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脚/足”词语概念形成机制的对比研究

时间:2022-06-06 01:43:17

英汉“脚/足”词语概念形成机制的对比研究

摘 要:本文拟运用Lakoff (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以及相关的隐喻、转喻理论,以名词“脚/足”为例,对英汉词语词义拓展过程中的概念形成机制进行对比研究,构建出英汉“脚/足”词语的概念形成过程框架,展示了两词的认知过程均以转喻为主,隐喻为辅;且转、隐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同时,两词的概念形成过程基本相似,说明ICM模型具有普遍性。

关键词:概念形成机制 转喻 隐喻

一、引言

概念是事物本质的反映,它是对一类事物进行概括的表征。概念形成指个体通过反复接触大量同一类事物,从而获得此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特征或共同属性,并通过肯定或否定的例子加以证实的过程。自然语言是人类心智的产物,与其他认知领域密切相关,并且本身也是心理、文化、社会、生态等因素相互作用的反映。语言结构依赖并反映概念的形成过程,而概念的形成过程又以我们自身的经验为基础。那么,人类在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其概念形成机制是怎样的?这种机制在语言中又有怎样的体现?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拟运用Lakoff (1987)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以及相关的隐喻、转喻理论以名词“脚/足”为例,对英汉词语的词义拓展过程中的概念形成机制进行对比研究,对相关理论提供实证依据,探究其普遍规律以及两者各自的特点。

二、概念界定

1.ICM。ICM是 Lakoff (1987)认知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下面四个原则建构: (1)命题:由ICM中的成分、特性及它们的关系组成。人类的知识结构大多储存于命题当中。(2)意象图式:指人类日常身体经验中不断重复出现的相对简单的结构,如:容器、路径、联结、力量、平衡及各种空间方位和关系等。(3)隐喻映射:将命题、命题中的一个成分或意象图式,从一个认知域映射到另一认知域中相对应的结构中。(4)转喻映射:用同一经验域中容易感知、理解、辨认、记忆或突显的部分映射整体或整体其它部分。

上述四原则中,命题和意象图式形成ICM的结构是ICM延伸的基础。而隐喻和转喻映射是ICM根据命题结构和意象图式扩展辐射的机制。由此可见,ICM理论还包含了意象图式和转、隐喻理论。正是这些理论解释了概念是如何扩展和延伸的,而转、隐喻也从修辞学层面被提升到了认知层面。

2.隐喻和转喻。隐喻和转喻最早被作为两种普通的修辞格进行研究。直到20世纪80年代,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一书中提出两者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他们植根于人类的基本经验之中,构成我们日常的思考和行为方式(Lakoff & Johnson,1980:37)。自此,转、隐喻被作为认知机制得到了广泛的探讨和研究。

Lakoff和Johnson认为隐喻的本质是以此事物来体验彼事物,是用清晰具体的经验来构建抽象复杂的高一级概念,并用“域”来代表概念,用“映射”来代表两概念之间的互动关系。换言之,隐喻是认知主体从一个熟悉的认知域(源域)到未知认知域(目标域)之间的映射,其过程依据事物间的相似性,多为多对应投射。Lakoff又将其分为三类:实体隐喻,结构隐喻和方位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转喻是同一个认知域内的两个次认知域的映射。Barcelona(2000:246)提出“转喻是认知域内的映射现象,也是从源域映射到目的域,只是源域和目的域都应在同一个功能域中,由语用功能将它们联结起来,使目的域得以在心理上被激活。”简言之,转喻是同域中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映射,起替代作用,是单对应映射。

正是通过这两种映射机制的作用,词语才具有了更为丰富和实用的多种含义。近十年来,一些学者又对隐喻和转喻在概念扩展中的连续性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在相关研究中,其侧重点主要是英语中介词的分析以及汉语中人体隐喻和习语的研究,缺乏对其他实义词意义的系统研究。因此,本文试图运用相关理论,对英汉语中“脚/足”词语的语义进行概念形成机制的对比分析。

3.英汉“脚/足”词语的概念形成机制。“脚/足”,其字面意思为“人和动物的行走器官”,具有长度、位置、功能等属性。人类最初用其来描述其他陌生事物或概念时,往往是依据两者某一项属性的相似或相近性。具体而言,“脚/足”是源域,突显度高,而各个属性是目的域,突显度较低,两者同属一个认知域,具有关联性,因此,在词义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形成转喻机制(即:“范畴-特性”ICM);在此基础上,再经过转喻或隐喻,构成平行的、多层次的词义网络。在使用过程中,其英汉句型有: the foot of NP,Vt.POSS foot PP;脚/足+名词,名词+脚/足,动词+足,动词+手+动词+脚。

4.“脚/足”词语――位置。脚/足处于人体的下端(垂直),因此,在经过“器官-人体下端”的转喻过程后,又进行了如下拓展:(1)“人体下端-物体下端”的隐喻过程(人体隐喻)。如:the foot of the mountain,the foot of the stairs;脚灯,脚注,山脚,墙脚,高脚杯等;(2)“物体下端-物体/事物末端”的转喻过程,此过程中,由“下端(垂直)”替代了“末端(水平)”的含义。如:the foot of the bed; 日脚,雨脚等;(3)“物体下端-最后(次序/顺序)-残余的滓末-剩余无用的东西”,此为“转喻-隐喻-转喻”的连续过程。如:the foot of the line/parade,foots,…my foot!(imf) ;茶脚,下脚料,蛇足等。

5.“脚/足”词语――关系。脚/足与其他身体器官之间具有亲密的,平等的关系,映射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就形成了隐喻机制。只有汉语中有这样的映射关系。如:手足。

6.“脚/足”词语――功能。(1)依据其支撑/站立功能,“脚/足”词语在经过“器官-支撑功能”的转喻机制后,又进行了如下语义拓展:a.“支撑/站立功能-支撑部分/基础”的转喻机制。如:basal foot,the foot of the tower(塔基);椅脚,车脚,根脚,脚本。b.“支撑/站立功能-站立之地-立场/观点/态度”的“转喻-隐喻”机制。如:a foot in both camps(脚踏两只船), get/have a cold foot;脚踏两只船,脚踏实地,站不住脚等。c.“支撑/站立功能-附近/周围-影响/威力/控制”的“转喻-隐喻”机制。如:at/under foot,at/beneath/under sb’s feet,live under the cat’s feet;脚下,脚底下人。(2)依据其行走功能,“脚/足”词语在经过“器官-行走功能”的转喻机制后,又进行了如下拓展:a.“行走功能-步伐/步距-阶段”的“转喻-隐喻”机制。如:walks with a light foot,fleet of foot,get/have a foot in the door; 脚头等。b.“行走功能-步态/走路的方式-做事的方式”的“转喻-隐喻”机制。如:on foot,put one’s best foot forward,put one’s foot down,put one’s foot in it,set foot in(进入),set foot in,miss one’s foot,stand on your own feet; 敛足,涉足,插足,失足,比手画脚,愣手愣脚,慌手慌脚,大手大脚等。c.“行走功能-人”的转喻机制。很多身体部分都能被用来代表人,选择的依据在于我们想要表现人物的哪方面特性(Lakoff & John,1980:31)。用“脚/足”词语来替代人,主要是指那些从事依据脚的行走功能进行工作的人,帮手,或对某些人的敬称。如英文中foot and horse 中的“foot”替代infantry,指军队中服役的步兵;汉语词语有:脚子,足下,高足等。

7.“脚/足”词语――长度。脚/足本身具有一定的长度,这种长度相对稳定。古时,在没有精确的测量工具的情况下,人们往往用身体的某部分作为依据,测量其他事物。因此, 以“脚/足”词语为源域,“长度”为目的域,发生了转喻映射(两者同属一个认知域)。如:英文中“foot”具有了“英尺(0.3048米)”的固定词义,而汉语中也有“一脚宽”的表达方法,但并没有作为标准长度被固定下来。

三、结语

通过英汉语中“脚/足”词语概念形成机制的对比研究,我们发现:

1.两词(脚/足, foot)在概念形成的认知过程中,均以转喻为主,隐喻为辅。

同时,转、隐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与介词相比,名词具有除字面含义外多种内涵,代表了多种属性和特征。人们在使用其描述其他事物时,往往依据其中某一项属性和特征的相似或相邻性。因此,在概念形成的第一个阶段,多采用转喻机制,属于范畴-特性ICM。除此之外,转、隐喻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分割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的系统。

2.两词的概念形成过程基本相似,这说明ICM模型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本文仅对英汉名词的概念形成机制做了个案研究,要深入探究人类语言词汇词义拓展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还需大量细致的对比研究,以寻求认知过程中所折射出的不同民族语言在价值观,文化观念,心理过程等方面的异同。此方面内容将另文再议。

[基金项目:华北电力大学青年教师基金(93208705)]

参考文献:

[1].Barcelona,A.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A Cognitive Perspective.Mouten de Gruyter,2000.

[2].Lakoff,G & 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Lakoff,G.Women,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

[4].刘再雄:《英语人体部位词习语意义的认知解读》,《邵阳学院学报》,2002.4。

郭 、祖 林:华北电力大学。

上一篇:城市公示语翻译之规范研究 下一篇:评析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英译汉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