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时间:2022-06-06 03:38:34

让初中历史课堂充满活力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不断地改革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渐成为教育界中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之一。初中阶段作为巩固和提升学生历史知识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只有通过探索和实践,发掘出更多的促进课堂活力激增的良好教学途径和方式,才能使得初中历史教学进程符合新课改以及时展的需求。

一、重视问题创设在教学中的运用

课堂中的问题创设是依据教学目的、内容、要求而进行问题的创设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推动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符合新课改的发展需求。详细一点来讲,由于教学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不同,教师所采取的问题创设的方式和途径是不尽相同的,但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教学质量的增强提供更多的活力因素。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渲染法的问题创设形式,如在学习《秦王扫六合―――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政策》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现场情景模仿以及多媒体技术等良好媒介让学生仿佛回到了战火纷争的年代,引导学生在“假如自己是秦始皇,在刚刚统一的国家中如何进行巩固和稳定民心”等的问题思考和讨论中使得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点兴趣大增,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为历史知识的巩固和提升打好坚实有力的基础。

二、有效开发历史课程资源

历史这门学科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和乏味,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积极性,教师就要灵活地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注重历史活动课的开展。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尝试将历史课程与其他科目以及生活资源相结合,使得学生认识到当地的风土民情、名胜古迹、日常听过的歌曲、背过的诗词等都可以成为促进历史学习的资源和内容,而这其中乡土资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发掘家乡所存在的历史资源,在学习过程中感悟历史内涵和家乡传统。还有,历史活动课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使得学生的课堂主人翁地位得到真正体现和发挥,而且促进初中历史教学与新课改的步伐并驾齐驱,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历史就在我身边”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在课外实践中通过请教长辈以及查阅资料等形式掌握有关历史内容,并且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了解自己所选取的历史知识点的有关文物建筑以及文化寓意等,在与大家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历史知识不仅得到潜移默化的增长,而且增强了热爱家乡、尊敬长辈、热爱祖国的情怀,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需要注重的是,教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之前,要经常性的深入到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了解和把握他们的最新思想动态以及感兴趣的历史内容闪光点,并且以教学的需求不断地调整策略,为初中历史教学的顺利进展提供更多有力的保证。

三、发挥教学情境的独有魅力

在新课改如火如荼的开展进程中,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学事实之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若能合理运用,将会获得良好的成效。首先,教师无论是借助材料还是多媒体等进行情境创设,都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并且做好周密的计划和安排,为情境的生动性和知识性打好坚实有力的基础。其次,情境的创设除了以学生的成绩提升为目的外,还要注重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为目标,如在学习有关《同仇敌忾,抗战到底》的内容时候,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血战台儿庄》的电影片段,在学生兴致盎然的观看电影之时,教师可以借机提问学生诸如“日军向徐州进军的目的是什么?徐州战略要地在哪里”等问题,让学生边观看边思考,不仅大大地带动了学生参与历史课堂教学的热情,而且为学生思维的拓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天空,在激发爱国热情的前提下促使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在进行教学策略的调整和完善时,要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学生群体中汲取更多的优秀建议和意见,并且向其他科目的教师借鉴和学习,为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作好坚实而有力的铺垫。

运用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手段和策略不断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水平,不仅是促使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要,而且为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初中历史教师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和发掘有利于活化初中历史课堂的良好教学方式,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输送高素质的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邢台市桥西区紫金泉路第十二中学)

上一篇:有效备课追求精彩课堂 下一篇:有趣的课堂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