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污染减排管理中的措施

时间:2022-06-07 06:16:52

浅谈污染减排管理中的措施

【摘 要】 随着辽宁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省面临的环境压力持续加大,污染减排的任务也越来越重。虽然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陆续出台,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在实际的操作中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但。通过对污染减排现状及面临的困难的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建立环境政策的市场导向机制、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 “三同时” 制度、加大污染减排执法监管的力度等实现污染减排的优化措施,使污染减排不只是纸上谈兵,要扎扎实实的将工作能够落到实处。

【关键词】 污染减排 优化措施 减排力度

污染减排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辽宁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改善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严重的阻碍了我省经济建设和社会文明建设的步伐。所以,我们要重视污染减排,完善的相关的体系建设。加强污染减排刻不容缓,实现国家提出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1 我省污染减排所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针对环境污染问题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与法规,在污染减排方面也取得了喜人的成果。同时我们也应该客观的认识到在污染减排方面我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2011年全省SO2排放量134万t,比2010年增长1.8%;CO2排放量72万t,增长1.2%。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政策,优化结构、无疑使污染减排工作面临新的挑战。

2 污染减排的意义

污染减排是近些年国际上使用较为普遍的环境管理措施,通过限制和消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达到改善流域和环境质量的目的。在当前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要控制环境中污染物的增长唯一的途径就是污染减排,才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才能做到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

3 污染减排现存问题

3.1 认识尚未完全到位

由于当前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不健全,在考核方面经济的增长招商引资仍然是主要的参考对象,一味的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GDP被示视为考核的硬件条件,而对于污染减排的效果只作为参考的软性指标,特别是一些基层县市还不够重视,没有制订污染减排方案,责任不明确,措施不具体。

3.2 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

除淘汰我省小火电工作按计划进行,淘汰落后钢铁、有色、水泥产能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外,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起步晚,进展迟缓,淘汰不彻底,一旦市场行情好转,落后产能又死灰复燃。

3.3 价格机制不健全

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资源性产品的前期开发成本、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没有在价格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

3.4 监管不到位

覆盖各市、区的污染减排监察体系建立尚未完善,污染减排执法主体不明确,污染减排监察队伍建设滞后,污染减排有关政策法规不完善,政策法规实施没有监督保障。现有环境违法行为成本低,环保部门监管地位不明确。

3.5 基础工作薄弱

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统计制度不完善,有些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差,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度不够,缺乏统计经费,无法满足节能减排工作的需要。

4 污染减排优化措施

4.1 建立环境政策的市场导向机制

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是工业的生产。现今的环境政策,尽管其目标是保护环境,但基本是以指令性末端控制为主要手段。这样企业的环境保护目标只是实现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将污染物从一种类型变为另一种类型。而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产生了更多其他类型的污染物。

4.2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遏制高能耗

高污染产业的过快增长,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要按照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合理规划产业布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产业升级减少环境污染,以集约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源头缓解环境压力。

4.3 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

“三同时”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控制新的污染源的产生。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一是要严格环境准入制度,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境评审和审批的前置条件,新上建设项目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二是加强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三是加强“三同时”管理,严把项目验收关。

4.4 加大污染减排执法监管的力度

对违法排污企业要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对群众强烈反映的污染问题进行挂牌督办,切实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畅通污染减排违法行为的举报渠道,发挥民众监督力量。实行污染减排执法问责制,对行政不作为、徇私枉法等行为,追究有关负责人和主管部门的责任。

4.5 坚持社会联动,从机制上确保减排实效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事业,要呼吁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到保护环境的队伍当中来。要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调动一切积极的因素,做好污染减排工作。一是要广泛开展污染减排宣传教育。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宣传污染减排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全民污染减排的自觉性。二是加强部门合作。环保部门推动污染减排的发展责无旁贷,其他有关部门是环境保护事业的共同建设者,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污染减排工作。三是强化社会监督。要及时公开企业排污信息,维护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4.6 建立和完善污染减排三大体系

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减排指标体系。改进统计方法,完善统计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反映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和变化趋势。二是建立和完善准确的减排监测体系。加大监测体系投入,提升环保部门监督性监测和自动在线监测数据传输能力,确保各项数据的真实、准确。三是建立和完善严格的减排考核体系。建立的一套严格的、操作性强和符合实际的污染减排成效考核和责任追究体系。

参考文献:

[1]赵华林.挑战中的机遇――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历史使命、内涵与方略[J].环境保护,2008,(9):29-32.

[2]罗宏.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16.

[3]吴荻,武春友.建国以来中国环境政策的演进分析[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4):48-52.

上一篇:热工计量自动检定技术的发展方向 下一篇:IP承载网的高效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