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时间:2022-06-07 08:02:26

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042-01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在教学实践及听课活动中发现,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何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合作呢?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必须组建合理有效的学习小组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最好4―6人为一组。在组建学习小组的时候要注意科学分组,合理分工。应该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进行分组。同时要选一些学习习惯好、学习成绩优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当组长,组员要有明确分工,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与优势,保证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实施。

二、必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

小组合作学习关键就是交流技能的培养。因此要培养学生“五会”:①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对别人的发言给予公证的评价;②学会质疑,听不懂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③乐于积极发言,表明自己的意见,修正他人的观点;④善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的想法;⑤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根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发言。

三、要有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学习,可以使我们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①在学生个人探索有困难时,及时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是有限的,所以当他们在学习新知识,需要新能力时,往往会遇到困难。这时通过小组同学合作讨论,说出各自的看法,发挥互补作用,达到共识的效果,使学生都能顺利学习新知识。②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进行合作学习。在教材中许多知识需要学生动手操作,通过操作来发现、探究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例如:在教学《陋室铭》时,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这时就要组织合作学习,明确分工,集思广益,挖掘集体潜能。③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开展合作学习。在学生不易理解时,组织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在加上老师点拨,会使学生的思路茅塞顿开。④在课堂练习出现普遍性错误时,进行合作学习。课堂上,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正常现象,只要善于抓住学生普遍性的错误,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说明自己观点,互相启发补充修正,就能使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中。⑤解答“开放性”问题时合作学习。“开放性”问题其解题策略不唯一,答案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须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论。例如:《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自嘲是闲人,你认为他是“闲人”吗?为什么?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全面认识这里的“闲”是指不追逐名利、超脱而有情趣的意思,即内心郁闷、自嘲自解的心态;从另一角度讲也指闲情逸致的心态。通过多角度的思考,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良好习惯。

四、精心设计、有效讨论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要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要了解学生特点、深入研究教材,对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正确的判断。要对合作内容、自主学习、环境氛围、交流反馈、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特别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时,要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讨论,为了避免讨论成为优生的个人表演,可以丰富讨论的形式。如:讨论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下来,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也可以每人独立思考,由一位成员陈述自己意见,大家再发表见解,更可以互相提问,再共同讨论。这样的讨论使小组合作学习更具实效性,充分发挥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万能的钥匙,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探索有效合作学习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不断发展。

上一篇:浅析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中的有效运用 下一篇:浅谈初中阶段的函数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