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金名片”

时间:2022-06-06 05:16:37

六月的青海柳青花黄,春意盎然;2011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历时4天,于13日圆满闭幕。

与往届相比,2011年“青洽会”主题更加鲜明,从各个环节都彰显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四个发展”,突出科学、转型、绿色理念,凸显“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主调。

“青出于蓝谋跨越,海纳百川求发展。”青海省委书记强卫如是说,“青”,代表绿色,代表着新兴的朝阳市场、绿色产业、低碳经济,我们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四个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就是要通过走绿色发展之路。

“海”,代表广阔,今天的青海已不再遥远,全省上下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以更广阔的胸怀,更开阔的眼界,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我们欢迎四海宾朋、八方来客来青海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展厅繁花迷人眼

6月10日,“青洽会”在西宁城南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

从开幕当日起,热情的群众如潮水般涌向西宁城南国际会展中心。在A、B两个展馆每一个展位前,都有大量的参观者,人们或是在展区观看宣传片,或是在展台上近距离接触一些高科技产品,或是在国内外企业展区选购特色商品……展馆内外处处洋溢着节日的热闹气氛,“青洽会”已成为当地老百姓一年一度的盛事。

在A馆大厅,果洛藏族自治州具有民族特色的展厅吸引了众人的眼球。

“请到我们果洛馆……”在藏式花纹装饰的12个展柜前,身着民族服饰的年轻姑娘们,正端着醇香的青稞酒,手捧着洁白的哈达,笑迎着来自八方的宾客。一时间,许多宾客驻足果洛馆。有与藏族姑娘们合影的,有听工作人员讲解的……

品一口香甜的酸奶,带一点果洛的贝母,一位从上海赶来的女嘉宾不放过每一个展柜。她告诉记者:“以前我去过果洛,特别钟情那里的自然风光和天然食品及药材。上海是果洛的对口援建市,这次‘青洽会’我们组团来到青海,重点要在旅游、农牧副产品开发等方面做进一步考察,并在上海和果洛之间搭建起一个投资平台,让更多的上海投资商来青海投资,来果洛投资。”

在B馆的海东展区,占地40平方米的数字沙盘模型,把海东工业园区曹家堡临空综合经济区总体规划,未来的海东工业园区及前景展示得淋漓尽致。

来自贵州的客商梁玉,不停地用手在沙盘上比划着说:“在‘青洽会’上立体地展示经济区全貌,对省内外客商直观了解经济区便利的交通条件和投资方向很有帮助,将促使各地客商踊跃参与到经济区的开发和青海经济建设之中。”

在众多的参展企业中,一批带“中”字号的央企格外醒目,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中国铝业、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中国葛洲坝集团、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生产资料集团、中国五矿等33家央企纷纷亮相,成为今年展会一大新亮点。

交流合作抢商机

6月10日上午,在青海会议中心国际厅,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青海省政府共同主办的“青海・国内知名民营企业恳谈会暨签约仪式”如期举行。

青海省省长骆惠宁热情洋溢地介绍说,青海是一块充满生机、蕴含潜力的热土,去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速度加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新成绩,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5.3%,为30年来最高增速,位列全国第四。

跨越发展的青海,正吸引着省外企业家的目光。会上,全国知名民营企业代表与青海省相关方面进行了交流对接,签订合作协议项目18个,签约金额130亿元。

在本届“青洽会”上,越来越多的央企和知名民营企业提出投资青海的愿望。正如骆惠宁省长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青海,发展前景广阔,蕴含商机无限,已成为西部投资创业的首选区域之一。

世界500强的大型央企中国华润集团董事长宋林表示,青海资源、政策优势突出,华润集团高度重视与青海的合作,将在抓好在建项目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投资领域,实现共赢发展。

来自河南的天瑞集团、福建的三安光电、四川的金广实业、浙江的正泰集团等知名民企也纷纷提出在铸造、旅游、煤电及铝材加工、光伏产业、不锈钢用品生产等领域进行投资的计划。“投资青海,兴业青海”,有识之士普遍认为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支持藏区跨越发展的有利形势下,投资青海是明智选择。

在“青洽会”首场集中签约仪式上,省经委主任吴海昆欣喜地告诉记者:“刚刚签约的77个项目,共计签约金额474.4亿元。其中,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就占了264.4亿元,占总签约额的56%。”这样的一组数字,正是青海省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体现。

青海省在主办国内知名民营企业恳谈会的同时,还成功举办了主题报告会,援青帮扶省市、央企恳谈会, 东部城市群发展论坛,文化产业论坛,大美青海大型文艺演出等重大活动,搭建了青海与各兄弟省区市、央企和民营企业之间经济交流合作的平台。

文化才露尖尖角

6月11日,青海省首次举办民族文化产业论坛。来自文化部及省内外文化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产业战略,探索具有青海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之路等展开了精彩的演讲。

一直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四个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特色文化产业作为青海省新兴产业来培育,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近年来,青海省先后有6家单位被文化部命名为部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位居西部地区前列。

2010年,青海省文化产业收入达到28.58亿元。但是,青海省文化产业总体上仍然处在起步培育阶段,产业发展中还有许多制约因素。在这样大背景下,青海省特别选择在今年的“青洽会”上,主办民族文化产业论坛,就是希望请到更多的专家学者为青海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上,文化部产业司副司长吴红波作的《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大有可为》,四川省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赵红川作的《部级藏羌文化产业走廊规划及其价值》、西安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李中航作的《挖掘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省政府参事谢佐教授作的《青海特色文化与文化产业发展刍议》,紧紧围绕如何振兴发展,培育青海民族文化产业先后展开讨论,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此次举办的民族文化产业论坛,让参会的宾朋更加感受到了青海办会思路的进一步拓展: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转向更深层次的精神家园,跳出青海看发展,跳出西部向世界,完成了一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完美结合的华丽“转身”。

“青洽会”添光溢彩

今年又是丰收年,在6月13日中午闭幕会上,青海省委常委、副省长骆玉林总结说,本届展会规模大、范围广,共有15个部委、27个省区市、12个行业及其他组织、33家中央企业、105家民营企业以及美国、德国、日本、马来西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共有6800余人参加了展会、交易和洽谈,参会人数特别是参会企业和外宾外商人数均超过往届,呈现出布展水平高、主体新、层次高和客商云集、宣传力度大等特点。

据初步统计,在展会期间,参会各省区市共达成合作项目261项,签约金额1516亿元。其中,青海达成合作项目259项,金额1502亿元,外商投资项目9项,签约金额1.16亿美元。这些签约项目广泛涉及工业、基础设施、农牧业、旅游、物流、矿产开发、金融等多个领域,新能源、新材料成为最大热点;许多央企和国内知名民营企业及投资商,与青海省各有关地区和工业园区积极进行了项目对接交流,并达成了一批投资合作意向,为下一步深入合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青海省自2000年举办第一届“青洽会”以来,走过12个年头,期间数次更名。从2000年的“民营企业参与西部经济结构调整项目洽谈会”,到2002年的“中国东部企业参与西部结构调整投资贸易洽谈会”;从2004年的“中国青海结构调整暨投资贸易洽谈会”,到2010年的“中国青海绿色经济投资贸易洽谈会”,每一次更名都折射出青海的科学发展理念。

12年来,一大批在“青洽会”上签约的项目先后落地建设,不仅为青海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撑。同时,也对大力实施开放战略,推进青海对外开放,实现区域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搭建了广阔的合作平台。“青洽会”已经成为青海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成为宣传青海形象、提高青海知名度的一张“金名片”。

上一篇:湖南湘潭九华示范区“十二五”目标 下一篇:节能产品政府采购的国际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