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三十年

时间:2022-09-26 08:22:14

我的“三十年”也是从1978年开始的……

1978年的春天,我幸运而且幸福地走进了高等学府。四年的求学,二十六年多的从业,我亲历了祖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壮丽征程。

1978年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年份。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国人,这一年都是改变命运的开始。中国历史就像滚滚东流的黄河长江,到这里猛然转了一个弯,终于恢复了应有的前进方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然后一泻千里,势不可挡。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从新的起跑线上向新的目标前进,向新的高度攀登。

1978到2008,改革开放三十年。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中华儿女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也享有了前所未有的福祉。祖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人民变得越来越富裕。在举国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很想回头看看,离开家乡后的三十年里,自己走过的路,所以就写了这些文字,以此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我的大学不是梦

上大学并不是我最初的梦想。过去,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走的是“精英教育”的路子,招生数量极少。所以,大学在亿万学子心目中很神秘,也很神圣,上大学曾经是大多数求学青少年的一个梦想。可是,这个梦竟然一度被摔得粉碎。1966年6月,“”刚刚开始不久,全国各大学被停止了招生,一停就是多年,大学成了批判会的会场和武斗的战场。

我是1966年入小学,1976年高中毕业的。伴随了“文化革命”的始终。小学期间,正是“”初期。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大学”这个词,从来没有听家长和老师说到过“大学”的事情。当时经常因为顽皮逃学挨打挨骂,而在家长的训斥和期望里,也从来没有“要好好学习,将来考大学”这类的话语。

到了初中阶段,国家恢复了大学招生。然而,上大学依然不是我的梦想。当时,国家采取的是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一要苗红根正,世代贫农;二要家庭在村里乡里乃至县里有地位。我家当时虽是贫农,可祖上几家都是地主。当时的近亲也有不少因为是地主成分,成为村里的批判对象。在人们心目中,我家自然被视为同类。家里当时很穷,父母亲友都是地道的农民,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地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那时的我尽管没有上大学的愿望和追求,可不知道为什么,学习却十分努力,学习成绩非常得好。当时正是邓小平同志复出整顿教育的阶段,学校对学习抓得紧。所以,初中的两年学得挺扎实。

我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升入高中,可是又有什么用呢?高中阶段学校再度混乱起来,大学梦依然不敢做。政治运动一个接一个,教师无心教书,学生也难以安心上课,那时真觉得自己生不逢时。不过,我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如饥似渴地阅读文学作品。两年中,读了十几本小说,写了上百首诗歌,学到的文化知识虽然不多,却增加了文学素养。

高中毕业后,我回到了生我养我的董厂村,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虽然不甘心当一辈子农民,但对于上大学还是未敢奢望。那时,农村以生产大队为基本单位。董厂、于南、于北、后营和小高庄五个自然村组成一个生产大队,下有23个生产小队,大队部和学校都设在我们村。全大队3000多名村民中,有50多名高中毕业生。每两年才有一个推荐上大学的名额,不管怎样也不可能轮到我的头上。从1971年到1976年,我们大队只走了两人,一人去了上海医科大,另一人去了曲师大,两名都是女生,走时都在大队里负责一方面的工作。

1977年,得到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之后,我仍然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因为,积压了十年的高中毕业生,仅山东就有两百多万人,当年招生计划全省不足两万人,百分之一,我感到非常渺茫。加之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学业扎实,我们根本不是竞争对手。还记得教我数理化和语文的几位初中老师,都是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他们不仅学业扎实,而且教学认真,教法得当。那年都参加了高考,并且都入了围,进行了体检。然而天纵其才不假其运,可能因为年龄不具优势,结果几位老师没有一人被录取。相比之下,我倒要庆幸“天假我运”了。因为不久,我就收到了山东农学院(后改为山东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几位恩师虽然落榜,但在教学一线做出了成绩,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名播远近。

1978年春天的大学入学是我第一次离家远行。之前,我只去过几次县城,全是步行。还陪父亲到邻县买过两次地瓜干,用地排车拉着。除此之外,就没出过远门。此时我虽已成年,但毕竟初次离家,父母仍然放心不下。为了成就我的第一次远行,母亲几次到公社(后改为乡、镇)驻地和县城,为持日用品。牙膏、肥皂、毛巾、打饭的搪瓷缸子等等,一应俱全。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母亲还昼夜不停地为我缝制棉衣棉被。借钱为我做了一身新褂子和裤子,布料是“迪卡”的,比较厚而且亮,是当时时兴的一种面料,按国防服的样子找裁缝做的,罩在棉衣棉裤的外面,还算精神。这身衣服一直穿到大学毕业,到工作单位报到时还在穿着。入学那天,早晨离开家时,母亲又把家里仅剩的十元钱塞到了我的口袋里。我不要,母亲执意要给,嘴里还说着:穷家富路,在家怎么都能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报答母亲的恩情。

第一次出远门创造了我今生的若干第一。山农大在泰安,从郓城到泰安只有汽车,没有火车,当时坐火车票价便宜,为节省费用绕道济宁转火车,这样单程可节约一块钱。报到那天,我主动约了同一公社的同学一路同行。也是为了互相壮胆,毕竟都是初次离开家。那一次,我是第一次坐汽车,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来到中等大的城市,第一次棉袄棉裤外面罩上了外衣,第一次来到这么大的校园,第一次用搪瓷缸子到食堂打饭吃。这么多的第一次,让我感到既新鲜又惬意,自然也免不了懵懵懂懂,愣愣怔怔,现在想来,当时颇有几分“陈奂生进城”、“刘姥姥进大观园”的傻劲。

那时汽车火车上拥挤得很。常常站在过道里,人挨人,人挤人,有时只能一只脚着地,怀里死死地抱着随身物品,生怕丢失。置办这些东西实乃不易啊,倾尽了我们全家的财力,倾注了父母的心血和汗水,所以格外小心。家里没有背包,也买不起。用的是粗布包袱,一看就是乡下孩子进城上学的样子,远不如今天进城的农民工帅气灵动,当时进城打工还没兴起,个体做生意也没开始,农民很少到城里来。

四年的大学生活终生难忘。大学刚入校那段日子里,有种一步登天的感觉,感到无比的幸福。大学里有读不完的书,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有绿荫掩映的校园,有宽敞明亮的教室,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有细粮为主的可口的饭菜。总之,在家没有的全有了。甚至,在家想都没想过的也有了,农村生活与大学生活的反差,让不少同学都有充分的满足感。

所以,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发奋学习是不言而喻的。同学们之间不比吃不比穿,只比学习和进步,到课率自然是百分之百,晚自习上到十一二点,都是辅导员催着才肯休息。打扫教室、宿舍,打饭提水,都是争先恐后。同学们互相关心,身体不好或有了困难,都会主动伸出温暖的手,与亲兄弟没什么两样。七七、七八两级大学生,同学之间年龄悬殊很大。长者三十四五岁,少者十七八岁,年长的关心年小的,年小的尊重年长的,团结友爱,和谐相处。不说打架斗殴,就连小矛盾也很少,大家一门心思用在学习上,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文体活动也不多,生怕耽误学习。极少有人谈情说爱,极少有人逛街出游,几乎淡忘了青春,但也演绎了属于我们那个年代的无悔年华。

在幸福地享受大学生活的同时,有些困难也着实令人尴尬,至今仍然记忆犹新。由于家庭困难,手头十分拮据。学校发给助学金,我和其他困难的同学拿一等,每月十七元,交上生活费所剩无几。其它费用向家里伸手,父母也是东借西凑,难以接济,经常出现日用品不够用和衣服换季不及时的情况。春行冬令、夏行春令的情况时有发生,毕竟是青年了,有时未免很难为情,甚至尴尬,不过又有什么办法呢?

吃饭也是一件大事。按供应标准每人每月三十四斤粮食,细粮占百分之七十,主要是面粉,粗粮有时大米,有时玉米,虽然都是在家时难以吃到的,但是数量不够。多数同学从家里用粮食换些粮票,到学校再换成饭票,作些补充。我家人口多,本来就不够吃,哪有闲粮兑换粮票呢。我当时刚满十八岁,还在长身体,加之学习尽力,吃不饱的感觉特别明显。上午四节课,到第三节时肚子就叫开了,开始盼着下课吃饭。当时常年白菜萝卜,油水极少,常常吃不饱,就用开水冲菜汤聊作补充。

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吃饭是一件最幸福的事。因为吃饭香,对饭菜也就没有什么讲究,很少有吃出饭菜质量差的时候来。儿子在山大读书时,抱怨伙食不够好,我和妻子一起专门到山大学生食堂试吃过几次,不仅没发现饭菜的问题,反倒觉得很好。后来我到高校做领导工作,也经常一个人到学生食堂吃饭。主要是了解伙食情况,以便指导改进。可就是找不出毛病,反而觉得好吃,主食包子、馒头、花卷、油饼等等十多种,应有尽有,副食会有几十种。我在大学时,病号才能吃碗白水煮面条,连油盐也没有。当时,也并没觉得艰苦,毕竟时代不同嘛。

我经常拿这些教育我的学生。有一次,与学生代表座谈,谈起为儿子去山大食堂吃饭的事,引起同学们一场大笑,从可爱的笑声里,能听出孩子们还是理解的。

我的大学不是梦,是活生生的现实。能有上大学的机会是我的幸运,是时代的恩惠。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是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临的重要标志,它开启了千万学子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梦。应该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恩这个幸福的社会,感谢父母的艰辛和母校的培养,这是我一生最重要的阶段,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新时代的早春季节。

春天的故事里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开启了各项事业崭新的春天。春天里的祖国,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位中国人,都在春天的故事里扮演着各自不同的角色,不断地参与着改革开放,也不断地分享着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各项成果。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走上社会伊始,就赶上了这个春光满园的时代。在时代的推动下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不断地享受着丰收后的欢欣与喜悦。

我1982年1月大学毕业,那时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正处在用人之际。“”已经结束五年,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四个年头,农村改革初见成效,农民初步解决了温饱,开始向富裕迈进。七七级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毕业生。社会给与了这一届毕业生很高的期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早已伸出热切的双手准备迎接他们需要的人才。

面对良好的就业形势,如何选择就业岗位至关重要。当时国家负责分配,由省里下达就业岗位,谁去哪个岗位,由学校决定。各系成立分配小组,向学校提报分配方案,学校一般尊重系里意见。系里在提报方案前也可以听取毕业生个人意见。同学们多数愿意回本县工作。认为离家近,熟人多,好办事,可以就近照顾家。也有不少愿意进省属单位,但指标很少。个别提出特殊要求,到亲戚管辖的范围里去工作。

我当时认为,去省属单位最好,发展空间大,选择余地也大。回本县,发展的机会不可能太多,即便离家近,办事方便,也很难有什么大事好办。至于到亲戚的管辖范围去工作,我认为更不可取,因为变数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假如亲戚调走或退休了呢。我向分配小组的领导汇报了我的想法,领导考虑到我的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不错,接受了我去省城的想法。

分配到省农业科学院工作,是我最理想的愿望。那时,我对省级科研机构怀有一种神秘和向往。到院里报到后,还要进行再分配,领导征求意见问愿意干什么,我要求到研究所去,到科研一线从事科学研究,觉得这样才真实,不愿意留在机关从事管理工作。到研究所以后,按当时的规定我先到试验场进行一年的实践锻炼。作了不到三个月就回了研究室参与研究项目,因为研究室急需人手,就此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研究工作。

现在想来,一个人到工作单位后,个人与岗位之间需要有一个磨合期。既要进一步了解岗位,适应岗位,还要让岗位了解你,认可你。我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研究。与几位中老年专家一起,经过了两年的研究和一年的中间试验,顺利地完成了科研项目的计划任务,获得了院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也是兽医专业获得的较高的奖项了,所里很满意,接着又给申报了新的课题。按说继续干下去也很好,可是我却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我向所里提出了调整工作的请求。从两方面阐述了理由,一是经过三年的研究工作,我体会到利用中医治疗畜禽疾病不可能有多大的突破,这是由中兽医专业本身的缺陷和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二是我的特点和兴趣不在这里,这个岗位不适合我。所长听我说的有道理,又看我态度诚恳,第二周就安排我到研究所科研办公室上班,任务是协助所长管理全所的科研工作。所长很高兴,因为当时都不愿搞管理。有不少人看不起管理工作,认为是为人服务,替人做嫁衣裳。经过两年的工作,我发现了许多问题。于是,又产生了跳槽的想法。

我国的农业科研受的影响至深。“”中省级农科院遭到解散,人员分散下放到地县农业系统。期间,研究资料、实验数据、育种材料、科研档案等丢失严重。1977年恢复时,可谓千疮百孔,百废待兴。虽然,经过几年的重整旗鼓,科研工作走上了正轨,但是就像一个摔碎又粘合到一起的瓷碗,免不了漏水漏饭。科研政策、管理办法、规章制度很不完善,缺乏基本的管理理论和技术,这一切均亟待研究和制定。

这种现实状况唤醒了我的责任感和对此项工作的兴趣。但是,要做这项工作必须在一定的层次上。所以我向所里提出了调院工作的请求,所长当然是一再挽留。恰巧,院办公室准备成立调研室,正在物色人手。其实,院里对我早有了解,因为那几年我在省级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科技文章,他们认为我文笔不错,思路也可,办公室主任找我谈了一次话,了解到我的想法,我也知道院里成立调研室就是为了研究科技政策和科研管理,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

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中期,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管理学等软科学研究。我充分利用省农科院调研室这个平台,潜心从事调研工作。期间,起草了大量的调研报告,有的引起了省领导的重视,得到姜春云(时任省长)、高昌礼(时任副省长)、赵志浩(时任副省长)等多位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为农业科研经费的增长和研究条件的改善以及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同时,我在业余时间也付出了艰苦的劳动。自选一些有兴趣的课题,撰写软科学论文。由于办公室工作很忙,只有靠晚上,经常通宵达旦。做自己喜欢的事,根本不觉得劳累,天天精神十足。那几年,每年在国家和省级刊物上十余篇,曾多次获得省部级成果和论文奖励,并经常参加全国、全省有关学术会议。

论文的发表引起了国家农业部科技司有关领导的关注。之后,经常借我参加重要的调研任务,筹备科技工作会议,甚至起草修改有关文件和部长讲话等。为了不影响本职工作,一般是周五下午飞去,周一早上飞回。

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在1994年春天。农业部科技司组织了二十多人,对全国八十年代以来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研。记得分了六个小组,我被分到东北组,负责调查东三省和农垦系统的情况。一个月的调查结束后,各组回京汇报。然后由华中农大科研处金处长、陕西省农科院科研处南处长和我,三个人每人汇总一个分报告,最后由我执笔形成了两万字的总报告。此报告对农业部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全国新一轮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辛苦的工作,换来了良好的成效。在王志奇、雷茂良两任分管科技管理的司长在任期间,约十年的时间里,无数次的去科技司帮忙,为单位与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建立了友好关系,让本人提高了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结识了一大批好朋友,为我以后从事科研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这批朋友后来多在司局级岗位上,有的已成为部一级领导。为了充分利用这笔社会资源,我又产生了去科研处工作的想法。没想到的是,我的想法得到了院党委、院行政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院办公室调研室工作九年。九年间,工作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不仅较早地晋升为副研究员,而且在行政职务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前期埋头业务,对职务不感兴趣,提职较晚,造成了后来的一再破格。从1991年任副科长起,不足两年提为科长。科长干了八个月提为院办副主任。不足两年,院党委调我任院科研管理处处长。又不足两年,提为院长助理兼科研处长,晋升为研究员。又不足半年,2000年1月,省委、省政府任命我为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分管科技开发创收工作。

那些年,我深有体会和感触。个人的进步是多方努力的结果,是同事支持、领导关心、组织信任的结果,更是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的结果。现在想来,那些年工作忙,无暇照顾家庭,亏欠老人和妻儿的很多很多,每每想起不免有些心酸的感觉。但个人努力是基础,必须努力,还要知道往哪里努力,怎样去努力。

其实,我去科研处工作,是受命于困难阶段。全院若干年不出大成果,拿不到大奖,好像六年没有拿到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作为农业科研的专门机构,社会压力很大。在院党委和分管院长的领导和支持下,我在科研处任职三年做了两件事。一是上大项目;二是出大成果。这也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工作重点。有了大项目才有大经费,有大笔经费才能搞大科研,出大成果;把核心技术相近的若干小成果组装配套,既能发挥成果间的互利作用,又可放大各项技术的综合效益,迅速扩大推广面积,产生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才能拿到大奖。两件事三年大见成效。全院科研大项目数、科研经费总额连年翻番。省农科院从1998年肉牛项目获得省一等奖开始,连续五年,年年拿到一等奖。

任副院长以后,我分管科技开发工作。科技开发主要是利用科技成果创造收入,反哺科研。这项工作对于改革后的农业科研单位,十分重要。它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新生事物,国家鼓励,它与科研工作是互依互促的关系。若搞不好,科研经费就不足,职工收入就不高,势必会影响中心工作。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新的工作领域。当时我很高兴,如果继续分管科研工作,反倒没有一点挑战和新鲜感。我在任四年半,办了两件事。一是完善政策,调动研究所及科技人员创收的积极性。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周期长、可控性差,赚钱很难,研究十年出个种子,别人抓去一把,下年就是一布袋,就不再买你的种子。二是对创收实体进行股份制改造,规范管理。全院当时大大小小五十四个创收实体,全部是院长的法人,哪个实体出了事,院长就要上法庭,哪个实体欠了钱,法院都能封院里的帐户。既影响院里的日常工作,又潜伏着很大的危险,必须改造成独立法人而且是有限责任的规范化企业,才能规避风险,扩大经营,增加创收。陆续改造了二十几个企业后,我就离开了这个岗位。省委提拔我为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行业和一段新的经历。

2004年5月来到省农干院,至今已近五年。对我来讲,这是一个全新的单位,一个全新的行业,一批全新的同事,也是一种全新的锻炼。我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向班子其他成员尤其是班长魏昌启书记学习,学习政治经验和领导方法;二是发挥副职及中层干部的主观能动性,依靠大家办事情;三是按照党委决策和决定落实重点工作。

这届党委,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魏书记带领下,办了许多好事、许多大事,保证了全院的稳定和发展。主要有三:一是建起了新校区,解决了办学场地;二是扩大了办学规模,解决了发展经费来源;三是较好地解决了教职工住房和子女就业,极大地调动了全院积极性。这三件大事为省农干院今后的改革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二十六年多的从业经历,在改革开放的春风春雨里,付出努力,有所成绩,取得进步,演绎了一个普通干部应该有的故事,春天里有了我普通的故事,春天的故事里有了我浅浅的足迹。一切应归功于这个时代。改革开放为我和我们这代人创造了奋斗的机会和进步的平台;归功于党和国家的培养和教育,为我和我们这代人创造了如此良好的发展空间。并且,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同时收获了值得珍惜甚至永远难忘的友谊,成为我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真友谊,才万岁

近三十年来,社会交往引起人们如此高度的重视,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人际关系像一张巨大的网,把每一个人死死地罩在里面。这张网是多向的、立体的,每个人都是这张网中或大或小的一个网扣,人人如此,无一例外。人人都觉得累,身心疲惫,都想找个地方躲起来,清静一天半日,一年半载。世人多怀武陵梦啊!

然而,“桃源梦断何处寻”。谁脱离开这张网,谁就寸步难行,无论公事私事,一概难办,甚至办不得,办不成。究其原因,似乎谁也说不清。思之再三,因素复杂。也许是中国传统的人情文化使然,也许是我们正处在市场经济的初期阶段所致,也许是政府和社会的少数人不按规矩出牌,习惯按潜规则办事所带来的并发症,如此等等,很多很多……

所以,广交朋友,发展友谊就成了每个人必须做的事情。尽可能广泛地进行社会交往,已被社会所接受,也被家庭所认可,并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也许是一件好事,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有利于社会各组分的和谐。这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孔老夫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人如此,家家如此,国家与国家之间何尝不是如此呢!社会上有种说法,虽然充满江湖义气,有些功利意味,但听起来还是很有道理的:“朋友是天,朋友是地,朋友多了顶天立地;朋友是风,朋友是雨,朋友多了呼风唤雨。”

广泛交友曾经是我一度渴望的事情。大学毕业后,刚走上社会那阵子,由于独自一人来到省城,除几个同学外,可说是举目无亲,有一种单骑走天涯的孤独感,对朋友的渴望是可想而知的。从那时起,交友就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类正当的社交活动必定积极参加。亲戚间、同事间、同学间、同乡间、工作关系人之间等等,逐渐地由认识到熟悉,由熟悉到友好,不少人与我成了好朋友,分布在各界各行业的若干单位,像政界、新闻界、出版界、文学界以及公检法系统等。

目前回想起来,朋友的支持和帮助,对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真正的友谊有时像春风化雨,有时像涓涓细流,温暖、甘甜、醇厚,对于增长知识、慰藉心灵、成就事业是不可或缺的力量,是人类高层次的一种情感需求。有首苏格兰民歌叫作《友谊地久天长》,里面最响亮的一句歌词就是“友谊万岁”。是啊,真正的友谊是应该万岁的。

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呢?真正的友谊也像真正的爱情一样,是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一种美好情感,所不同的是友谊没有排他性,不像爱情是专一不二的。关于这个问题,每个人的认识不尽一致。这与每个人的价值观念及认知水平有关,与每个人的社交经历也有关。不管哪种认识,不管什么人评价,真正的友谊有两点应该是一致的:一是真诚。真心诚意地为对方着想,真心诚意地帮助对方解决困难,真心诚意地为对方排解忧愁;二是平等。不受金钱、权力、出身、长相、年龄、性别等世俗和功利因素所羁绊。真正的爱情比真正的友谊还要进一步。爱情最关键的是付出,心甘情愿地为对方付出一切,包括生命。从这点上看,友谊是理智的、成熟的情感,若没有特殊原因,也是比较稳固的。

有许多朋友曾经给予我真诚的帮助,至今难忘,永远不会忘记。例如,我刚参加工作在研究所搞科学研究期间,《山东经济报》、《山东科技报》、《农业知识》、《农村大众》、《科技信息》等报刊杂志社的朋友们,为我发表了数百篇科技文章;在院办公室从事调研和管理工作期间,省委、省政府办公系统的朋友们,向省领导积极推荐我的调研报告,多次得到重要批示;《大众日报》、省电台、省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和《新华文摘》、《东岳论丛》等杂志社的朋友们,为我发表了大量的新闻稿件和几十篇软科学论文;在省农科院科研处工作期间,国家农业部、科技部和省农业厅、科技厅、财政厅等有关部委厅局的朋友们,帮助我和我的工作单位,上了大批科研项目,并取得了大批科技成果;人民日报出版社、中国教育出版社、山东科技出版社、济南出版社等出版界的朋友们,为我出版了我主编的118部理论专著及科技书籍;近几年来,《山东文学》、《时代文学》、《红岩》等大型文学杂志社和山东画报出版社、大众文艺出版社、华艺出版社等出版单位的朋友们为我发表了三百余首诗歌并出版了《行吟集》、《沉吟集》、《生命的真谛》等多本诗集;我来省农干院工作以来,省教育厅、省农业厅、省财政厅及省、市、区、办事处、村各级各单位的朋友,帮助我和我的单位,解决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在我每次晋职晋升的关键时刻,许多朋友给以公正的支持;在我二十六年多的日常工作中,许多好同事真心实意地给以支持和帮助,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可以这么说,没有领导和组织的培养不可能有我的今天。没有朋友们的帮助也不可能有我的今天。所以,我常常揣着一颗感恩的心。 常言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至今无以为报,常常心有愧意。三十年的交友实践使我体会到,仅仅为了友谊而不为其它目的的朋友是难得的。但是,发展友谊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关键是自己首先做到真诚,以诚待人,平等相处。

亲戚之间的关系是靠血缘和姻缘来维系的。亲戚间比较容易发展友谊,也能够发展为真正的友谊,这是生物属性所决定的,所以工作中建立一些回避制度是必需的。但是,亲戚之间的友谊往往受家庭矛盾的影响,有时需要平衡,需要沟通,需要经济和感情上的多予少取。

同事之间按说更方便发展友谊。接触频繁,彼此了解的机会多。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事之间更难以发展成真正的友谊。了解的机会多,发现的缺点也多,有好感,也会有反感。加上同事之间存在竞争,一些微妙的关系和既得利益随时都会对友谊造成伤害。所以,有的同事相处多年,不一定成为好朋友,但可以成为好同事。

同学之间的友谊建立在同窗友好的基础上。在校期间关系好的,走向社会后比较容易发展友谊。同学之间一般不存在竞争,各走各的路,各行各的船。但是,自尊心往往是同学之间发展友谊的无形障碍。几年的同窗共读,过的是平等而且平均的学校生活。在每个人的潜意识里,有根深蒂固的平等观念,认为水平、能力、地位一切的一切都应该是平等的,这本来无可厚非。可是,走上社会之后,由于所在的地区、岗位、环境、机遇等方面的差异,每个人都在发生着变化,时间越久变化越大。变化表现在方方面面,水平、能力、职位、气质、生活境况等等,无一不变。这种变化无形之中就拉大了同学之间的距离,无形之中对友谊造成了伤害。所以,在同学聚会时,应该尽可能地回避职位、收入等一些敏感话题,多畅想同学在校时的快乐生活。否则,很容易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同学之间要成为真正的朋友,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如战友之间的关系单纯一些。

同乡之间的感情是天然所使。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乡音、乡情、乡人、乡事容易让人感情用事。同乡之间也很少竞争,很少嫉妒,影响友谊发展的因素相对较少。但是,同乡之间的交往往往受到来自家乡的干扰。包括家庭的地位、影响、贫富及祖上的交往。在同乡中发展友谊,要有意识地回避这些因素,各说各的。

工作关系人之间发展友谊的空间很大。彼此在社会上的处境有很强的互补性,几乎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因工作相识的人与人之间,起初的交往是功利性的,是为了或公或私的事情走到一起,但是彼此心照不宣,不存在被人欺骗和被人利用的感觉。在彼此长期的工作交往中,一旦超越了功利因素,友谊就会逐步地建立起来,成为真正的朋友。

正因为发展友谊困难,才越发觉得友谊的珍贵。正因为友谊的珍贵,才越发珍惜朋友之间的友谊。过分珍惜友谊,往往会带来无谓的烦恼。当朋友无视你的难处强行让你办事的时候,当朋友无视你的拮据执意向你行借的时候,当朋友因没达到个人目的而向你耍无赖的时候,当朋友利用欺骗的手段让你帮忙的时候,当朋友带着明显的功利性向你献媚的时候,我想任何人都会心寒如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市场经济初期阶段,很多东西有待于规范。拜金主义、实用主义盛行,可以说是物欲横流,乃至道德缺失,所以出现以上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有社交,就会遇到以上亵渎友谊的人和事,世事所为,不是哪个人所能改变的。

既然是世事所为,就应该允许各类朋友的存在。朋友究竟分为哪些类型,也因人而异。看了很多书,搜索了若干网页,也没找到标准答案。多年的交友经历告诉我,身边的朋友和朋友的朋友告诉我,似乎可以有以下六种类型存在:一是酒友型朋友,以吃饭聊天为主要形式;二是文友型朋友,以文会友为主要形式;三是互利型朋友,以互相办事谋利为主要形式;四是玩伴型朋友,在一起玩耍娱乐为主要形式;五是知音型朋友,以互相倾吐互相理解为主要形式;六是友谊型朋友,以真正的友谊为依托进行交往,等等。无论哪一种类型,是朋友就好,是朋友就不会有敌意。我最喜欢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朋友。

平时我对待朋友,除以诚相待,平等相处以外,还有自己的原则。一是对朋友多看优点和好处,多向别人学习,至于缺点甚至对本人的伤害不放在心上,决不小肚鸡肠;二是为朋友办事,一定要在原则和政策范围内,不该办的事情绝不办,不可因私损公,因小失大。三是一般不给朋友添麻烦,在一起时只谈友谊,不问其他。坚持三个不交:不孝顺老人者不交;工作不敬业者不交;功利性朋友不交。多年来坚持了这些原则,才得到了这么多真心的朋友和真正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来自于各种类型友谊的存在。正因为有各类朋友的存在,才能得到一批真正的朋友;正因为有这些普通友谊的存在,才能体味到真正友谊的美好和纯真。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社交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解除了许多思想禁锢。再不像那些特殊的年代,人人自卫,相互戒备。不过,不是真正的友谊终归不会长久,真正的友谊才会万岁,真正的友谊就应该万岁!

也说月是故乡明

思念家乡是人之常情。每个人对养育自己的故土以及生活在故土上的亲人,都会产生思念之情甚至偏爱之心。杜甫的一句“月是故乡明”,足以说明世代离乡人的怀乡、爱乡的心情。

对月怀乡是离乡人最为普遍的思乡现象。因为,月亮与人相识的很早,从咿呀学语月亮就认识你,并一直陪伴着你,无论海角,无论天涯。直到终老后,她还在为你守候着什么。在晶莹剔透的月亮上面,清晰地记载着每个人的记忆,其中最闪亮的记忆就是故乡。

所以,人对月亮的感情是天然的。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把酒问青天,是历代思乡人的典型代表。当代国学大师季羡林老人,在他的《月是故乡明》里说道:“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先生对家乡的无限思念跃然纸上,读后无不令人怦然心动。

我十八岁离开家乡,独自一人出外求学,去很远的地方寻找未来。如今年近半百,离乡三十年有余。大学期间和刚参加工作那几年,由于潜心学习和忙于工作,并没觉得怎么想家,也根本无暇想家。没有闲情逸致静坐赏月,更没有机会把酒邀月。只是偶尔想起,家里父母和弟弟妹妹生活还不富裕,日子过得艰辛,心里就有些难过罢了。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变得越来越想家了。弟弟妹妹相继成家离开老人,父母逐渐进入花甲之年,在我的心里好像多了许多牵挂,是对老人?是对弟弟妹妹?是对那片芬芳的土地?有时真还说不清楚。心情喜悦时,情绪烦躁时,阴天下雨时,每逢佳节时,会自然不自然地想起家乡来。

有时,什么因由也没有不知不觉中就想起家来。每逢这时,我便驱车到省城近郊的农村田间散步。只要能闻到庄稼的清香味,闻到泥土的芳香味,看到农村的房舍,看到在田间劳作的老人和孩子,也就了却了心愿,开心而归。

有的时候也会突然回家,给老人、弟弟妹妹和儿时的玩伴一个不大不小的惊喜。值得欣慰的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每次回家都可发现故乡的变化,乡亲的日子越来越好,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

新房子不断增加,村子已有我离家时的两倍大。二层、三层楼房早已涌现,街道和田间道路早已硬化。村外工厂车间随处可见,大车小车出出进进。村民穿戴与城里人不相上下。

家乡发展了,家乡人富裕了。董厂、于南、于北在全县号称北三村,发展民营经济远近闻名,三个村已有八十多家企业,主要搞酒类包装,私家车已有六十余辆,我的亲表弟已换了第三辆车,越换越好,目前比我坐的公车还要好。一批企业家的生活已超过了城里富裕居民。村里其他农民,一边种地,一边在本村企业打工,收入也很可观。

每次回家,我都与周围几个村的负责人以及在县乡工作的小学、中学、大学的同学,一起吃饭聊天。我对家乡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常常给予一些赞扬,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更是多加宣传。可是,我在高兴之余,却又觉得若有所失,甚至还有些许遗憾。每次都带着这些失落和遗憾回到省城,要过好久,心情才能平静下来。

每到下雨天,是我最想家的时候。记得我五岁那年的夏天,下了一场大雨,村外一片。我家的老屋后,有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水爬上岸来,泡塌了我家的屋子后墙。少不更事的我,看不出大人们愁眉不展的样子,只是觉得好玩,光着脚跑来跑去,与小伙伴们疯玩了几天。从此,我喜欢上了雨。一听到雨声,便想起了无忧无虑、天真快乐的童年,家乡的老屋、屋后的小河、屋前的老树和屋后河对岸那一望无际的庄稼,就会从我记忆的深处走来,像一场黑白电影一样,异常清晰,亲切如初,于是幸福就从心底涓涓流出。所以,长期以来隔窗听雨,听雨读书成了我的一种享受。

看来,我对家乡的思念,是对十八岁离家前美好记忆的一种呼唤与回望。每次回家,也是在寻找那些早已尘封的记忆。可惜,记忆中的一些人和事早已不见,物是人非。更惋惜的是物也不是人也非。那一座座承载着世代梦想的老屋、那长满青苔绿荫掩映的老井、那喜欢在月光下歌唱的老石碾、那曾经饱含神秘的柏树林、那男女老少熙熙攘攘的村街、那弯弯曲曲的田间小路,那纯朴、温馨、亲和的乡村文化,不知何时不见了。我家院后的小河早已变成了黑水沟,那曾经装满月光的大水坑早已填平,重重地被压在了楼房瓦舍的下边。人言月是故乡明,原来乡月有圆缺啊!

惟一没有变化的,是母亲住了近半个世纪还一直不愿离开的小屋。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独自蹲在我家那座百年老院里,向人们叙说着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还有小屋里用了几十年破旧的家具和多年不变的陈设,记录着父母及全家曾经的艰苦岁月。

母亲的小屋是爷爷年轻时盖的。屋前有四棵老枣树,也是爷爷亲手栽的。爷爷奶奶过世后,父亲母亲住了进去,父母在这三间土屋里,养育了三儿两女,父母拉扯着我们兄妹五人,过着艰辛而快乐的日子,兄弟姐妹相继成家立业后,父母也老了。父亲去世后,母亲在这小屋和小院里已独居多年。小屋和枣树同岁。枣树一年年地继续长大,小屋却与母亲一起一天天地变老。小屋历经风雨,多有损坏。年份久了,满身补丁,老态龙钟,抬不起头来。

小屋虽然破旧,可母亲就是不离不弃。不让翻新,也不来城里住。是啊,小屋有母亲一生的喜怒哀乐,有她和父亲一生的辛苦历程。母亲的小屋和小院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住处。它有了母亲人生幸福的积淀,它可以带给老人无穷无尽的回忆。对于一位没读过书,只有岁月磨砺的老人来说,回忆也许是她晚年惟一的精神家园。连我这个不足五十的人都成了望月怀想、听雨思乡的人,何况年向八旬的老人呢!

母亲恋乡可以守候,可我是公家的人,暂时还做不到。我只好用另一种办法,来寄托对家乡的思念。那就是写作,主要以诗歌和散文的形式抒发对故乡的情感,唤醒那些曾经美好的记忆。在我近年发表的三百多首诗歌中,三分有一与故乡有关。像《梦回故乡》、《故乡的小路》、《故乡的云》、《解梦》、《敲门声》等,便可豹之一斑。《梦回故乡》里就有这样的句子:迷人的故乡啊/生我养我的地方/每次离家时/总想把你背在身上。其实,我早已把故乡背在了身上。故乡父老的嘱托和期望,时时激励我努力学习和工作。

今秋我又一次回家看母亲,写了《秋归》三首。里边这样说:怀抱他乡满园春/不及故乡半轮秋。能吞他乡满天星/难饮故乡半碗月。可见,对家乡的感情仍然弥久不衰。

有关家乡的散文,也写过不少。像《行吟集》自序、《窝窝情结》、《一张难忘的汇票》、《母亲的小屋》、《一个不敢做的梦》等,可作代表。《行吟集》自序里,主要写了我小时候读书的事。从小喜欢文学,可没处买书,也没钱买书,就从亲戚朋友、乡亲同学那里借,有时为了一本书要在别人家等几个晚上,借书有时比要饭还难。那时天天盼着下雨。雨天不去学校上课,不去田间劳动,可以静心地读书。当时读书主要以小说为主。像《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海岛女民兵》、《大刀记》等等,有不少已经记不起书名。我中学时开始发表诗歌。到县城里投稿,每周必去,来回步行十八里路,要饭也不需跑这么远啊。

《一张难忘的汇票》则写了父母供我上大学时的艰难。大学二年级初夏,没钱换夏装,我给母亲写信要钱,母亲借了半个街,只借到两元钱。因为那时家家不好过,何况已借过多遍。母亲拿着两元钱步行十二里路,到县邮政局给我寄钱,好说歹说才答应给寄。我接到汇票时,记得是哭了。从此再没向家里要钱,利用假期到校办农场干农活,挣钱读书,直到毕业。

直到现在,读书写作依然是我最主要的业余爱好。是我平生最幸福的事情,是我生活之必需,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茶余饭后,睡前醒来,甚至观看热播电视剧插播电视广告期间,便自然不自然地拿起书来。我的习惯是,一边读书一边思考。不知不觉中,便引起了对家乡的思念,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对理论问题的深思,于是就有了写作的冲动。

目前,写作的重点,除了与工作有关的论文和专著外,最多的还是诗歌和散文。写作的对象多是农业和农村,家乡仍是主要内容。我要永远写下去。写家乡的人和事,写家乡过去的幸福和忧伤,写家乡未来的前景和希望,写家乡当今的变化和辉煌,让家乡的明月在我的文字里越来越明亮。稿子写到这里,我搁笔走到凉台上。发现省城冬日的月亮,在遥不可及的地方,散发着雾蒙蒙的光。于是,回到书桌前,又想起了杜甫的那两句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008年12月12日

上一篇:矛盾心曲的吟唱 下一篇:“厄洛丝”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