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环境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时间:2022-06-07 07:58:12

浅谈英语环境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家适时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具有经济价值。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充分利用中原地区的英语人力资源,有助于提高中原地区经济的外向度以及持续、快速发展。

关键词:英语环境 中原经济区 建设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在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进程中,国家适时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原地区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转化,创建交流合作与互利共赢的经济投资平台。

语言经济学不仅研究语言自身产生、发展、演化和变迁的规律和路径,而且考察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以及语言和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经济学教授,即“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马尔沙克。他认为,语言除了作为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工具和媒介外,还具有经济学属性,语言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①人们可以借助语言获得工作机会,进而直接取得经济效益。同时,人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习得多种知识和技能,也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如果我们遵循经济规律和语言经济规律,客观科学地认识英语的巨大经济价值,充分利用中原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就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同时,也有利于塑造中原地区城市品牌形象,提高中原地区经济的外向度以及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中原地区使用英语环境的现状

由于中原地区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及传统的人文历史观,作为外来语的英语并没有较多的使用空间,英语环境的建设和使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城乡学生课堂上英语教学资源使用存在差异

在中原地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主要是传统课程资源,如教科书、习题册等;农村的英语课堂上使用的媒体教学资源主要是录音带或MP3,外加一个扩音器。学生学习英语使用的最传统的“跟读模式”。城市的英语课堂则主要使用电脑、投影仪、教学光盘、教学课件、语音室等媒体教学资源。相对于农村学校来讲,在技术上是进步不少,但是大部分媒体教学资源的使用权集中在授课教师手上,基本上由教师主导学生进行各个环节的学习和练习,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鉴于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及对所学知识的消化能力不同,这样的课堂教学并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很多学习资源在课堂上几乎没有使用。

(二)第二课堂中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利用不充分

中原地区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和其他学习资源在课堂外的使用状况不容乐观。现代媒体教学资源,如无线电广播、电视、互联网等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英语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涵盖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各项实践应用技能,但大部分学生只热衷于英语电影、英语文学作品、英文歌曲等趣味学习资源的欣赏上,更多的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和音乐节奏上。而现代媒体提供的其他教学、学习资源,例如英文聊天室、英语美文赏析及录音、中英文化差异、跨文化知识等多种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的资源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利用。

(三)学生对于多种资源的学习意识和主动性培养不到位

由于中原地区人口众多,学生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较大,进而导致传统的学校英语教育更多趋向应试教育。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还停留在对教材的学习和对习题的练习这一初级阶段,学习目标集中体现在通过课程考试及获得相应的外语等级或资格证书等外部层面上。因此,学生主动学习英语的意识不强烈,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能得到充分发挥,造成多种学习资源闲置或浪费。

(四)教师在英语课程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不完全

中原地区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导致英语教师无法从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中走出来,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缺乏创新精神,不能开展研究性教学。虽然在课堂上,大多数教师都能用双语或全英组织教学,安排学生进行跟读、分析文章结构及主题、分组讨论、个体发言等互动环节提高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但由于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英语表达缺乏自信,或者在表达过程中多次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帮助,进而失去了学习兴趣。在课外,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为学生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虽然学生通过这些环节的练习,巩固了所学知识,但大部分学生却没有相应的环境实现课本的理论知识向实际的交际能力的转化。

三、创建良好英语环境的举措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重要战略任务的落实,中原地区建设成熟、多元化的英语环境迫在眉睫。语言作为人类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具有价值、效用、费用和收益等经济特性。②因此,以语言经济学为指导,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满足经济及市场需求为目标,建设中原经济区多元化的英语环境,既能保障英语资源的充分利用,又能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

第一,从宏观与微观,即社会和学校方面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的宏观经济价值是指“语言在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实际使用地位、频率、语言变化、人们对语言的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语言政策”。③因此,作为宏观层面的社会在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方面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社会可以多向学生提供一些接触英语的机会,输入大量的英语语音信息。比如转播英文广播、英文电视节目、开放社区英文图书馆、举办地域性外联活动等,积极营造英语氛围。政府也可以设立专门的培训中心,使有就业需求的学习者通过专业学习获得各类英语职业资格证书。微观方面,主要从学校的培养角度出发。首先学校作为连接社会与学生的桥梁,尤其是高校,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学校这一学习场所成为外语教学的市场主体。结合中原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实际需要和学生发展志愿,设置不同层次英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完善英语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形成特有的英语人才培养品牌,最终使创建英语环境的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如学制、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教师培训、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微观方面与英语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创建良好英语环境的政策评价与规划等宏观方面实现英语环境资本效益的最大化。

第二,从投资费用和投资效益方面实现英语环境效益的最大化。语言经济学认为学习外语是一种经济投入。人们之所以学习外语,一部分原因是考虑到学习外语的成本及预期收益和效用之间的比率。英语的经济使用价值使学习者在我国出台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这一战略性目标的驱使下看到了英语带给他们的机遇和挑战。学习者应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学校资源,提高英语听说、写作、翻译等应用技能。同时,通过了解英语国家概况、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提高个人修养和情操,培养有效得体的交际能力。学习者在承担支出投资费用并学得用英语思维、推理、判断和分析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之后,就会向着预期的投资效益迈进。学习者具备了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有效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就业市场上就会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他们更容易受到跨国企业或外资企业的青睐,较一般人才有更多的出国深造、学习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发展对外交流文化等机遇。

第三,从经济原则和省力原则实现英语环境资源的最优化。语言经济学认为语言中的经济原则是在完成语言交际功能的前提下,人们对语言活动中力量的消耗做出的合乎经济要求的安排。语言的经济原则要求我们在创建英语环境资源成本有限的情况下,越快越多地培养英语人才,使语言投资实现最优化,进而实现自身和社会的经济价值。作为承担培养英语人才的主体,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程设置。教师应依据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大胆地对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取舍,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同时,多增加一些应用型、实用型教学任务的安排,着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际应用技能。

四、结语

语言经济学理论对实现“创建英语环境,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这一战略目标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语言的经济价值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创建良好的英语环境,不仅能实现语言自身的经济价值和功能,而且还能更好地促进中原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我们应该以语言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社会和学校等外在层面扩散开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和学生为中心,积极开设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专门课程,更好地培养英语专业高级人才,实现其自身和社会经济价值,从而推动中原经济区经济和谐发展。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改项目《中介语理论在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证研究》(湘教通(2012)401号文件)阶段性研究成果;南阳理工学院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NIT2012JY-22

注释

① Marschak,J.Economics of Language[M].California B-ehavioral Science,1965.

② 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J].外国语,1999(4):43-48.

③ Coulmas,F.Language and Economy[M].Oxford,1992.

参考文献

[1] Coulmas,F.Language and Economy[M].Oxford,1992.

[2] Marschak,J.Economics of Language[M].California B-ehavioral Science,1965(2):135-140.

[3] 许其潮.语言经济学: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J].外国语,1999(4):43-48.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上一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分析小学数学新课改热点问题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