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施工管理质量控制要点总结

时间:2022-06-07 03:54:46

工民建施工管理质量控制要点总结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工民建施工项目不断增多,对于施工质量的控制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想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重要的是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因此,本文中将对工民建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就如何做好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个人见解,对提高工民建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民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在我国,工民建,包含着工业用建筑和民用住宅两大方面的工程,对我国建筑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不仅与工业生产活动是否稳定顺畅、人民能否安居乐业有着密切的联系,更是保障社会经济水平又好又快发展基本因素。虽然我国对工民建的投入和扶持不断提升加强,但诸如对高端建筑技术的创新引入,对人才的培养等方式,都还无法推动整个工民建业发展到现今顶端。主要的问题在于:工程质量监管不到位,工程技术又缺陷等,只有科学有效的解决这些现存的问题,才能切实促进整个工民建行业的优良平稳发展。

1.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方法

1.1工民建打桩技术

在打桩技术中,涉及的设备种类丰富,例如长螺旋、静压桩等。除此,选择桩基时,为了保障桩基更加稳定,就要确保其与施工地土质状况相符。与此同时,为了确保桩的施工更加稳固,耐劳,保障整个工程能够顺利完成,还需要注重:一,保持施工现场干净清洁,实时清理现场,避免杂脏物的出现。二,确保施工现场地下水排放系统正常运行,三,打桩定位准确有效。

1.2工民建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施工中,有一些方面需要得到重视:一,严格谨慎的筛选原材料。二,选取正确合理的浇筑手段。三,振捣方式准确适宜。四,有效充分的进行表面抹平施工。五,实时准确的掌控混凝土的温湿度情况。除此以外,放热反应是浇筑混凝土时的正常现象,只有在此施工中分层科学,浇筑逐层按步,不采用整体浇筑的方式,才能避免由于温度太高而产生的裂缝问题,也只有通过上述方面,才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并发挥其最大效用。质量,并发挥其最大效用。

1.3工人建防渗技术

防渗防水工作在工民建中包含:

(1)针对建筑外墙。建筑的外墙是属于维护性构造,因此,要切实做好外墙的防渗漏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渗漏发生。在导致外墙渗漏的因素中,雨水是最主要的问题,在工民建建设中,只有针对混凝土和砖墙连接的地方和预留的空洞等区域展开细致的防渗工作,才能有效的保障墙体减轻或避免渗漏。

(2)针对屋面。在工民建施工的原材料中,水泥和砂浆虽是不可缺少的,但却有水硬性这一弊端。因此,施工时,对天气的变化就要实时关注,屋面在终凝之前要严格确保其干燥,从而解决这一缺陷问题。

(3)针对门窗。对于防渗施工人员,要求其操作能力技术要纯熟,合理,可以应对灵活变通,从而不仅使门窗的防渗处理切实到位,还可以兼顾其美观性,使这项工作妥善到位。

1.4工民建节能技术

为了减轻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工民建建设中可以着重有效利用环保节能技术。鉴于此,我们通过墙体节能和采暖节能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墙体节能。建筑的墙体使其外层有效的保护结构,做好此处的节能设计,可以对整体工程的节能环节做出巨大的贡献。

墙体节能包含着内、外保湿两个方面,内保温,即将保温材料加入墙体内层中。墙体外层,则要添加防水材料,可以防水的同时,也能够减轻太阳队墙体的直接照射,以此来节约能源。采暖节能。水源热泵系统在现如今备受建筑项目企业青睐。此系统能够充分吸收太阳能,并能够将其转化为地热能,以此是建筑可以进行热能转移,使得燃料的使用可以大幅降低。

2.常见施工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建筑施工原材料的挑选和使用

合格的施工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石,多数工程出现问题的源头都是原材料的质量不过关,如建筑物墙体出现裂缝大多是混凝土的原料质量低劣或者配比不当造成的,而屋顶出现漏水现象则可能与防水材料的质量有关。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期对于原材料的选用要从源头上控制,安排专业人员完成材料的全程选购,人员要熟知各种原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采购成本,选择物美价廉的原材料。比如,要选择合适的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其中,对于水泥品种的选择,要结合工程特点及混凝土所处的环境条件,以水泥的特性为依据,进行选定;而对于强度等级的选择,要在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泥强度。

2.2施工机械设备的性能

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因素中,施工机械设备至关重要,设备的选取,使用是否能合理、得当都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工期能否完成,设备运行效率能否保障,更甚者还会对施工质量产生影响。对于机械设备,施工企业要对其的修护和养护分配足够的资金,对于故障严重的设备及时的换新。定期开展设备检修工作,使设备问题故障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并及时更换不符合施工要求的设备。与此同时,工作者要全面的熟悉设备的性能,才能使设备的放置物尽其用,确保其运行岗位能使其充分发挥价值。除此以外,机械设备重置,报废等方面的工作要及时,有效,从而确保设备能在施工中运行通畅。

2.3施工企业领导者的领导水平

在一项施工进程中,施工效果的好还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领导带头规范行为这一主观因素的影响。然而,大部分管理人员对施工者的管理工作达不到科学合理,无法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其旗下的员工也就上行下效,致使施工的效果大打折扣。鉴于此,为了有效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就要从管理者自身入手,提升管理水平及方式技巧,同时把握好工作者的兴趣和特色。

2.4对于新型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

在施工时往往要引进新型施工技术,对于老旧技术的改造和淘汰是提高施工效能的关键。施工单位要勇于引进和尝试新技术,做好新技术在正式应用前的准备工作,对于适合于施工的技术要大范围的采用和推广,使之为企业增产增效服务。

3.如何提高对施工过程的监管水平

3.1施工安全知识的普及

施工安全是一个工程建设中的前提,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都要将其摆在首要位置,并使自身的安全素质修养得到提升。鉴于此,对管理者及工作者整体进行安全培训是企业不可缺少的,施工技术无论在理论或是现实中的安全意识也都要加强,同时,施工过程也要遵循规则规范开展,比如说,防护施工安全的措施要在施工前期准备好,施工操作按照规定进行,施工时长在范围内,避免疲劳施工等,从保避免施工事故的发生。

3.2开展施工各阶段的有效管理

在开展施工前,各方面包含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要切实到位。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质量和进度的监督工作要及时到位,同时保障工作者和设备操作的安全。在施工完成后,要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查收。

3.3实现对施工全程的跟踪记录

现今企业中,由于实时记录施工各阶段工作的疏忽和不到位,施工质量问题无法进行有效的处理,追责也不能顺利进行。鉴于此,建筑企业要重视起施工阶段的记录工作,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从而可以及时,顺畅的处理施工问题。

4.结束语

良好的工民建施工质量,是生产活动及人民生活安全性和经济性的有力保证,从而,这方面内容务必得到建筑企业的关注。工程建设中,施工安全为工程运行的基础和前提保障,严格合理进行施工质量监管工作,引进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都是促进工程建设的有力武器。建筑企业若想发展壮大,若要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要求,使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就必须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刘立锋.浅谈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5).

[2]谢强.浅谈如何加强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2(08).

[3]万明.工民建施工质量控制问题[J].民营科技,2010(04).

上一篇:广西地理国情普查数据采集分析 下一篇:常压炉拆除作业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