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鹏海主要学术成果目录

时间:2022-06-07 06:29:45

戴鹏海主要学术成果目录

一、报刊文章

试论《幸福河大合唱》(《音乐研究》1960第3期)

对轻音乐问题讨论的建议(《文汇报》1961年5月27日)

记录整理者的话――从贺绿汀《关于群众歌曲创作问题》一文谈起 (《人民音乐》1981年第2期)

黄自年谱 (《音乐艺术》1981年第2期)

周小燕教授谈《艺术家的生涯》及其他

(《歌剧艺术》1987第1期)

应当正确审视历史,估计形势――从吕骥同志的一次讲话和一篇文章谈起(《人民音乐》1987年第12期)

历史是涂抹不掉的存在――纪念音乐家黄自逝世50周年

《音乐爱好者》1988年第3期)

两点质疑――致成于乐先生(《人民音乐》1988年第11期)

人品与文品的和谐统一――为贺绿汀从事音乐活动65周年而作(《艺术探索》1989年第3期)

民族风格问题六议(《中国音乐学》1989年第4期)

收获和启示――听唢呐协奏曲《天乐》

(《人民音乐》1990年第1期)

中国音乐家中的第一位艺术通才――为李叔同(弘一法师)诞辰110周年而作(音乐爱好者》1990年第5期)

温可铮和他的声乐艺术

(1990年4月上海海文音响出版社音带《声乐大师温可铮》文字附册)

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而奋力开拓的一生――纪念萧友梅逝世 50周年(《中国音乐学》1990年第3期)

贺绿汀音乐创作概述(《人民音乐》1991年第4、5期)

李元庆年谱初稿(贺绿汀序) (《音乐艺术》1991年第1期)

马思聪音乐活动史料拾遗――兼评叶永烈著《马思聪传》

(《艺术探索》1996年第3期)

从体载的嬗变与消长看20世纪上半叶中国歌曲创作的发展(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论文集《回首百年》,1994年12月)历史是严肃的(共三篇)――之一:从“王洛宾热”谈到“炒文化”;之二:民歌岂容出卖?!(两文同载1994年《人民音乐》第6期;之三:证据何在?――答王洛宾先生

(《人民音乐》1995年第3期)

桂林拓荒时期的陆华柏

(《桂林抗战文史资料》漓江出版社出版1995年1月)

全方位的音乐教育实践――作为音乐教育家的贺绿汀

(《中国音乐学》1995年第2期)

惟史不可以为伪――秦启明《冼星海年谱简编》伪误实录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6年第1、2期连载)

贺绿汀大事年表(至1996年)

(《当代中国文化名人传记画册・贺绿汀》浙江摄影出版社出版1997年8月)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7第2、3期连载)

贺绿汀:中国乐坛不倒的旗帜

(香港《环球华人》1997年第3期)

赵元任和老音专(《艺术探索》1997年第3期)

上海歌剧创作剧目初探(1930――1949)

(《歌剧艺术研究》1998年第4、5期连载)

他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为悼念焕之同志而作

(《人民音乐》2000年第5期)

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上海交响乐团团龄计算和前身评估的历史依据(《人民音乐》2000年第7、8期)

“重写音乐史”:一个敏感而又不得不说的话题――从第一本国人编、海外版的抗战歌曲集说起(《音乐艺术》2001年第1期)

音乐家丁善德先生行状(1911―1995)――为《丁善德纪念画册》作 (《音乐艺术》2001年第4期)

还历史本来面目――20世纪中国音乐史上的“个案“系列之一:陈洪和他的《战时音乐》(《音乐艺术》2002年第3期)

吴伯超生平事迹备忘(1903―1949)――吴伯超百年诞辰纪念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崇高隐于平凡 无华益显本色――邓尔敬教授生平事迹(1918―1996)述略(2006年《音乐艺术》第4期)

二、专题节目广播稿(略)

三、专著

丁善德音乐年谱长编 (1993年中央音乐学院出版)

陆华柏音乐年谱长编 (1993年广西艺术学院出版)

贺绿汀作品精选

(音带及文字附册,1991年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出版)

丁善德及其音乐作品(1993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二)(1989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萧友梅纪念文集(1993年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

黄自遗作集(共七个分册,已出三个分册)

(1997年―1998年安徽文艺出版社)

贺绿汀全集

(原定出八卷,已出六卷,另两卷因贺老去世,至今未列入出版社计划。1997至1999年先后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分卷出版)

赵元任全集第十一卷“音乐卷”(全集编委及音乐卷责任编委)

(商务印书馆2005年11月出版)

丁善德音乐论著集(纪念丁善德逝世10周年)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陈铭志(1925―2009)音乐年谱简编(增补版)

(《音乐艺术》2009年第2期)

上一篇:从舒伯特到沃尔夫:“和弦半音”的运用 下一篇:音乐是寻找具象与抽象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