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诊断小儿纵膈及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分析

时间:2022-06-07 03:21:24

CT诊断小儿纵膈及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的影像表现特征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CT诊断小儿纵膈及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的CT影像表现特征。方法 选取在本院进行CT诊断的22例小儿纵膈及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患儿, 对其CT影像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其中这些患儿中16例进行了增强型扫描。结果 经过CT诊断, 22例患儿中14例为腹膜后出现肿块, 8例为后纵膈出现肿块;患者的肿块类型为:16例为卵圆形、6例为三角形。所有患者的病灶边缘均比较清晰。结论 采用CT对小儿纵膈及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进行诊断, 可以清晰的对患者的肿块位置、形状等进行显示, 因此CT在小儿腹膜后及纵膈神经节细胞瘤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CT诊断;小儿纵膈;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

神经节细胞瘤是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一种比较少见的良性肿瘤, 这种肿瘤在身体任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 一般情况下会出现在脊柱附近的交感神经丛中, 最多见于患者腹部特别是后腹膜部位, 其次发生在后纵膈部位[1]。虽然这种病的发病群体以儿童居多, 但是, 却很少有关于儿童神经节细胞瘤的相关影像学报道[2]。下面本文就以河南省舞钢市舞阳钢铁公司职工医院进行CT诊断的22例小儿纵膈及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患儿为例, 对其CT影像表现特征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2例2010至2013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腹膜后及后纵膈神经节细胞瘤患儿, 其中有14例男性, 8例女性。这些患儿的年龄在7月-13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5.3±1.4)岁。所选的22例患儿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 其中有13例患儿是在其腹部B超和常规内科疾病胸片中偶然发现, 有5例患儿发现于腹部B超检查时, 4例患者发现于精神疲软且高血压行B超检查时。

1. 2 CT检查 对所选的22例患儿进行CT平扫, 并对其中的16例患儿进行增强性CT扫描。在14例属于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患儿中, 6例患儿在检查前的一个小时服用对比剂, 其它8例患儿没有服用对比剂。通过GE synergy扫描仪进行CT扫描。同时在扫描的过程中, 患儿呼吸不均匀。对这些患儿进行螺旋式扫描[3]。通过碘帕醇进行增强扫描, 并在周围静脉置管。动态扫描的具体方法是:层间距和层厚度为5毫米, 扫描的间隔与时间均为2秒。每进行4~5层的扫描视为一组, 一共进行4组的重复性扫描[4]。

1. 3 CT图像分析 将所有患儿的CT资料都要由两名经验比较丰富的小儿放射科医师对其进行仔细分析。

2 结果

22例患儿的神经节细胞瘤发生部位:有8例患儿位于后纵膈, 其中有6例患儿病灶发生在右侧, 2例位于左侧;有14例患儿的肿瘤位于腹部, 其中有5例患儿病灶位于肾上腺区, 有9例患儿病灶位于肾上腺外腹膜后。有1例患儿的后腹膜神经节细胞瘤中存在一条纤维对其分隔。还有3例患儿的肾上腺区神经节细胞瘤中, 有1例为右侧, 有2例出现在左侧, 这3例患儿的病侧肾脏都呈现程度不同的下移。还有3例患儿的肿块部分与其肾静脉相包绕。还有7例属于肾上腺外后腹膜细胞瘤患儿中, 有3例患儿的肿块在肾与脊柱之间, 有3例患儿的肿块在神经外侧, 有1例患儿的肿块出现在肾下的腹主动脉处。

22例患儿中, 有10例患儿在手术之前诊断为神经源性肿瘤, 有5例患儿属于肾上腺占位肿瘤, 有3例患儿属于囊性肿块肿瘤, 有4名患儿的病灶诊断为良性肿瘤。

注:图1:左侧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 经过CT平扫结果为低密度巨大占位性肿瘤, 形态为卵圆形, 密度均匀。

图2:右侧纵膈后神经节细胞瘤, 经过CT平扫结果为稍低密度卵圆形占位肿瘤。

图3:左侧肾上腺神经节细胞瘤, 三角形, 对肿块增强扫描, 中度强化。

图4:右侧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 经过CT平扫结果为肿块中有一条分隔影。

图5:和图一属于一种类型, 对其进行CT增强扫描。

3 讨论

在小儿良性肿瘤中, 神经节细胞瘤比较少见, 而且大多数肿瘤都起始于患儿交感链的各个神经节中, 最常见的位于纵膈后与腹膜后。对患儿进行CT检查, 一方面可以发现其体内肿瘤的存在, 另一方面, 对诊断、鉴别与治疗这种病方面也有非常重要的价值[5]。其中, 本病CT的主要特征为:大多数肿块都为卵圆形, 肿块轮廓比较清晰, 低密度, 分布均匀, 多数增强扫描的表现是强化轻度均匀。熟悉与了解小儿腹膜及纵膈后神经节细胞瘤的CT影像特征并对这种特征性表现保持高度警惕, 有利于提高该病手术前的CT诊断精准率。

参考文献

[1]M oore PJ, B iggs PJ. C om pound ad renal m edul lary tum or. South M ed J,2012, 88(4): 475-478.

[2]Danem an A. Adrenal n eop lasm s in chi ldren. S em in Roentgeno,2008, 23( 3 ) : 205-215.

[3]吴晓宁, 张伟国, 王武军, 等, 脑内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影像学表现及文献复习,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0, 26(10):842-843.

[4]Rad in R, David CL, Go ldfarbH, et a.l Adren al and extra- adren alretrop eritoneal ganglioneu rom a: im aging find ings in 13 adults. Radio logy, 2011, 202 ( 3) : 703 - 707.

[5]Enz inger FM, W eiss SW. Soft t issue tum ors .Mosby- year Book, 2009. 929- 964.

上一篇:SPECT骨显像在运动员足舟骨应力性骨折中的应用 下一篇:闭合复位微创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