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效率型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研究

时间:2022-06-07 01:51:31

企业效率型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研究

【摘要】 会计政策是指对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告时所采用的原则、方法、程序的总称。企业效率型会计政策选择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 企业 效率 会计政策

Abstract :Accounting policy refers to the principles, methods and procedure which are compiled in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and accounting reports. Th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which is the enterprise efficiency is benefits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realizing the maximization of the enterprise value.

1.会计政策选择概述

与会计政策相似,会计政策选择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管理层在会计核算时选择具体原则以及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一种企业内部行为。它是执行层面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是由个别企业主体做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广义的会计政策选择除包括其狭义的内涵外,还指企业管理层通过游说等方式干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使会计政策的制定朝其预期的方向发展。它是制定层面的会计政策选择。

2.效率型会计政策选择行为表现

效率型会计政策选择行为表现在,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不仅能够真实、准确、

恰当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而且能够通过合理的避税、延缓税款缴纳等方法使企业从中获得益处。

2.1固定资产折旧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由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用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费用的计算,也影响到企业的收入和纳税。因此,固定资产折旧政策的选择成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

2.1.1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

平均年限法的各会计期间折旧额相等,从而使得企业的收益较平稳;加速折旧法下,企业前期多提折旧,后期少提折旧,会产生一个延期纳税的作用。

2.1.2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

(1)企业行业特点。是否要求较快的资金的回收。如果要求较快的资金回收,企业应选择较短的折旧期限或加速折旧法。

(2)折旧物的特点。如果折旧物是无形损耗大、技术进步大的机器设备,企业也应选择较短的折旧期限或加速折旧法。

(3)纳税的影响。折旧额的大小直接影响当期利润,进而影响到企业应纳所得税。

2.2存货计价方法会计政策选择分析

存货计价的方法决定了有多少存货成本是计入本期成本费用,其余有多少存货成本是计入期末存货资产,这种决定又直接影响了期末企业的利润和资产,最终进一步影响到期末企业的税负。

2.2.1各种存货计价方法比较

个别计价法是按其购入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发出存货的成本、期末结转存货的成本比较真实、准确。但是,这种方法工作量大,存货的保管和记录相当麻烦;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当企业收发业务较多、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加权平均法分为一次加权平均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一次加权平均法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不利于存货成本的日常管理与控制。移动加权平均法,只适用于永续盘存制,其优点在于存货发出时,可以随时转账,便于日常管理,但是由于每次收入存货都要重新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位成本,计算工作量大。

2.2.2不同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影响

(1)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会直接影响期末存货价值的确定和销售成本的计算,进而对企业的利润、税收负担、现金流量、财务比率等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会导致较高的期末存货、销售毛利、所得税和净收益额;不论物价如何变动,采用平均法核算的结果,总是较平稳。但是,上述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的一般财务影响又会因企业自身的特点及其所处的不同时期而产生差异,应区别不同的情况进行选择。

(2)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经营管理和业绩评价的影响

由于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会影响企业的税收和收益,并因此而影响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影响以净收益为基础的各种奖励和报酬。因此,从内部管理及业绩评价的角度出发,企业的管理者会更加注重存货会计政策的选择。此外,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经营业绩的比较时,存货计价方法的不同也将影响业绩评价的正确性。

3效率型会计政策选择策略

3.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程序

随着我国企业会计改革的深入,具体会计准则的建立健全和实施,会计政策选择成为企业会计的主要工作之一。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作为一常规工作,必须是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地开展选择工作。

3.1.1会计事项的分析。公司会计人员应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确立会计事项。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经营过程或生产工艺过程,会计核算对象不完全相同。

3.1.2对照会计准则、制度找出各个会计事项所有可选择的会计政策。特别是会计规范中没有规定的会计事项要更加慎重。要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设计出各个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供比较选择。

3.1.3会计政策的比较。对各种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对照选择会计政策的原则,从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特别是不同政策反映经济真实的程度,对会计信息的影响,对各方面利益的影响等进行综合比较。

3.1.4会计政策的确定。通过比较,综合评价,初步选定会计政策,经总经理、董事长批准重大会计政策,特别是对企业利润有重大影响的会计政策,应由董事会或股东大会通过。

各项会计政策确定之后,连同其他会计处理规定结合在一起形成企业自身的会计制度。当某一会计政策因环境条件发生变化,需要变更时,应当经过同样的论证、比较、确立的过程。同时,企业要充分关注会计政策的贯彻和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使会计政策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2会计政策选择应遵循的原则

3.2.1合法性与适用性相结合。

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必须以《会计法》及《企业会计制度》作为基本依据。在合法性的前提下,企业可以自由地进行会计政策的取舍,充分选取体现企业自身经营特点和固有规律的会计政策,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确保会计政策得到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

3.2.2一贯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得随意变更。当然,在理解和执行一贯性原则时,不能机械地理解不能变更会计政策。如果经营环境和经济事项发生变化,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企业就不宜以该会计政策处理相关的经济业务事项,而应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重新选择最能恰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保持稳定和适时调整的关系。

3.2.3合理性原则

合理性的会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在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下,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这种选择应能使会计活动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正确传递会计信息。如一些成长性较快的企业在确定会计政策时,可能选择那些导致收益减少的会计方法,通过较低收益的计算消除社会对其过高的期望值,缓解企业的财务压力。同时,较低的收益也可抑制职工过分增长工资的愿望,降低人工耗费。当然,一个社会知名度差的企业,如果想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则完全可能采取与上述相反的做法。合理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判断时有一定的难度,它要求会计主体具有独立的职业立场。

参考文献:

[1] 毕秀玲,《论会计政策选择的基础》,《四川会计》,2000.

[2] 绍毅平,《试论会计政策及选择》,《上海会计》,2001年.

[3] 杨成文,《论会计政策选择目标标》,《会计研究》,2005.

(作者单位:牟宗美;张春丽黑龙江省建三江七星宾馆刘作江 黑龙江省建三江七星工业总厂)

上一篇:会计管理措施探析 下一篇:浅谈会计寻租利弊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