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手术患者交接时间中的应用

时间:2022-06-09 06:13:39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手术患者交接时间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手术交接时间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缩短手术交接时间为活动主题,对我科交接手术患者时间的现况进行调查,分析导致我科交接手术时间延长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并制定实施。结果 交接手术时间有15min缩短到7min。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手术交接时间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血管外科;手术交接时间

品管圈(QCC)活动倡导以临床科室为中心,组成质量改善圈,共同学习和运用品管方法,讨论、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形成自动自发、自下而上、卓有成效的质量持续改善机制[1]。其活动的特征是:为解决本单位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进行质量改进。是由本系统工作人员在自愿的原则下组成,组建的目的是通过定期的选题会议、活动并进行讨论,提出并解决本科室在工作中急需解决或改善的问题[2]。我科针对介入手术患者交接过程中存在的手术患者交接时间过长的问题,有效地调动全科护士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缩短交接手术时间提供了数据依据,在血管外科/普外科开展了缩短手术交接时间的品管圈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品管圈资料

1.1圈名 “和协圈”,强调整体观念,圈员彼此团结协作,同心同力,相互理解与尊重,推崇集体的成就感,倡导互助互利,默契配合,共同为团队的发展和成长不断努力。

1.2品管圈的组成 我科自2013年8月以自愿参与的形式成立了QC小组,共9人,平均年龄26岁,其中护士长2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3名,护士5名,本科学历2名,其中大专学历7名。

2 方法

2.1 QC小组人员的选定 选举护士长为监督员,负责活动内容的监控及对上下级部门的联络。选举副护士长为圈长,负责组织圈内活动;选举1名文笔相对较好的秘书,负责QC活动的记录。小组活动1~2w进行次,30min/次~1h/次。

2.2对圈员小组成员的培训 由护理部组织培训QC小组活动相关工作流程及 QC活动的方法,包括活动的程序,选题原则和管理工具的运用等等[3]。

2.3选定主题 召开品管圈会议,以头脑风暴的方式,由圈员围绕4个备选主题, 运用主题评价表进行打分,总分最高者确定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即“缩短手术患者交接时间”。

2.4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圈员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选择我科260例介入手术患者的交接作为对照组进行调查,交接时间在30min以上的90例,25~30min的60例,25min的110例,圈员 通过收集影响手术交接时间的因素,进行原因分析,找出影响手术交接时间的主要因素,并绘制成鱼骨图(见图1)。

2.5拟定对策及实施 针对影响手术交接时间的四个主要方面拟定对策,并于2013年11月~2014年2月进行实施,具体方法如下。

2.5.1设备方面 提前通知手术专用电梯,并告知接手术的时间,让电梯负责人做好准备。针对等待电梯时间过长的问题,圈长及时与后勤负责人沟通,加强电梯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培养其在医院工作要具备轻、重、缓、急、的能力,并安排工作能力强的人员负责手术专用电梯。

2.5.2护士方面 规范护士服务态度,组织学习护士工作职责、加强培训与考核。规范手术交接记录单,手术表格设计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有依有据,缩短了交接的时间,使接收科室护士在短时间内能够全面了解和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可根据患者病情及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保证了各项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护士有条不紊的工作,对患者及家属也有一定的心理安抚作用,能增强他们对医院的信任感。加强低年资的护士学习岗位职责,通过对工作1~3年的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以培养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责任心,培养他们尽快熟悉工作流程。在保证手术交接安全的同时,提高手术交接效率,缩短手术交接时间。

2.5.3患者方面 医生开具手术医嘱后,主班护士处理完医嘱,通知责班护士,责班护士了解手术交接顺序,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做好术前准备,除了常规的术前备血、备皮、术前抗生素的皮试、练小便之外,还要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前准备的重要性,克服因手术患者交接时患者准备不充分,比如:病员服未及时更换,术前解大小便,转运患者时没有家属的协助等等原因而造成手术交接时间过长。

2.5.4医生方面 周一与周四为我科手术日,介入手术大多集中在这两天来完成,介入手术的时间都相对较短,所以,就要求我科的医生开具手术医嘱后,必须列出手术的前后顺序,护士将第一台手术送进手术后,就需要做好下一台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

2.5.5讨论与改进 在实施过程中,对存在的难以改进的问题,作为下次努力改进的对象。在护士、患者、医生等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效果。

2.6效果评价 圈员通过实施对策后,对2013年11月~2014年2月我科的手术交接时间进行了严格的收集,将其改善前与改善后进行了对比。

3 成果

3.1有形成果

3.2无形成果 见表1。

4 讨论

4.1转变了管理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益 以往的管理模式多是“上传下达”,这种管理方式,虽然上级很容易指示下级,但是下级的意见很难反映到上级去,因而导致众人的智慧和力量不易集结,无法发挥团队的力量。品管圈活动使每位圈员都成为管理者,每个人都有发现问题和提出对策的机会。通过品管圈会议,护士提出问题并尽自己所能来解决问题,当建议合理有效而被采纳时,对护士的工作能力是极大的肯定,能够激发护士的工作热情,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都有很强的推动作用[3]。

4.2提高了工作积极性,提升了护士管理水平 本次品管圈活动吸收圈员9名,使更多的护士积极地参与到本职工作的管理中,并且将我科介入手术患者的交接时间缩短了10min,大家参与的热情高涨,面对问题时,思考更加全面和细致,能想出更有效的方法。在措施的实施上,执行率覆盖面更广,执行力更强。同时,增强了科室的凝聚力,提高了团队协调能力。而且,护士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护士的管理能力也有所增加。

4.3对于患者的效益 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的提升代表着患者享受更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更安全的就医环境、更便捷的就医流程以及更顺畅的医疗作业。

参考文献:

[1]宁宗,李其斌.百草枯中度所致的肺损伤及治疗进展[J].蛇志,2007,19(3):208-210.

[2]周桂珍,张峰,李琪.糖尿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4,2(1):46.

[3]何瑞琼,易继贞,田潇飞,等.急诊危重患者的交接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29-530.

上一篇:探讨经皮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交感神经术治疗难... 下一篇:皮脂腺囊肿感染切开引流的换药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