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玛纳斯碧玉

时间:2022-06-08 07:59:37

玛纳斯出产的碧玉颜色鲜艳,玉质细腻,光泽良好,能和昆仑山的和田玉相媲美。历史上玛纳斯以出产大块的碧玉子料而闻名,随着全国范围的玉石热、玉石价格的飙升,玛纳斯碧玉也为玉石行业添了一把火。

九月,偶然遇见玛纳斯广电局的郭文同,他刚刚从山上下来,说好的玛纳斯碧玉已不多见了,山里只有一些小矿,还需骑马两天才能上去。这让我有一种十分的紧迫感——“寻玉之旅”该到玛纳斯了。

新疆玛纳斯碧玉与世界著名的“加拿大碧玉”为同一类型。碧玉也是由超基性岩浆岩蚀变后形成的软玉。世界范围内的软玉除昆仑山出产外,其他如俄罗斯、北美洲、大洋洲等地都有出产,颜色呈现不同程度的绿色。新疆天山出产的碧玉又称玛纳斯碧玉。

十一大假前,和玩玉的朋友一碰,随即就定下了2号去玛纳斯清河乡的计划。

10月2日一大早,我们一行5人就早早出发了。因为大假刚开了一个头,一上高速,出行的车辆就排成了队。原本出乌鲁木齐西行150公里就可以到达玛纳斯县城,这下就不一定了。带队的李为民说,不急,这一天,足够我们看的。他是和田玉的老玩家了,曾两次到玛纳斯南山的牧民家中收石头,虽说有两年没去了,但这几年玉石市场变化很大,他也很难说清现在牧民家是否还有玉石。

王革是做房地产的,不知不觉爱上了玉,这几年收了不少玉,在玉器城也有自己的铺子。今年以来碧玉盛行,翠绿的手镯、挂件时常出现在人们的配饰中。那些美妙的色泽和质地曾唤起玉石市场多少畅想啊。但是,无论外来的碧玉多么引人注意,新疆人还是特别钟爱和田玉、天山玉。王革和李为民是上下楼的邻居,早想一起考察一下玛纳斯碧玉的情况。

两小时后,车子下了高速,李为民说,要想了解“玛玉”,这里是第一站。我们看到路边的巨大的广告牌上写着“天山金凤凰、碧玉玛纳斯”。 这就是玛纳斯自然形成的玉石市场。

玛纳斯,蒙古语意为“巡逻者”, 因古代玛纳斯河沿岸有巡逻士兵而得名。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北道重镇,史有“金玉之乡”“凤凰城”等美誉。唐朝时为西海县,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建绥来县,1954年改称玛纳斯县。

玛纳斯县版图酷似一只凤凰,故被誉为“凤凰城”或“凤城”。凤凰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一。但走遍玛纳斯县的大小河川,根本找不到关于凤凰的踪迹。天山中部的大面积融雪,汇积成北疆著名的河流——玛纳斯河。河流蜿蜒的地方,呈现出水草丰茂的景象。倒是玛纳斯美丽的自然风光,成就了凤凰城的美誉。

这个玉石市场不大,总共加起来也不过十来家,以出售当地原石为主。大都是本地人从玛纳斯河中捡来的石头,一半是奇石。可以看出,玛纳斯人很钟爱自己的石头,而这个玉石市场也是为高速路上下来淘玉的外地人准备的。

李为民说,再往城里走,原312国道旁,有一个更大的玉器市场。这两年城里变化很大,他也有点迷糊。果然问了路人才找到。玉器市场沿路而建,两边平房大都是玉器店。这里不仅有玛纳斯碧玉,也有俄罗斯碧玉、和田玉、青海玉及其他玉种,奇石也占了相当比例,有原石也有雕好的成品,卖玉的人有汉族、回族、也有维吾尔族。

这里大体反映了玛纳斯玉石市场的基本情况。我们挨家挨户寻访,着重寻找玛纳斯碧玉,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上乘的碧玉,包括原石已经很难寻到了。

玛纳斯碧玉是和田玉中的一种,仅次于和田玉中的羊脂玉,可以与和田玉中的青白玉及墨玉等玉相比,是雕刻挂件、人物、花鸟等玉石品的上等材料。它颜色浓重,色相庄严,适合雕刻大件山水摆件或厚重古朴的器皿,早在几百年前,故宫的玉石收藏中就有不少优秀的碧玉精品。新疆地质博物馆至今还展出着几块碧绿润泽的玛纳斯碧玉的样品。

玛纳斯碧玉含透闪石90%以上,质地细腻、半透明、呈油脂光泽。色调不均匀,且带有灰色和黑色斑点,这是它的特征也是它的缺点。

李为民和王革看中了一块碧玉原石,可老板信誓旦旦地认为这是一块能卖出好价钱的原石,没有任何让步的迹象,两人看了又看,只好罢手。一路感叹这样的石头也卖到了几十万,实在是“石头也疯狂”。

看过玉石市场,再填饱肚子,下一个任务就是进山,沿玛纳斯河一路追溯到清水河乡。听说那里的哈萨克牧民家家都有玉石,那些玉石是他们在放牧的时候顺路带下山的。

玛纳斯碧玉矿主要矿区在玛纳斯县清水河、塔西河上游和玛纳斯河上游一带。范围东西长30公里,宽数百米,矿点10余处。

据史料记载早在200余年前的清代乾隆年间,清廷已在玛纳斯设官办绿玉厂。清嘉庆年间成书的和宁《三州辑略》称:“玛纳斯城百余里,名清水泉。又西百余里,名后沟。又西百余里,名大沟,皆产绿玉。乾隆五十四年(1789)封闭绿玉长,禁止开采。” 清代诗人萧雄《西疆杂述诗》卷四记载:“北路玛纳斯河中,搜寻亦可得玉,色白而有翠。类乎云南所产,嘉者亦朗润可观。” 《新疆图志》实业志二对玛纳斯清水河之玉曾有一段注文称;“玛纳斯河源清,产玉,故名清水河。玉色黝碧,有文采,璞(引者:即石包玉)大者重数十余斤。又北流百里,入乌兰乌苏河中,多碧玉。清水河之西,乌兰乌苏之东有库克河(引者:又名宁家河),其源出奇喇图鲁山中,多绿玉,旧设绿玉厂。又绥来城西之百余里,曰后沟,曰大沟,均产绿玉。”

《新疆图说》还介绍:“奇喇图鲁山,在绥来县城南一百八十里,金版玉底。”这就是说河两岸盛产砂金,河底又产玉石,真是“金玉之乡”。

然而在封建王朝和统治时代,玛纳斯碧玉长期埋没在地下,没有开采。据说在1928年前后曾有私商开产玉石,但不久就杳无音讯,1935年,苏联人M.m.萨依托夫曾在这里进行地质调查,但未发现矿点。

1973年新疆地质局五大队几次派人查找矿源,终于在玛纳斯南山找到了玉石的原生产地。当地政府建起了玛纳斯玉石厂,年产碧玉几十吨,供应上海、扬州、广州等10多家玉雕厂。用玛纳斯碧玉雕刻的 “玉刻聚珍图”成为扬州玉器厂建厂以来最大的一件作品,也是继北京博物馆收藏的清代扬州制作的“大禹治水图”以后的又一杰作。

车子穿过高速路一直向南延伸。不久,玛纳斯河就映入了我们的眼帘,遗憾的是,这是一条季节河,此时并没有见到河水,也正是这样,每到周末和节假日,总能看到捡石头的人影和车辆。

越往山里走,风景越好。原本被绿色覆盖的山体,现在已经变得金黄,毛茸茸的闪着金光。山里的风景大都比较相像,过往的村庄结构也相仿。也许开车的王革选择了风景,而没有顾得上河道,车子在乡村柏油路上一路欢笑,向左飞奔而去。

正当我们惊诧于前方突然平地上出现几座雄狮样山体的时候,乡村柏油路没有了,但是据我们了解,到清水乡,几乎都是柏油路的。这时,车子弯弯曲曲向山下盘旋,我们看到了巨大的玛纳斯河道和一座正在修建的水库,仿佛还看到了远处蓝蓝的水面。这时,李为民也开始嘀咕,是不是走错路了?

一个牧民告诉我们清水河乡“在那边”,相反的方向!我们都很怀疑牧民指错了,甚至好像闻到他身上的酒味儿。回到丁字路口,王革和李为民下车到小商店确认,一个年轻的哈萨克小伙子愿意给我们带路,车上的几个人才放下心来。

果然,我们跟在小伙子的摩托车后,从另一个方向下到玛纳斯河谷底部,小伙子一口气把我们带到了他的家。

看样子这是一个牧民点,河道用石头砌成的房子,那是牧民的住房。我们看到金黄的白杨树、精巧的小桥、悠然的母牛、漂亮的大公鸡,还有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孩子。

果然这里家家都有玉石,在厨房边、炕边、床底下、甚至炕上的枕头。为了观察方便,牧民一般会将石头切出一面,用手电一照,可以看到部分成色。我们挨家挨户看去,但只有石吸引了李为民和王革。这块玉石据说有40公斤的,要15万。

这几户人家原来都是亲戚:小伙子的家、爸爸家、爸爸的弟弟家、爸爸的妹妹家……,小伙子的叔叔吐斯浦汉是一个老牧民,平时在山上放牧的时候发现了石头,小块的就用马驼回家,大块的就把他们藏好,等冬天下雪后,用马爬犁拉回来。平时村里人发现了石头想卖,他也收,再等适当的机会卖给外面的人。这样一年下来,总会有2万元的收入。他说门前那条河里就有玉石,他家的那块石头就是去年在门前的河里发现的。李为民不信,他认为居民点不可能有玉石,从牧民家中玉石的成色看,十年前这里的牧民就认识碧玉了,河里的籽料恐怕是没了。吐斯浦汉却坚持说:“春天一发洪水,玉石嘛就来了。”

乡里的牧民居住比较分散,三五家一片,有水有树,悠然自得。看了几家,太阳就有些偏西了。我们赶紧启程,往乡里赶。李为民说那里有市场,或许能找到好石头。

我们走走停停,来到一所两层楼的院子门口。一进院门我们就看到三五块巨大的玉石散在院中,其中一块光亮碧绿,正看着,一个哈萨克男人从房子里走出来。

这人叫吾热孜汗·阔江。几年前李为民曾在他那里买过石头。吾热孜汗带我们进到他的家中,靠南阳光最好的一间,除了玉石,没有其他东西。两年前李为民看中的一块碧玉籽料竟然还在,李为民要买,但吾热孜汗头摇得像个拨浪鼓:“3000块?不行不行!涨了!”

吾热孜汗和儿子早在10年前就开始收集和买卖玉石,刚开始的时候每年万把块钱,现在一年可以做到50多万,收入也不低于20万元。一家人日子过得还不错。院子里的那几块大玉石是他的得意之作,每块都有几百公斤。那块绿葱葱的石头被他们打磨过了,看起来特别诱人。我很想证实一下河里还有没有碧玉,也很担心靠收藏玉石过活的吾热孜汗一家在没有了碧玉来源的情况下如何生活,吾热孜汗却说,“春天一发洪水,玉石嘛就来了”,竟然和吐斯浦汉说的一样。

2007年,一块 5.2吨巨型新疆玛纳斯碧玉被一牧民发现,一名叫任忠先的玩玉人,先后雇40多名牧民、40多匹马、30多峰骆驼,吃了6只羊、600多斤面粉、200多斤大米,近400斤食用油,历时8个月,累计花费了15万多元,将大碧玉拉运到自己的厂里。当地人说,1986年玛纳斯县就发现过重达1.5吨的玛河碧玉,2002年发现过重达700公斤的碧玉,2005年发现过重达1260公斤的碧玉,这样的大块碧玉时不时出现在玛纳斯河谷,为玛纳斯碧玉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只是近几年,这样的碧玉很难碰上。看来河里还是有碧玉籽料的,牧民也是希望河里有的,只是有多少、有多大和有多好的区别。

我们决定再往前看看,没几米远,就是乡玉石市场。说是玉石市场,其实就一个院子,几间门面。在那里,我们看到了此行最好的一块玉石。它是杨百俊收集的一块碧玉籽料,在玛纳斯第五届碧玉文化节上获得了金杯奖,但价格惊人,让人咂舌。每个店逛过去,也算开了眼。毕竟是到了碧玉的“上游”,林林总总都看到了。

太阳就要落山了,我们也要返程了,想起走错的那段,还有夕阳里的“雄狮”没有拍,心中多少有些遗憾。车子上到玛纳斯河岸上,秋天的阳光温暖了两岸的岩石和植被,大地一片金黄,我们的车子就穿梭在金黄的色彩中,那小小的遗憾也慢慢抛在了脑后。

上一篇:溯源在木垒博物馆 下一篇:《电影动作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