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交互作用

时间:2022-06-06 11:15:12

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师生交互作用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互动是课堂教学中客观有效的交往,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互动

师生互动的课堂不仅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善于思考的深度、广度,更重要的是能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时时闪现生命的灵性和活力,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因此,如何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进行师生互动是教师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 选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找准切入点,让师生能互动

教师对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的确定,一方面应考虑学生现有的智力水平和最近“发展区”,了解学生什么知识已经掌握了,了解学生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应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爱好、性格特点,以便积极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教学互动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我们平时应注意了解学生,做到对学生了如指掌,同时要分析、研究教材,注意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 创设情境,寻找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让师生愿互动

要真正实现师生互动,就必须精心设计教学情境,对于教学情境的选择,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择的教学情境能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或能成为新知识生成的感性材料,或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或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其次,教学情境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倍感亲切;其三,教学情境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这样的主题学生愿意参与讨论,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有见解可发表。创设情境后,教师在教学语言上尽量用“激励式”、“诱导式”语言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回答,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 利用精巧的构思呈现生活中美妙画面,让学生乐互动

漂亮、精美的画面最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 在讲点、线、面、体时,我用多媒体演示西湖风光,垂柳、波澜不起的湖面、音乐喷泉、雨天、亭子……随着镜头的切换,学生在欣赏美丽风景的同时,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垂柳像什么?平静的湖面像什么?湖中的小船像什么?随着音乐起伏的喷泉又像什么?在岸边的亭子中我们寻找到了哪些几何图形?从中感受生活中的点、线、面、体。

从西湖风光引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妙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对点、线、面、体有了初步的形象认识,感知知识来源于生活。如“点”是没有大小的,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就借助湖中的小船、地图上用点表示城市的位置这些生活实例,让学生体会到“点”的含义。课件又演示:灿烂的星空,有流星划过天际;汽车雨刷;长方形绕它的一边快速转动;问:这些图形给我们什么样的印象?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共同体会“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让学生举出更多的“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例子。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观察感受,经历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通过合作学习,感悟知识的生成、变化、发展,激发学生的联想与再创造能力。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加深学生印象,化解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被调动了起来。

4. 优化问题设计,让师生巧互动

教学互动起源于问题,问题推动了教学互动,比如在创设教学情境后,就需要我们设计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来达成教学目标。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计需要把握以下几点:首先,问题的设计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服务,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学互动不偏离主题;其次,设计的问题应简洁、明确,问题本身不应该有歧义,让学生看了一目了然,看了以后知道应该从哪方面去思考回答问题;其三,设计的问题最好是发散性问题,这样的问题能让学生有东西可说又给学生的思维创造留下了充分的空间;其四,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既然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就应该具有一定的难度,太浅,可有可无,这样的问题就应该不提,当然对于较难的问题,我们可以设计有梯度的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渐领悟;其五,设计的问题若能引起争辩那是再好不过了,争辩的问题容易引起互动,随着互动的展开,不断地推动学生的智力水平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其六,在实施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选择的问题还应该是在一般情况下个人难以完成的,这样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学习。

5. 教师和学生具有必备的互动素养,让师生会互动

课堂教学互动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既对教师在课堂教学互动中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课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把课堂调控得既活跃又有序,这是课堂教学互动的有力保障;其次,引导学生敢问,敢发表意见,这就要求教师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平时注意课堂上学生流露出来的一些细节,如有些学生想说,又怕说,在表情上流露出来了,又有些学生想说,但不敢和大家说,就先和同桌说,遇到这些情况,教师就及时请这些学生发表意见,然后激励表扬,让他以后想说就说;其三,善于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疑问和新思想,及时调整预设,深化互动。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关键需要教师引导,作为学生应该具有:(1)我是学习的主人观念,教师应帮助其形成主体意识;(2)批判精神,学生要对老师、同学所持的观点不断质疑,在不断疑惑中不断交流;(3)耐心倾听的习惯,倾听别人发言也就是学生把别人与自己比较,倾听别人发言是产生互动的前提;(4)善于表达的能力,表达是否清晰、生动对互动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学生发言要说得清楚明白、生动。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在合作与对话中去实现学生的发展。真正的教学互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学生不仅要口动、手动,而且要“心”动、情动,不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提高教师对课堂的调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互动的有效性,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收稿日期:2013-05-13

上一篇:让初中物理教学趣味横生 下一篇:利用餐具开展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