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化学中的实验教学与基础理论

时间:2022-06-08 10:38:24

论初中化学中的实验教学与基础理论

摘要:初中化学,是初中生接触的一门新的学科,它具有新的知识体系和新的教学模式,往往会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让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使一部分学生丧失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放弃这门学科。作为教授这门学科的教师来说,如何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化学,如何让学生在保持学习的高涨热情下,把基础理论和实验动手能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应成为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化学 实验教学 基础理论

新知识的传授,不仅仅间接地考验教师的教课基本功,还直接地考验教师的授课能力。基于这一点的考虑,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就迅速培养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热爱,全靠教师对课程的安排和对教学的设计。初中化学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动手去试着做一做书本中提到的实验,从而做到理论与实验的完美结合,这就要靠教师对学生做实验的安排情况了。

一、基础理论知识不能荒废,良好的知识基础是成功的标准

作为学生,学习化学基础知识是为了以后的化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正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学生要注重学习上的每一个细节,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一个小小的细节不注意到,它所造成的危害将是不可估计的。就拿化学来说,记错一个化学药品的配比浓度,或者是在实验中化学药品的添加量失衡所造成的后果是极为严重的,轻者会造成实验的失败,重者会由于实验的失败产生爆炸或者是释放出有毒气体,危害人的身体健康。譬如说:洁厕灵和漂白粉的实验,这是一个典型的强酸制弱酸的弱酸,会产生氯气,而氯气是一种有毒气体,要是错误的添加这两种实验药品的比例,就会产生许多危害人体身体健康的有毒气体,并且还会污染空气。因此,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保持严谨的学习作风,不仅仅对于个人学习而言是一种极好的事情,对其未来的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还要告诉学生不要放弃每一个不会的知识点,要做到看到了就掌握了的原则。在学习过程中,看到不会的知识点,不要急躁,要把这个知识点和以往学习中相关的知识点相联系,要做到所有学习的知识点在心中连成一个网,网上每一个线都要连续不断,任何一点的间断,都会成为学习中的盲点,造成学习的片面性和失衡性。

作为教师,要在课上考察学生对现阶段学习的基础理论是否扎实的记下,要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在班级内展开趣味性知识竞赛。例如:化学学习到一定阶段,教师就要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竞答环节,通过教师在课上的提问和学生在下面的举手发言,达到师生之间的互动,这不仅仅丰富了课堂的教学气氛,还带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轻轻松松的欢笑中,使每一个重点知识都牢牢掌握在学生的心中。

二、多安排化学实验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安排化学课程教学时,教师不能仅仅把课程安排集中在理论课,而要多安排实验课,做到每讲完一节课,其相对的实验课就会安排在后面,保证学生不会因为单纯的理论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课上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保证学习不会混淆,不会错乱。虽然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像化学这样有着一门高度动手实践需求的学科,保证两者之间的相互协调是极为重要的。

教师在安排实验课时,不能单单在台上进行演示,要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会到实验的魅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自己动手进行实验,通过自己做出的实验结果,对照理论知识,达到情景与文字的相互协调,并且还可以在学生掌握应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提高动手能力。不能只是空泛地死学习,要活学活用,把理论切实地应用到实验中来,才能够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但是如何做到保证实验教学的稳定性和高效性呢?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们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特有的学习风格和其自身的学习兴趣,全面地从不同角度来使学生得以正确积极的发展,并且要保持对教学课程高度的了解,从根本上保障学生在有问题出现的时候,能够细心全面地给他进行讲解,还要对化学实验的每个细节都有着精细的了解,不能遗漏每一个细枝末节,在确保学生观看实验和操作实验的时候,不会出现丝毫意外,才能正确地保证实验教学的稳定性和高效性。

三、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以鼓励式教学引导学生热爱学习

俗话说,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学生学习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教师的一声鼓励或者是一句加油的话语,这往往会成为学生再次勇攀高峰的动力。但是在课堂上,教师提问时,要是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要采取训斥或者批评的话,效果就会相反,学生会在失落上更添伤心,火上浇油,从而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而要是教师在这时对学生加以关怀,效果就会逆转,学生不但没有失落,反而会激起学习热情。

对于初中化学而言,发展创新型课堂,高度重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学的关键点,也是正确引领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化学教师要把坚实学生的基础理论作为学习的基石,把实验教学作为学习的辅助,全方面保证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培养21世纪所需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向群,赵琦.略论探究式实验导学法的建构与实践[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8(9).

[2]胡余秀. 关于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思考[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8(3).

[3]傅维华,陈信生. 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4).

上一篇:浅议小学语文开放性阅读教学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如何真正做到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