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时间:2022-06-08 06:21:11

体育课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沈阳工业大学2006级羽毛球选修课的1、班为实验班3、4班为对照班,学生共112人。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心理学、社会学、教学论、羽毛球等相关书籍10篇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实验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普通高校羽毛球课中发高远球以及击高远球技术的应用进行验证性实验。

1.2.2.1实验设计与控制

1.2.2.2实验设计

1)在学新动作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并提出问题:羽毛球怎样飞行路线效果最好?怎样才能有效的调动对方?怎样才能不让对方拦截?要求学生动脑,通过想和分析得出结论。

2)教师根据学生的结论分别做正确和错误两种示范,针对关键技术要领部分启发学生自己掌握,如:击球的力量、速度、用力方向等。

3)找学生做正误两种示范,分析产生不一样效果的原因并及时纠正。

4)学生会在不断的对墙练习中发现拍面在击球时应与墙壁重合这个角度是击球最远的,胳膊一定要伸直,这样才会达到在最高点击球这样击出的球是最高。

1.2.2.3实验控制

1)实验班和对照班均由笔者执教。

2)开始前分别对两个班学生的控球能力和球感进行调查,采用正反拍原地垂直向上击球(每人1次机会)和正手击高远球(每人10次求平均分)实验班和对照班没有明显差别。

3)两班上课的时间进度练习的场地设备均一致。

1.2.3 数理统计法

对实验后数据和资料进行利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理统计。

2实验结果与分析

2.1 探究式教学法概述

所谓探究式教学是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施瓦布教授在“教育现代化运动”中倡导提出的。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学生应像“科学家”一样,以主人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同时受到科学方法、精神、价值观的教育,并发展自己的个性

2.2 实验前两班均属于同一水平,无差别

调查显示(见表1)实验班正反拍原地垂直向上击球为21.5次,对照班为21.2次,正手击高远球实验班为40.8分,对照班为41.6分,P>0.O5差异不显著,因此实验前两班均属于同一水平。

2.3 实验后学生习羽毛球技术成绩分析

调查显示(见表2)实验班的学生发高远球达到85分以上的有43人占78.2%,对照班只有29人占50.9%,正手上手击高远球达到85分以上的实验班有40人占72.7%,对照班只有27人占47.4%。由此可见,实验班明显优于对照班。这主要是因为在羽毛球探究式教学实验中,教师注重学生智能因素和非智能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启发诱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开拓思维探讨,学生通过观察、判断、思维与分析,利用大脑皮层内已有的运动条件反射和相似技能间的良好影响,弄清发高远球以及击高远球的动作包括触球点、击球力量以及出手速度等。怎样才能让球飞行的很高不被拦截怎样才能让球飞行的很远直达底线,学生会在自己的探究和思考中形成自己所认为的答案,这种教学方法营造了生动、活泼、自主的学习氛围,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不断的练习揣摩,加强效果。

3.4 实验后学生羽毛球技术考核成绩

调查显示9(见表3)发高远球技术的考核中实验班的平均成绩为83.75分,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为76.18分,正手击高远球中实验班的平均分为81.83分,对照班为73.68分,P

2.5 实验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实验证明探究式教学方法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缩短教学时间。

3.1.2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我纠正的学习能力。

3.1.3探究式教学为学生营造了活泼自主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发展。

3.2建议

3.2.1探究式教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磋而就,应让学生从模仿到独立再到创新,逐步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2.2探究式教学法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教学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

上一篇:培养学生数学课堂的参与意识 下一篇:愉悦教学变小学数学课堂为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