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钱币收藏家

时间:2022-09-04 02:51:19

香港钱币收藏家

香港已故著名钱币收藏家张璜先生,早年在上海主集银币铜元。1944年已参加上海中国泉币学社活动,在第147次、148次及153次例会上,先后出示宣统大清己酉五文、民十六年陵墓面背各半银样币、广东番版三钱六分、银圆二钱、大清壹圆背文样版等。五十年代初,在香港曾参与鉴定一枚银币大珍“奉天库平一两”。据现任香港钱币研究会副会长郑宝鸿先生忆述:当年张氏与同好经常到银楼选购珍稀银币,收获不少。

当时银币售价:龙银三元,戴帽黎元洪七元,三鸟帆船币六元,湖南省宪、湖北一两、仁寿同登等均售一百元。张氏为早期香港钱币研究会的骨干(该会创办于1964年),曾任会长多年,1976年改任名誉会长。据马德和先生说:1982年新疆铜元大量流入香港,此时张璜与他“老少二人结伴四出搜购,一同细分版式,因而成为忘年之交”。笔者查询张氏生平资料时,承郑宝鸿君告知,张璜先生于1984年10月去世。

毛景安先生(1902―1988)是香港著名纸币收藏家,毛氏生于上海,1925年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毕业,先后在广西、上海任职建筑设计师,后迁居香港。毛氏博雅好古,喜爱文物收藏,更致力于中国历代纸币之搜集及研究,著述甚丰。专著有《中国纸币之历史》第一卷集和第二卷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纸币的历史》。钱币论文包括《宋元明清四朝纸币史略》、《中国的农业银行过程》、《中国农民银行史略》等,发表在香港钱币研究会会刊第一至三期上。毛氏继张璜之后接任钱币会会长八年,永远名誉会长三年,曾担任香港市政局博物馆顾问多年。毛氏一生悠悠以求,潜心研究中国纸币历史,并奖掖后学,热心推广集藏中国纸币活动作出了不少贡献。

另一位香港著名纸币收藏家陈达先生(1918―1998),字德荪,福建闽侯人,生于香港,1942年上海沪江大学毕业,1949年来港,在德国拜耳(中国)有限公司工作34年至退休。陈君对中国历史文物素有偏好,工余赏玩陶瓷玉器,收集钱币钞票,尤其对纸币作细心研究。在香港钱币研究会会刊上,以“钞海拾贝”为题,每期一篇连续发表十余篇文章,介绍各种纸币发行的历史,趣谈搜集纸币之心得,文字精炼,内容丰富,甚具可读性。陈君担任该钱币会副会长十余年,热心推广纸币集藏活动,成绩卓著。陈君与笔者曾有两次见面倾谈,其待人诚恳,谦谦君子之风,留下深刻印象。对他不幸去世,钱币界同仁深感婉惜。

从事教学工作的潜龙古泉舍主人黄万里先生,是一位爱集古币,又专心研究中国货币历史的学者,1953年已有《中国货币史》专著出版,1973年再有《货币史论集》刊行。前者大约写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他目睹民国时期币制之紊乱,民不聊生之惨况,黄氏感慨万千,曾写下不少诗文。下面笔者轻声吟诵他的一首诗作:“乱世文章不值钱,金圆法币瞬如烟。贪看兴废书陈史,料峭春寒又一年”。

上一篇:清末中国通商银行曾作废23万张钞票 下一篇:南宋“福宁、坤宁、慈宁”万寿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