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认可机构的认可标准及监管要求

时间:2022-06-07 11:00:16

香港认可机构的认可标准及监管要求

[摘要]香港实行存款机构三级制,即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被称为认可机构。所有谋求在香港发展银行业务或存款业务的机构都应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的认可,认可的依据是《银行业条例》以及金管局的《申请成为认可机构的指引》。

[关键词]香港;认可机构;金融监管

香港实行存款机构三级制,即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被称为认可机构。凡谋求在香港发展银行业务或存款业务的机构均应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金管局”)的认可。认可的法律基础是《银行业条例》以及金管局的《申请成为认可机构的指引》。

截至2011年12月,香港已有151家持牌银行(22家为香港注册持牌银行,129家来自香港以外其他国家和地区),20家有限制牌照银行(12家为香港注册,8家来自香港以外的国家和地区)以及26家接受存款公司(全部为香港注册)。在实践中,在香港以外成立的申请人在香港寻求银行牌照的,只以分行的形式进入。当然,在香港以外成立的银行可以向金管局申请成立当地代表处。在香港以外成立的有限制牌照银行可以在香港以分行或子公司的形式存在。但自1977年以来,存款公司必须是在香港注册。《银行业条例》为香港的银行监管提供了法律框架。《银行业条例》的目标是:为规范银行业务和存款业务,以及为认可机构进行监管制定规则,以便为存款者提供一种保护方法,发展一种普遍稳定和有效运行的银行体系等。为贯彻其目标,《银行业条例》对认可机制及标准,以及监管要求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

根据《银行业条例》,金管局负责向3类认可机构发给、暂停及撤销认可资格,在暂停及撤销认可资格等重要决定上征询财政司司长的意见。行政长官会同行政会议是上诉机构,负责聆讯申请金管局所作的决定。《银行业条例》第16(1)部分规定,金管局有通常标准来给予或拒绝一项认可申请。通常,金管局如信纳申请人满足这一章中所有的标准,就不会拒绝给予认可。但是,金管局有一项评价方法来拒绝认可,其标准是:第一,申请人是否连续经营的性质;第二,申请人的经营是否有前景。金管局将考虑申请人的经营记录或者其控股公司的记录,例如,管理层的质量和内控的程序以及在香港的经营;第三,标准是否适用于机构整体。

一、认可的最低标准及相关监管要求将考虑的内容

(1)国内监管者的足够监管。香港以外设立的申请人必须是一家银行,并且该银行被监管者足够程度地监管。考虑到国内监管者的足够监管,金管局认为监管者已经建立,或积极地建立与国际银行监管相关的巴塞尔标准。并且,所有的银行集团和国际银行应被国内的监管机构监管并能执行一个合并的监管。(2)控权人的确定。金管局必须确信他知道认可机构的每个控权人的身份。“控权人”在《银行业条例》中的定义为:第一,直接控权人――认可机构的董事或其子公司的董事;第二,少数股权控权人――单独或合并持有认可机构或其子公司的10%或更多,但不超过50%的投票权的人;第三,多数股权控权人――单独或合并持有认可机构或其子公司的50%以上的投票权的人。(3)董事、控权人和执行官的合适性。金管局必须信纳以上人士或将成为认可机构的董事、控制人或执行官在现在或将来都是这个位子上合适的人。(4)足够的金融资源。金管局必须信纳认可机构现在及将来都保持足够的金融资源。在测评认可机构的财务状况时,金管局主要考虑资本充足率的足够性与香港适用巴塞尔监管原则相一致。在香港成立的认可机构必须保持8%的资本充足率。金管局必须有决断的权力将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要求提升到12%,对有限制牌照银行和存款公司在16%。并且,金管局设置不成文的1%的引发充足率,旨在为资本充足率的减少做警告。(5)足够的流动性。金管局必须信纳认可机构现在且认可之后都将保持足够的流动性。根据《银行业条例》,认可机构在认可时或认可后都将保持不少于25%的最低流动性比率。金管局有权力将认可机构的高质量的流动资产的数量做出测评,并将从资产到期的搭配情况测评任何机构的现金流水平。认可机构应建立流动性管理政策的声明,并设置如流动性目标比率,期限搭配指引和存贷比率等数量目标。声明应包括为流动性危机做或有指引。不满足成文规定的最低的流动性比率,或流动性谨慎管理的其他证据会引起认可机构是否达到认可标准的问题。如无相应的补救措施,认可机构的认可可能被撤回。(6)对较大损失的足够的控制。金管局必须信纳认可机构有足够的控制系统以对付集中型风险。《银行业条例》第15部分设置了敞口限制以及对认可机构的风险集中度的规定,金管局必须信纳这部分的限制不会被超越。金管局希望在香港成立的认可机构应针对大额敞口及风险集中度,制定相应的内部政策。(7)保持足够规定的要求。金管局必须信纳认可机构现在及认可之后将继续保证,其金融资产有充足的拨备,能应付可产生的债务或损失。为检测认可机构的有关规定的足够性,金管局通过现场检测和非现场分析,对认可机构的资产结构的性质和数量,风险集中度,信用评级系统,识别坏账的政策和程序,审查规定的频率,采取和评价担保措施的政策及习惯等进行考察。(8)保持会计系统的足够性以及足够的控制系统。金管局必须信纳认可机构现在及将来持续保持足够的会计系统和足够的控制系统。评估认可机构的系统和记录是否足够,金管局要考虑其业务操作的规模、性质和复杂性,认可机构的结构和组织,以及其业务的地理分布。(9)进行充分信息披露的要求。对于在香港成立的认可机构,金管局必须信纳其现在和认可之后将在其年度审计报告中,披露利润和损失账户以及其他部分。除了年度审计报告以外,认可机构需要中期财务报告。对于香港以外成立的认可机构,金管局也希望其做足够的财务披露。(10)运作业务的整体性、谨慎性和竞争性。金管局必须信纳认可机构的业务在现在和认可之后,具备整体性、谨慎性以及合适程度的专业竞争性,并对存款者或潜在的存款者的利益不会造成损害。金管局将考虑以下内容:认可机构的基本策略和目标与其计划的能力相一致;应对外来事件或突发事件的能力;机构的一般竞争性,如是否拒绝内部和外部欺诈以及避免操作错误;机构的一般声誉以及在金融业的口碑;机构的人员和管理的质量,包括录用以及培训安排;以及机构的计算机系统的质量。(11)账面规模及其他标准。金管局在认可之时,须信纳以下标准:第一,申请机构,不论是在香港或在香港以外成立的,客户的存款总额不少于3亿港元,总资产不少于40亿港元;第二,对于在香港以外成立的机构,金管局必须信纳,对于在香港成立的银行,有可接受程度的互惠;或是该机构成立的地方,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或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领域的某部分。第三,对于香港成立的机构,该机构已不少于3年是一家存款公司或有限制牌照银行;如认可机构是一家在香港以外成立的银行的子公司,或是这家银行的控股公司的子公司,这家银行在认可时已经营银行业务不少于3年。

根据《银行业条例》,如以上认可标准不再适用,或认可机构破产或进入清理程序,或认可机构将有不履行的能力,或认可机构没有向金管局提供实质性的信息,或向金管局提供的信息实质性错误,误导或不正确等事项发生,金管局可撤回对认可机构的认可。金管局在同财政司司长商议之后将书面撤回对认可机构的认可。

注:[1]香港金融管理局于1993年4月1日成立,由外汇基金管理局和银行监理处合并而来。

[2]《银行业条例》定义了什么是“银行业务”,从而将持牌银行的银行业务与有限制牌照银行和存款公司的经营活动区分开来。《银行业条例》的“银行业务”的定义是:(1)向公众吸纳资金并存放于现金、存款、储蓄或者其他立即支付账户,或者3个月以内,或者3个月以内电讯或者提示要求支付的账户;(2)为客户支付或收取其开具或者支取的支票。而对于什么是存款业务,基本上视个案而论。其中,“存款”是指一笔贷进的资金,有利息、无利息或者负利;并以货币形式或等同于货币的形式,以一定利息偿还或者以一定回扣偿还;但不包括公司债券,证券注册,资产或服务的提供等。“业务”一词通常指系统和重复活动的性质。《银行业条例》指出,如果某人在30天内至少5次吸收存款,如果没有相反证据,应被视做吸收存款业务。

上一篇:空运贸易术语“误用”问题解析 下一篇:实证经济学方法论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