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她”字研究综述

时间:2022-06-07 11:39:01

近三十年“她”字研究综述

摘 要:“她”字自从被提出后就受到各方面的关注。近三十年来,学者对“她”字做出了新的研究和探索。本文运用归纳和对比手法,从“她”字的“创造历史、语法意义、新发展变化”三方面梳理了“她”字的各种研究。

关键词:她 创造历史 语法意义 新发展变化

众所周知,第三人称代词有三个:“她”“他”和“它”。一般情况下,“他”和“她”指人,“它”指物。比如,“她轻轻地抚摸着那只小猫,它是他送给她的礼物”。但不同的是,“她”除了指女性以外还有更深层的意义。自从“她”字出现以后,就有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与评价。最近几十年虽然关注“她”的学者少了,但随着时代的变化以及女性地位的提高,有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学者对“她”字做出了新的探索。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理论对其进行研究。但时至今日,很多问题仍然处于纷争状态。主要有:“她”字的创造历史问题;“她”字的语法意义;“她”字的新发展变化问题。黄兴涛认为:“她字不仅仅关系到语法、音标等语言变革,也涉及到社会性别意识问题,并成为了新的现代性别观念的载体,激发了国人对个人与国家关系乃至国家性质新的想象和认知,为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提供了情感动力。”(黄兴涛,2009)

一、“她”字的创造历史

(一)“她”字的来源

“她”字的来源问题,几十年来众说纷纭。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她”字最早是由刘半农先生提出的。鲁绪才就刘半农如何提出“她”字进行了详细叙述:

1918年初,刘半农在翻译一些外国作品的时候,发现英文中的“He、She、It”,在汉语中只能统一翻译成“他”。在和周作人交流的过程中,他提到了这一问题,并提出用“她”专门指代女性第三人称、并用“牠”专指除人之外的第三人称的想法。1920年6月,刘半农指出:“一、中国文字中,要不要有一个第三位阴性代词?二、如果真的要,我们能不能用‘她’字?同时他还建议第三位的代词,除‘她’之外,再取‘牠’来指代无生物。”同年8月9日,刘半农发表了另一篇题为《“她”字问题》的论述文章,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随后,刘半农创作了《教我如何不想她》。(鲁绪才,2009)

苏华、张俊、张宝明、董成家、凌远征、安广禄等许多学者也都赞同刘半农的上述观点。张俊认为刘半农不仅提出了“她”字,还检验了自己的观点。“刘半农讨论的首要问题就是‘她’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他先从翻译和阅读外国文章的角度,以例证的形式提出了创造‘她’字的必要性。然后,他对‘她’字的可行性作了分析,指出其可用性。”(张俊,2006)黄辰璐、黄祯祥也认为,在现代汉语中,“她”字作为女性的第三人称代词,就是刘半农首创的。(黄辰璐、黄祯祥,2006)

就刘半农创造“她”字这个观点,也有学者提出质疑。贺祥(1997)认为:“‘她’字古已有之,是姐的古文。南朝梁陈之间顾野王撰的字书《玉篇》和清代《康熙字典》均收有此字。”刘兆吉(1985)提出:“‘她’用于指称第三人称女性的创始,并不是‘造字’之功而是假借的用字之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新词。但作为书写符号的‘她’早已有之,并不是刘半农平白造出来的。”刘又辛、鲍延毅(1984)认为:“刘先生只是‘借用’了‘她’字。原来,在古代汉字中本有个‘她’字。《康熙字典》引用《玉篇》的解释是:古文‘姐’字。刘先生倡议以‘她’作第三人称阴性代词,只借用‘她’的字形,而赋予了新的音、义,因而使‘她’字得以‘起死回生’”。

总的来说,大多数学者还是赞同鲁迅先生“她字和它字是刘半农的‘创造’”这一观点。一些学者还高度赞扬这一历史事实。邹荣明把“她”和“曌”相比较,得出:“武则天死了,‘曌’也就死了;刘半农死了,可‘她’还活着,并将永远地活下去”(邹荣明,1996)。还有学者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出发,说:“在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年代,刘半农为适应白话文兴起的需要,竟敢创造‘她’字,并坚定地将‘她’字推而广之,在现代作家中,唯此一人。”(罗米庄,2011)

(二)“她”字出现的原因以及字形读音的确立

就“她”字出现的原因,学者的观点不外乎三个:女性地位的提高、白话文的发展以及大量的翻译工作。如,苏华提出,五四时期自由平等、妇女解放的观念深入人心,女子问题是当时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这样的“女权”形势下,具有思想史意义的“她”字呼之欲出。“她”字成为女性的专用字,也是刘半农第一次从文化上将妇女从男性的附庸中解放出来,显示了妇女的独立性。“她”字的出现是女性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史的里程碑(苏华,1994)。还有学者认为,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也是“她”字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早年的白话文中,用“他”作第三人称代词,通用于男性、女性及一切事物。然而频繁地使用这一指代模糊的代词,给人们带来不少理解上的麻烦。刘半农先生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并主张造一个“她”字来承担表示女性第三人称的重任。张宝明提出,五四时期大量西方与日本作品传入中国,在对这些作品的翻译中,外来语英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是分阳性、阴性和中性的(he,she,it),汉语难以对译。译文较多的日文也遇到了这种尴尬的情形。“她”的问题再度被提到了重要日程。(张宝明,2008)

多数学者在论述“她”字产生的原因时,运用对比论证和反面论证,交代了“她”字字形和读音的争论与确立。董成家在文章中说道:“1918年8月,周作人,提及刘半农的这个想法,竟引起很多人的激烈争论”(董成家,2011a)。文章以胡适为例交代这场争论的状况。“胡适主张需要提到女性第三人称时,可直接用‘那个女人’来表达。对于胡适的意见,刘半农没有同意。他觉得用‘那个女人’意思是对的,不过语气的轻重,文句的巧拙,就有些区别了”(董成家,2011b)。张宝明、凌远征以及其他学者也对此做出论述。凌远征以黎锦熙、周作人、钱玄同为主,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黎锦熙觉得没有必要另造出一个字”,“周作人主张用‘他女’来表示女性第三人称,后来,他又放弃‘他女’采用古文中的‘伊’字。刘半农认为‘伊’字虽有可取之处,但因为通用的地域狭小,难求普及,而且这个字偏近文言,嵌在白话当中很不相宜”。“钱玄同也提出了另造一个‘女它’字的主张,他说,“他”字古写作“它”,从“它”就是从“他”。因此‘女它’字是‘从女从它一一它,古他字,它亦声’。不过‘女它’字,虽然可以用得,但每次要特铸许多新字,这在实际上是会有困难的,而且这样‘添造新字’,也是‘无谓’的”(凌远征,1989)。田仲民(1999)则单单提出鲁迅的态度,鲁迅不用“她”而用“伊”是因为李毅韬竭力反对使用“她”字。李毅韬认为,女性用“她”,就意味着女性不是人。鲁迅先生接受了李毅韬的主张,并且将自己作品中的女性第三人称写作“伊”字。不过,学者提出这些反对声音,是从反面论证了刘半农提出“她”字的合理性。

上一篇:江苏灌南方言中的副词“很 下一篇:河南济源方言中的数量词合音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