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第8期

时间:2022-06-06 10:41:00

典型案例 第8期

山东乳山:治庸治懒 追责问责

中共乳山市委书记傅广照:2010年以来,乳山市从提高干部队伍执行力、推动工作落实入手,制定了《从严管理领导干部实施细则》,突出治庸治懒,严格追责问责,对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构建起从严管理领导干部的长效机制。

主要做法: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领导干部存在问题的情形进行细化,从5个方面设置了15条领导干部不敢触及的“高压线”,着力整治领导干部在组织观念、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工作业绩、社会威信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组织观念方面,着力整治团结配合意识差、人为制造内耗、搬弄是非、搞小圈子、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问题;在责任意识方面,着力整治工作被动应付,标准低,效果差;作风飘浮,凡事只满足于布置,不善抓落实;工作不负责,失职失责等问题;在服务意识方面,着力整治遇事推诿扯皮,不作为或慢作为;不坚持原则,,乱作为等问题;在工作业绩方面,着力整治单位管理混乱,效率低,业绩平;单位年度岗位责任制考核列镇最后一位或者市直后三位的;区域(单位)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等,造成较大负面影响等问题;在社会威信方面,着力整治单位在综合评议、行风评议活动中得“不满意”票率超过5%的,反映领导干部存在突出问题的;民主测评得“优秀”、“称职”票率合计不足2/3、经考察认定为不胜任现职岗位的,或者得“不称职”票率超过1/3、经考察认定为不称职的;群众举报,问题严重,经查属实等问题。

当前成效:

一是干部头上有了“紧箍咒”,责任意识更强了。二是避免了因小失大,较好地保护了干部。三是树立了正确导向,凝聚了发展合力。

内蒙古青山区: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研究室副主任王会阁:内蒙古青山区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方式和载体,自主研发了自治区首家“干部教育培训在线学习平台”。

主要做法:

严格实行科级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管理,完善证书登记,量化培训成果,并将考评得分纳入干部年度综合考核总分中。加强对科级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的多岗位实践锻炼,共选派6名干部到国家部委、2名干部到市直机关挂职锻炼,选派30多名干部外出招商,选调11名基层党建信息员到部内调训。

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和监督。落实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干部谈心谈话、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干部队伍的思想动向和工作状况。在全市率先对5名科级干部正职开展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与纪检委等部门联合开展5次机关干部工作作风检查,健全对干部队伍的经常性管理机制。

当前成效:

开创网上述职和网上民主测评工作,努力实现考实评准的目标。切实加大考核结果的运用力度,形成凭实绩论干部、靠德才用干部的良好氛围。

江苏如皋:选派机关驻村书记

中共江苏省如皋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辉:今年以来,如皋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市级机关部门遴选出20名“三强”型科级干部,担任20个“三弱”村第一书记,以此实现强化年轻干部培养锻炼和强化村级基层组织的双赢。

主要做法:

择优选拔,确保能干事。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和组织选拔相结合的方式,突出能力强、活力强、潜力强的“三强”标准,在机关部门副科级以上干部中广泛遴选,经市委常委会讨论确定了20名同志担任班子软弱、经济薄弱、基础脆弱的“三弱”村第一书记。

精心培育,确保会干事。明确市委常委及部门主要负责人作为结对培养人,安排列席市委市政府重大会议,先后邀请12名涉农专家教授开办讲座和现场辅导,组织到华西、蒋巷、小岗等村参观学习,与吴仁宝、常德盛面对面互动交流,帮助他们拓宽视野、明晰思路。

全面助推,确保干成事。每月召开一次现场会,推出一批典型,集中检阅基础设施建设、新增招引项目、环境打造亮点,形成你追我赶的争先局面。广泛动员,整合部门、镇村和社会资源,给予800多万元的资金支持。

当前成效:

通过选派机关驻村书记,强化了年轻干部的培养锻炼。驻村书记平均每月在村工作时间超过28天,充分发扬“5+2”、“白加黑”精神,为老百姓化解百余起多年积累的突出矛盾,做好事、办实事900多件,新修村级公路102公里,整修公共服务中心12个。经过艰苦复杂环境的磨砺,每名驻村书记都坚定了融入农村、服务基层的信心,提升了能力,改进了作风。通过选派机关驻村书记,强化了村级基层组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不断壮大村域经济,盘活筹措集体收入738万元,流转土地6850亩,培育种养、加工、销售大户42 家,兴办引进项目79个,吸收富余劳动力千余名,所在村农民人均增收1260元,全市建设更高水平小康村考核位次平均前移68名。在今年村级党组织集中换届中,20名第一书记通过公推直选均全票或高票当选,实现了“第一书记”到“驻村书记”的身份转变。如皋市委给予高度评价,称他们为全市创先争优的20面旗帜,并破格全部列为正科级后备干部。

官员点评

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吴光政:尽管如此,见“花”就让,来“花”就躲,名为“传”,实为踢皮球的本质并未改变。这恰似一些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官员,对人民群众的呼声,对转型期出现的难点、热点问题,或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或明哲保身,竭尽“传”花之快、“拒”花之巧、“躲”花之能。那么,如何根治推诿的现象呢?

笔者认为,建立相互呼应、严实配套、相互监督的内在机制是根本。一是建立应急机制――“击鼓应急”。这是根治推诿的前提与保证。击鼓往往标志着群众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往往是社会矛盾激化的爆发期。因此,在机制建设上,我们要把住三道关:一是体制关、二是问责关、三是监督关。

二是建立预警机制――“无鼓更急”。无“鼓”不代表太平无事、国泰民安。在转型期的中国,无“鼓”更是黎明前的黑暗,往往是矛盾的潜伏期,处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之中,是更大、更深一层爆发期的前奏。因此,我们衡量一个部门、一个官员群众观念强不强、对群众感情深不深,首先应该看其为民办实事的态度如何,特别是能否主动深入到人民群众之中,真正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点点滴滴关注民生、倾听民怨,及时、主动、超前地发现深层次矛盾的苗头,善于于无声处听惊雷,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正如总理指出的:“对干部政绩的考核,最重要的不仅要看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而且要看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平正义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如果不彻底从根本上解决这两条,我们现在制定的计划也是难以实现的”。

三是建立协调机制――“花落不急”。协调机制的核心在于解决花落谁家的问题。“击鼓传花”游戏中花落在谁家,就意味着谁承担责任。人民群众将问题交到部门、官员手中,时常不仅仅是一部门、一官员的事情,其他部门、官员决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必须真正做到谁家孩子谁抱走,其他部门齐跟上,既要职责清楚,又要同心协力,这样才能保证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上一篇:美国如何避免矛盾 “击鼓传花” 下一篇:谣言重复一千遍会变成真理吗――毛阿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