),我先让学生用两种颜色的花,分别摆出5个和4个,然后再让他们数一数一共有多少花,这时老师再告诉学生,把两种花合在一起,可以用算式4+5=9或5+4=9来表示。

四、采用儿歌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的呈现形式往往是枯燥无味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一定要设计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儿歌说起来朗朗上口,也是学生较为喜欢的内容。因此,我们要依据学生特点,将教学内容编成儿歌。例如,学习“认识10以内的数”时,我运用下面的儿歌: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去买菜;6像哨子嘟嘟响;7像镰刀割青草;8像葫芦藤上吊;9想勺子能舀饭;10像铅笔加鸡蛋。

五、巧设练习激发兴趣

曾有一位数学家说过:“数学这一学科是如此的严肃,最好不要失去机会,把它弄得趣味化。”干巴巴地做数学练习,比听数学课更乏味。因此,我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采用充满童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做练习的兴趣。例如,做“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时,我给学生讲了这样的一个童话故事:森林里住着小兔、小狗、小猪、小马和小猴,它们每家的大门口都挂着一个信箱,小猴子是它们的邮递员,可是小猴子要结婚了,它请假准备婚事呢,近几天不能给大家送信了。下面请同学们都来当一次“邮递员”替小猴子送信。边说边摆“信箱”, 小兔子家的信箱(9)、小狗家的信箱(8)、小猪家的信箱(10)、小马家的信箱(7)。紧接着我把带有算式的“信”发给同学们,并要求他们“信”上算式的得数是几就投到几号“信箱”。这样的练习,不仅强化了知识,而且激发了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学习的兴趣。

总之,要激发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就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并依据教学内容,去设计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和练习方式。

(责编 张敬亚)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堂的形式化 下一篇:倾听能力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