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灸法治疗哮喘的临床探讨

时间:2022-06-07 01:43:54

伏灸法治疗哮喘的临床探讨

【关键词】 伏灸;哮喘

伏灸是指在三伏天施以灸法治疗疾病的方法。该法用于哮喘主要选择背俞穴,督脉的穴位,经外奇穴以及与症状相关的穴位,如肺俞、肾俞、脾俞、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夹脊、涌泉、丰隆等。灸法有隔物灸、瘢痕灸、麦粒灸、实按灸等。三伏天为长夏脾主之季,伏灸的作用一则是春夏养阳。于阳气当长之时助其一臂之力以补久病之虚,且固阴长之根为秋冬所用,防秋冬阴气不足、收藏无制而气逆妄动致发病;二则培养脾气。脾为中土之官,其气转枢交通上下,使周身气机得以升降往复,脾气足则此职得司。且脾土为金之母,夏养长而秋有所收,脾气有所养则肺气有所益。此外灸肾俞、督脉穴皆为培补元阳之举。

哮喘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病久则气虚体弱,每遇寒而发,以秋冬为甚[1~3], 是东北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夏季大自然中阳气上升,人体亦具有汗腺开放、血脉通畅、皮肤滋润的特点,因而认为夏季是经皮肤用药的最佳时间。我科开展冬病夏治工作以来,治疗1 000余例咳喘

患者,现对有病历记载的489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9例,其中男274例,女215例;年龄4~86岁,以壮年居多;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0余年。中医所谓的咳喘病,包括了整个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或合并肺气肿、肺心病,慢性支气管喘息,支气管扩张,哮喘等病,其病因病机是十分复杂的,久治难愈。本组治疗中,我们针对主要症状的改变,对具体病种未做详细筛选。本组病例皆观察1年以上。

1.2 治疗方法

1.2.1 药物组成 白芥子30%、麻黄15%、生姜30%、细辛15%、半夏10%,研为细面临用时以鲜姜调成糊状。取穴:第1组:双侧大杼、肺俞,厥阴穴、天突。第两组:双侧风门、心俞、督俞、膻中。

1.2.2 操作方法 将药糊3 g,摊于3 cm×3 cm大小的腊纸上,用胶布固定在穴位上即可,6~8 h取下。初伏取第1组穴位;二伏取第两组穴位,三伏仍取第1组穴位;每伏贴1次,共贴3次完成。

1.3 疗效判断标准 ①咳嗽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②咯痰量减少,或痰质变稀、易咯出;③呼吸较前顺畅,胸闷减轻,活动后气喘较前好转;④原夜间不能平卧的患者,可平卧4 h以上;⑤感冒程度减轻,次数减少或恢复快;⑥肺部听诊音、哮鸣音明显减少。显效:以上6条标准中,症状改善达到3项或3项以上者。有效:达到3项以下者。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2 结果

显效232例(47.4%),有效230例(47.0%),无效27例(5.6%),有效率为94.4%。

2.1 年龄与治疗效果的关系 见表1。经统计学处理,χ2=30.05,P<0.05,青少年治愈率高,故认为年龄与疗效率有关。

2.2 病程与疗效的关系 见表2。经统计学处理,χ2=12.78,P<0.05,说明病程与疗效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而与患者本身身体素质个体差异有关。

2.3 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 见表3。治疗后,平均有85.86%的患者症状得到改善,其中未除去其他疾病因素。

3 讨论

本组观察未设对照组,未能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只是在症状改善、病程、年龄方面进行临床分析。对这类久治难愈的病例能说明该治法有疗效。观察中发现6例用药后皮肤变红,肿且痒,认为是药物过敏现象。又发现4例患者治疗前曾数日不得平卧,于接受治疗当日即可平卧安睡。但2~3 d后又复发,再如法治疗又见效。这种表现让人深思,是否该方法不能生成一种内源性镇痛物质(内啡素)或称内源性鸦片样物质,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是,本疗法不仅改善了疾病的症状,有85.86%的患者治疗前易受外感,接受治疗后改善了这种状况,说明该法具有温肺助阳的功能,改善了肺卫脏气的状况,增强了身体的免疫能力。

伏灸治疗哮喘应遵从“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而治病求本,必以补正气为要。其病机为伏痰遇感而动,痰气相互搏击于肺脏,责之肺脾肾。三脏脏气虚弱而水壅成痰,遇感而动。辨证总属邪实正虚,而邪实为标,正虚为本。发病原因可因素有伏痰又经外邪、情志、劳倦等诱发;或久病咳嗽迁延,当以培补阳气,固护正气,充实肺脾肾三脏之气为主,达到除“伏痰”以祛邪的目的。针灸作为中医学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在运用中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必然要遵循“天人相应”的道理,顺应四时特性而变通应用。因此就应根据气血阴阳、脏腑五行、经气流注等不同,结合四时顺逆辨证而治,绝无拘泥刻板的法则。

参考文献

1 王艳萍.浅谈如何提高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治疗咳喘病的疗效.中医外治杂志,2002,11(1):35.

2 李宏运,王周伍.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机理探微.国医论坛,2006,21(4):17.

3 王惟恒.“冬病夏治”法适用于哪些疾病?中医杂志,2005,46(4):313.

上一篇:中西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胆囊炎57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活血化瘀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