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同声传译中“顺句驱动”的原则及运用

时间:2022-06-06 11:57:51

英汉同声传译中“顺句驱动”的原则及运用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发展,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同声传译也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种国际会议中。由于同声传译的即时性特点最为突出,译员要迅速地完成原语信息听取、信息短暂存储、意义转换、译语等一系列任务。应用“顺句驱动”,就是同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翻译原则。

【关键词】顺句驱动 同声传译 技巧 应用

一、引言

同声传译是一种极其复杂的语言交际活动,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以与讲话人几乎同步的速度,用口头形式重新表述出来的一种翻译实践。

众所周知,在同传中,“听”与“说”同时进行。译员必须注意力高度集中,紧跟说话人,以近乎同步的速度进行翻译。同传的“瞬间性”和英汉两种语言在词序和语序上的差异要求译员尽量使用源语的文法结构,也就是应用“顺句驱动”原则来及时减轻记忆负担,留有精力和能力应对接踵而来的新信息并保证译出语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顺句驱动”又称顺译,指“译员按照自己听到的原文顺序,不停地把句子切成个别的意群或概念单位,再把这些单位自然地连接起来,翻译出整体的原意”(张维为,2001)。顺句驱动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原句的语言结构。减轻信息处理的负担。分析顺句驱动原则及其应用技巧,都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及运用这一策略。

二、“顺句驱动”原则及其理论基础

顺句驱动的理论主要来源于:从传播学的角度说,口译最根本的作为一种社会交际活动。最重要的是体现语言转化的及时性、直接性,以及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准确性;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英汉两种语言的相似性及差异性,使同声传译这一策略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从心理学角度出发,人的短时记忆容量很少,保持时间也很短,难以容纳大量的语言信息以待后期处理。而且,不及时处理所听到的信息会极大地增加认知资源的负担,不仅影响对当前语言信息的处理,还会妨碍对后续信息的接收与理解。

在同声传译过程中,从听到源语,即“输入”,到译出目标语,即“输出”,译员要对已得到的信息进行听力与分析并完成言语表达,与此同时。还要把紧随其后的第二部分信息储存到短期记忆中。鉴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词序和语序上的巨大差异,译员只有按照所听原文的顺序,并配合以断句、重复、词性转换等技巧,才能翻译出源语的整体信息。当然顺句驱动并不意味着字对字、词对词、源语与译语的一一对应关系。译员也不是机械地跟随源语的语序停留在语言翻译上,而是按照意群出现的时间顺序进行意义上的翻译。

三、“顺句驱动”的技巧及运用

1、合理断句

顺句驱动的基本要求就是对原文句子进行适当的断句。译员尽可能按照意群或信息单位断句,而不是以词为单位断句。这种断句方法的好处在于,各个断开的部分具有相对完整独立的意义,那么在使用顺句驱动技巧时,译员就可以将各部分独立地译成相应的目的语,同时用合适的连接词将它们连成完整的句子。

例:The United Nations must further strengthen its capacity//forlaunching coherent and coordinated humanitarian actions,//under theguiding of humanity,neutrality and impartiality.

顺译:联合国必须进一步加强能力,发起一致、协调的人道主义行动,指导原则是人道、中立、公正。

这个句子按照意群来断句,划分为断句或短语,严格按照顺句驱动的原则。按顺序翻译下来。

2、增补、重复,有效衔接

英语句子中定语、补语、状语成分丰富,从而扩展了句子的长度。如果在同声传译中完全按照英语长句的顺序翻译,就会出现一句定语特别长或状语特别长的中文句子。而这不符合汉语以断句见常的习惯。因此,学会拆分长句,并运用重复的技巧可以帮助译员把源语翻译得更地道,符合汉语的句式特点,避免“翻译腔”。

例:I hope//that we will have more exchanges//of this kind//in thenear future.

顺译:我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交流,/更多此类的交流,在不久的将来。

此句中,重复了“交流”一词,使句子避免生硬,更显自然,顺口。

3、顺句驱动中的词性转换

在汉语句子中动词非常丰富。介词较少。而英语表达中除动词外,常有大量非动词,如分词,介词,名词,副词等。在同传顺句驱动中,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就需要对词性转换,使句子自然,通顺。

例:I came to China at this important moment.

顺译:我来到中国,恰逢这一重要时刻。

此句中把介词“at”转化成动词“恰逢”,使句子紧凑、自然,更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四、结语

同声传译是一种典型的多任务同时处理的复杂认知操作过程。其瞬间性和多任务处理模式决定了“顺句驱动”原则在同传中的重要地位。“顺句驱动”是英汉同传中的一项基本实践原则。在某些情况下不能直接按照原来的句法结构进行翻译,必须使用特殊的处理方法才能实现顺句驱动。

当然,应该强调的是,“顺句驱动”只是英汉同传中有效的翻译原则之一,在具体实践中也有不同的表现。而且,更不能因为强调口译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就对原语形式“亦步亦趋”,完全不顾及汉语的表达习惯,其结果自然会适得其反。

上一篇:略论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下一篇: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