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研究

时间:2022-06-06 06:49:36

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既是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初中学生人格成长与科学素养发展的需要。文章以“道德情感三维理论”为依据,运用问卷与调查,对当前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培养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以此提出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生;社会责任感;化学教学; 培养策略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3-0060-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3.020

一、问题的提出

全国各地近年来出现了诸如“瘦肉精”“三聚氰胺”“地沟油”等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这类事件充分暴露出目前我国有些民众社会责任感意识的淡薄。因而,对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就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化学课程也特别强调初中化学的教学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水平,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全面素质。为了更好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的责任感,笔者开展了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并分析了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培养策略。

二、研究的理论基础

人们通常把社会责任感理解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从道德价值观的角度出发用道德理念去感知社会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归根结底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体验中产生的心理上的情绪和内心感受,而且道德情感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整合体。通常可以用三个维度来表示。维度一:道德情感的内容或对象,包括对自我的认知感、对他人的同情感、对自然的敬畏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维度二: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维度,包括悟性超越道德感、社会理性道德感、幻化想象性道德感和自然感性道德感;维度三:道德情感的能力构成,包括道德情感的觉知感受能力、理解体验能力、移情共鸣能力和反应调控能力。据此,本文把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问卷的调查内容确定为如下三个维度:

维度一: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担当情况,在面对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以及社会责任与个人责任时的取舍问题;

维度二: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的自觉性意识问题;监督社会责任意识中的薄弱问题以及对社会责任感的关注问题;

维度三: 初中学生在涉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时的社会责任意识问题。

三、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与分析

笔者的调查的对象是如皋市白蒲镇两所初级中学初三年级6个班共318名初三学生,调查用测验试卷形式,问卷共8个问题。收到答卷318份,有效答卷318份。调查所得数据整理如下 (问题1-5见表1):

问题7:你会对食品安全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吗?

问题8: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能做到下列哪些?

通过初中生问卷调查表可以发现目前初中生整体社会责任感还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客观对待和解决。

四、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如今,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了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淡薄,其中既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基于化学教学的视角并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对造成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行如下细致分析。

1. 学生的自我认知不够全面

初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初中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易出现两种极端。一种极端是学生随着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积累激发自我意识的提高,易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凡事只考虑自己,对个人与集体和社会的关系很少考虑。还有一种极端是初中学生不论在自身的知识水平还是阅读能力都还有欠缺,因而显得自信心不足,自我意识水平还比较低下,不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看不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低估了自己做事的能力,最终导致了社会责任感缺失。

情感上,学生的情感状态不是很稳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的情感、情绪易出现波动,对生活及社会出现的很多问题缺少应有的理解和辨析并做出正确分析和判断能力。

理想上,现在很多的初中学生理想目标单一,或是根本就没有什么追求。一代伟人总理就曾在小时候树立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人生理想。而现在很多的初中学生身处在应试教育的漩涡中不能自拔,平时只是埋头读书,学好文化知识,能考上一所理想的高中这就成为了他们的理想。这些埋头苦读的学生久而久之缺少他们应有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更缺乏对自己应勇于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认识。

2. 家庭教育的不全面和社会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

对于孩子的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始终处于同等地位,孩子从出生到开始上学乃至成家工作家庭教育贯穿始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也是孩子接受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的教育。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帮助孩子建立社会责任感,使孩子终身受益。一个孩子的家庭,父母拥有责任感,那么教育出来的孩子也同样富有爱心和责任感。良好的家庭教育会对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带来帮助。

目前,社会环境和风气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好的,但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也开始逐渐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社会网络化,很多社会负能量的东西正慢慢侵蚀着初中学生的思想,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例如,路边跌倒的老人没人敢扶起,害怕扶起老人后受到老人的讹诈,中国很多的游客在国外或是国内不注意自己的形象,乱扔、乱涂。同时社会中的一些非主流的思想、文化、价值观也在通过网络媒体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影响着他们的“三观”健康地形成,最终影响着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的培养。

3. 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化学课堂教学目标落实不到位

课堂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方向和预期的收获。它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在精心准备一堂化学课时,应该首先思考的是本节课的课堂教学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化学课程目标的设计都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维度去开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学校、家长乃至社会的种种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学一味地只顾追求学生的成绩,教W目标的重点放在了知识与技能,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次要位置,甚至就给忽略掉了。其实,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正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果忽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那就可能无法更好地在化学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部分化学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淡薄

到了初三,学生的文化科目又多了3门,除了原有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又增加了化学、思想品德及历史3门学科。虽然化学是到初三才新开设的一门自然科学课程,但化学学科地位很低,在很多学生和家长们的心目中化学是一门小学科。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化学就不够重视。正因为如此,化学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也表现得不够积极,工作提不起劲头,备课不是很认真,上课也不是很认真,对学生关心不够,总认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那是班主任的事情,或是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职责。因而,由于少部分化学教师的社会责任感意识的淡薄导致了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也很乏力。

五、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

1. 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的教学,一方面要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独立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实验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要有规范的操作,因为不规范的操作有可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严格规范学生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起严谨的学习态度。实验过程中,还要求学生要注意卫生习惯并且爱护环境。每次科学重大发现都是在科学家们谨慎实验、细致操作中取得的。科学家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实验,不论从仪器的组装以及实验的操作,乃至药品的取用与添加,还是实验的步骤,现象的记录等。都必须要求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不严格按实验的操作完成实验,就有可能会导致实验的失败,甚至还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酿成悲剧。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慢慢渗透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2. 通过化学史学习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

化学史教育就是在教学中,结合化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化学史教育可分为:思想政治教育和“双基”教育两部分。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可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及历史唯物主义、科学方法论、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爱国主义等具体内容。“双基”教育内容可分为化学元素的发现;新化合物的研制及发现;化学概念、理论、假说、原理等的形成与发展;化学定律的发现;化学实验方法、实验技术的改进和革新等具体内容,此外还包括杰出化学家的奉献。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支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并为此起着相应的作用,制约着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意志和态度。作为初三学生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辩证思想和科学的世界观。比如说,在我们学习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化学第二单元《空气》内容时,首先介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实验方法测定出空气组成,并因此而做出很大的贡献。再介绍施塔尔提出燃素说来解释有关燃烧现象的问题。虽然今天我们知道燃素是不存在的,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燃素说解释了很多的化学现象,丰富了很多实验事实。因此我们应该教育学生正确地运用辩证唯物思想来看待化学家们提出的各种“理论”、“假说”。

科学态度教育也是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态度是通过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本质就是学生对社会的一种科学态度。因此在化学史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入地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的坚忍不拔、勇攀高峰的精神和永不满足的求知欲望,以及他们为了科学献身的无畏精神,对学生养成科学态度和作风都是十分有益的。

3. 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行为

保护好我们的环境就是保护好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理应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养成爱护我们环境的好习惯,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小天使,并与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初中化学课本中给我们的学生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会破坏我们的环境,以及该如何防治环境的污染的一些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意识到化学在推进社会文明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每年的6月和11月都是秸秆焚烧最严重的时节。秸秆焚烧带来很多危害,广大农民有的并不十分了解。秸秆焚烧会导致空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引发火灾,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引发交通事故,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焚烧所形成的浓烟和焦土,会破坏城市的环境形象。

作为化学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承担起保护环境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告诉村民焚烧秸秆的危害,向他们宣传禁烧政策,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承担起保护自然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树人”,需要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中充分重视和努力落实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⒅新.化学课程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41

[3] 皮连生,杨心德,吴红耘.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2

上一篇:给PC安个好家 下一篇:入门亦有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