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专业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时间:2022-06-06 01:00:55

基于工作过程的数控专业课程学习情境设计

摘要:学习情境设计是学习领域课程方案最终成功与否的关键,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学习情境的设计思路与方法进行了研究,从学习任务、学习目标、教学实施等方面对学习情境展开了具体的论述,并以带螺纹类零件的加工为例,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和实施。

关键词:工作过程;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实施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同时,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强调职业素质,更强调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思想已被我国职业教育界所接受,并对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方法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可以说,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已成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向,其中,学习情境设计是学习领域课程改革的一个重点与难点。

一、创设基于工作过程学习情境的意义

德国不来梅大学技术与教育研究所的劳耐尔(Rauner)教授指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要求在教学中以行动为导向,将工作过程知识,包括工作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等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学、做合一。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教师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工作过程,积极与学生互动,使学生在自己“做”的实践中,更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实现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提高。

二、《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课程学习情境的规划

学习情境是组成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要素,是课程方案在职业学校学习过程中的具体化。学习情境要在职业的工作任务和行动过程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目标表述和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为了使学生具有数控车的专业行动能力,我们以典型的数控车削零件的加工为载体,将学习领域划分为六个学习情境。在这六个学习情境的实现过程中,无论是对于加工工艺、程序的编制方法,还是数控车床的操作,都是逐渐熟练的过程。同时,随着各个学习情境的实施,所加工的典型零件逐渐变得复杂,对所涉及的专业知识也逐步进行了扩展。通过这六个学习情境的实现,学生具备了数控车中级工的能力。具体的学习情境规划如表1所示。

三、教学实施――以情境三“带螺纹零件的加工”为例

1.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三“带螺纹零件的加工”,其零件载体如下图所示。

该零件在加工内容及其难度上既以情境一和情境二为基础,又对他们有一定的超越,同时为情境四、情境五和情境六完成更高级任务做好铺垫。通过对前两个情境的学习,学生对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式有了一定认识,在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上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整个教学过程设计建立在以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估的“六步法”基础之上,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细分为7个教学环节,如表2所示。

2. 教学实施。

(1)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即给定一具体典型的带螺纹型面回转体零件,要求学生制定出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进行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安全准确地进行零件的加工以及对所加工零件进行检测评估及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在整个教学中要确保教学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具体实施时,宏观上应用引导文法。在这种模式的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和管理者,主要负责解惑答疑。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机械设备的操作能力,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实施项目教学,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微观上采用六步法,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

(2)教学组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必要的相关知识讲授,分配工作任务,协调学生分组,明确分工,提出资讯建议,提供获取资讯的方法与途径信息。在实施的过程中,进行师生互动,现场学练做,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引导学生编程与操作,审查数控加工程序是否正确,进行安全操作规范监督和工作进度调控,审查工作进度计划,协助学生完成工艺方案的制定及加工程序编制。最后,学生的典型任务完成后,教师对项目完成质量进行评估,点评小组合作情况,对标准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评价等。在实施工作任务过程中,教师应以小组合作为突破口,培养和内化学生的职业素养。

(3)考核与评价。

教学模式的创新迫使我们不能再继续沿用传统的评价方式来考核教学,新的评价机制必须和市场经济接轨,能够充分满足评价学生学习成效的需要。我们提出了以下教学评价方式(见表3)。

其中规定考评内容分为:制订工艺、输入程序、仿真模拟、车削加工。自选考评内容分为:装刀、对刀、产品。自我评价内容分为: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合作互助。

我们规定学生技能操作学业成绩 = 基本分 - 失分 + 奖励分。达到规定项目的合格要求就能拿到基本分;出现上课迟到、无故缺课、延时完成等现象和材料的损耗、出次品等要扣分;作品质量优秀,有创新意识或有刻苦学习精神等就有奖励分(即做好拿保值分,做坏扣绩分,创新赚奖励分)。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总结这个项目的成果,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以及总结此活动的意义,他们各自最大的收获等(讨论)。这样可以让学生们在回顾和评估整体的活动中提高能力。

四、结论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设计,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对学习情境的设计思路和方法的研究,对数控专业的主干课程《数控车床编程与加工》进行情境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并在教学实践中得以实施。通过一段时间教学实施和师生间磨合,情境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学生学习兴趣有了显著提高。从长远看,这必将会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中山市建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 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J]. 职教论坛,2004 ,(8).

[2] 姚和芳. 基于工作过程数控技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方案开发与设计[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 赵志群. 职业学习理论的最新发展之三――组织学习[J]. 职教论坛,2003,(4).

[5] 詹华西,姜新桥,王军. 数控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践[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

上一篇:浅述影响巴托克音乐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 下一篇:谈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