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双语教学实施的研究

时间:2022-06-08 06:15:50

《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双语教学实施的研究

摘要:如何通过双语教学提高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英语思维和英文表达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目标。文章探讨了在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如何从学生素质、人数、教材、大纲及如何施教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充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对具体的做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双语教学;专业英语阅读;计算机图形学

计算机图形学一直是我院高年级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在我校积极推进双语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的背景下,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准备在英语基础较好的计算机工程学院对该门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实施双语教学的目标

所谓的双语教学是指教师可以同时使用英语和汉语这两种语言进行授课,而不是只用英语进行讲课,它应该是两种语言的合理的搭配,在讲课中教师应该考虑讲授范围的针对性、对象的理解性、专业知识的主导性,其主要目的不是学习英语,而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外语这一语言工具学好专业课程,为推广知识面打好基础。专业课双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致力于如何为学生创造使用外语进行学术思考和语言交流的环境,提升学生应用英语进行工作交流的能力,作为传统英语教学的一种有效补充,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进行科研打下基础。具体而言,在课程开展过程中,学生应逐步适应以下教学方式:英文授课乃至英学术报告,进而参与和主持有英文学术的讨论和辩论;要求学生能准确、全面地理解原版教材内容,流畅地阅读原版专业文献,用英文撰写作业或与专业相关原版文章,在专业教育上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求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双语教学应激发学生双语学习的积极性,开拓学生专业知识面的深度和广度,这就对双语教学的专业课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计算机图形学双语教学的模式

1.选择合适的教材。应根据本专业学科的特点及专业学生水平选择原版教材,合适的、好的教材可以帮助教师学习国外现代的教学理念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此要综合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如教材内容的新颖,教材是否反映了新的教育思想和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是否为该学科专业领域的资深学者所编写,以便使学生及时了解到该门课程及专业领域的新动态。选择原版教材要切合实际,生词量适中,否则会影响阅读效率,甚至于理解率。鉴于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实际情况,我们选用了Zhigang Xiang编著的《Computer Graphics with OpenGL》,该书以OpenGL为开发背景,计算机图形学专业词汇丰富,学生从中不但可以学习英文词汇,还可以学到以OpenGL为开发背景的图形知识。

2.制定灵活的大纲和可调的学时。由于使用两种语言授课,且学生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双语教学过程中最好采用交互式授课,教师多与学生交流,以便让学生理解透彻所授内容,这样就难免出现课程进度减缓的情形,教学计划无法准确执行的情况。因此,教学大纲制订得弹性些,教学计划的执行可以灵活些,授课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向学生讲的内容,有些内容可以多讲些,有些内容可以少讲些,有些内容可以不讲,没有必要照搬,对于学生没有搞清楚的,可以重复讲,但对基础理论和重点内容一定要讲得清清楚楚、透透彻彻,多花费一些课时也是应该的。

3.授课的方式。在专业方向上,考虑到学生间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讲课时应注意由浅入深,先适当使用较多的中文,之后慢慢地增加英文内容。在教学方面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板书、多媒体、专题讨论、大作业、论文等方式。由于计算机图形学是专业选修课程,以学习图形基础知识和图形算法为主,因此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或多种方式,如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简单的内容可以全用英文讲解,复杂的内容可以英文、中文混杂在一起讲解;在算法、原理等核心内容部分可以先用中文讲解,然后用英文对所讲内容进行总结,这样既营造出一个英文的学习环境,又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本章节的重点。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在课件中加大英文的比率,直到全部使用英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会因为学生外语水平的原因而失去对这门功课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具备很好的授课技巧,在适当的语境中完成专业知识的授业,让学生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的同时又学会专业知识。而在一些较难的知识点中,教师需要通过适当的交互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如用中文对话图片、动画等方式,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甚至错误。此外、教师还要不断地补充专业词汇,在课堂上把教材中的词汇、关键概念、基础理论和原理等有针对性地提取出来进行讲解。教师要仔细观察、经常与学生交流、及时捕捉学生的反馈,若发现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所教知识要点,就要用中文及时讲解一下,使学生充分理解,然后再用英文讲一遍。

4.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板书为辅、现场程序演示、网络教学作为常规教学的补充”,多种教学手段,优势互补。针对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特点,提出并采用了“金字塔式”教学法;针对计算机图形学课程重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特点,采用了“发现式”教学法;针对计算机图形学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的特点,提出并采用了“四结合式”教学法: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算法讲解与程序演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编程实践和图形软件应用相结合,教师课堂知识讲授与学生课外文献阅读相结合。

5.改革考试方式。有效的考核方式对学生学习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是一个良好的鞭策,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学科知识,对他们的学习应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考虑对学生学习的考核方式,应从多个部分去进行。针对本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强的特点,为了考查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采取了阶段考核成绩累计方式,分别从算法设计与编程实践能力、软件应用与创新能力、文献阅读与综述能力和卷面笔试,四个方面来评定学生成绩。

6.改革传统的答疑方式。借助于面向教师的课程网站(http://class.jmu.省略/C394/Asp/Root/Index.asp)实现全部教学资源上网,实现教师的教学资源的共享,对课程进行统一管理。利用面向学生的在线教学网站(http://class.jmu.省略/C394/Asp/Root/Index.asp)实现教师的个性化教学,同时为实现资源共享、师生自由讨论提供了一个平台。在保留传统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答疑方式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网络在线答疑方式,拓展“教”与“学”的空间和时间。

三、双语教学的思考

1.师资队伍。双语教师的师资应兼顾英语和专业水平,双语教学具有很大的难度,双语课程不但要讲好专业课,还要运用好外语,最重要的是,必须将两者都很好的兼顾,因此双语课程的任课教师不是专业水平高或是英文底子好就可以胜任的。双语教师本身应热爱双语教学,能够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双语教学中去。同时如何使学生能够接受,如何熟练运用两种语言授课,合理分配两种语言整合知识点,必须成为双语教师对自身的要求。如果双语教师的热情不够,备课不充分,往往会造成投入大收效微的情况。第二、双语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并在在教学准备环节下一定的功夫,必须有能力把握课堂的进度,有能力根据课堂情况对教学活动做出适当的调整。要有仔细分析所授课程的特点,能够揣摩学生的认知心理,并根据学生的认知过程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在讲课中多与学生交流,并注重观察学生的反馈,能根据课上学生的反馈理解情况及时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案。这就要求双语型教师必须不断创造环境,使自身同时具备用英文思考和表达专业知识的能力。平时要经常跟读词典,力求发音准确。这些是双语教师自身素质所应具备的。

2.积极探索和寻找有效的双语教学方式。由于学生的水平层次差别较大,教师在采用任何教学方式的时候,都应该把施教对象的接受程度因素考虑到,所以在双语教学推行的初期,不应把双语教学的目标和形式定位太高,一下子推广的课程不要太多,可考虑采用以下几种办法试行:先在部分选修课程或部分英语好的学生中试行,课本可采用中英文对照翻译教材,上课可考虑采用中文或英文讲授,慢慢过渡到原版教材,并逐步增加讲授英语的分量、直至用英文授课与考核,学生数及考核比例。如何构思双语教学中教学过程是非常关键的,它决定了一门双语课程是否真正成功的重要因素。简单地说就是课前先英文回顾,然后给出本次课可能用到的关键词,对于简单的关键词可以用英文描述、讲解,对于重点或难点的关键词可以用中文描述、英文讲解,但最后必须用英文对本次课的主要内容做一个总结。对于学生特别感到困难或困惑的,教师应采用从少到多、从易到难的方法进行,即开始时的几次课教师尽量用少量的专业术语的英文解释和简单过渡性陈述讲清楚主要内容,随着学生对双语形式的适应,慢慢加大英文分量,教师授课时可以采用全英文的课件,但在授课时应注意循序渐进,对于简单的概念和理论可以采用英文解释,对于不太难的算法解释可采用中英文两种语言配合解释,最后逐步过渡到全英文简要介绍新的知识点。

3.调动教师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双语授课对授课老师的要求较高,不但要求专业知识,还要要求英语水平较高,特别是口语较好。因此要充分调动教师的双语教学的积极性,学校应给予一些特殊政策,如适当提高授课系数,给予授课教师以一定的进修的机会,以积极、稳妥地推进双语教学的开展。

4.提高学习兴趣。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要最好将双语课程和他们今后职业教育相结合。由于很多学生由于外语差的缘故,对于双语课程的学习与开展有一定的畏难甚至抵触情绪,因此双语课程的开展不要摊得太大,最好能开在选修课程里,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有一定数目的可供选择的双语专业课程,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同时又兼顾所希望的专业课程内容,使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都能发挥出来,学习效果得到提高。随着学习的深入,再由少数人带动多数人,逐渐过渡到在整个专业展开。

计算机图形学双语教学改革的目的,不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专业能力,如掌握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等,为以后学习相关课程和从事相关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如掌握相关开发工具软件如C++、OPENGL等开发图形程序,高年级学生即将走向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培养创新实践及如何做研究非常重要。要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中逐步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并在做项目过程中提出具体的要求。评价计算机图形学双语教学效果的最终宗旨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求真正达到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教高[2001]4号)[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包天任.中国教育报[N].2002-9-3(3).

[3]何坪华.微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177-80.

上一篇: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如何适应21世纪体育... 下一篇:应用型本科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