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如何从低迷中走出来

时间:2022-06-06 10:49:47

中国股市如何从低迷中走出来

近几个月来,国际国内证券市场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美债危机和信用评级下调,引发世界股市暴跌;欧美债务危机的乌云正在触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引起世界各国的担忧。欧洲债务危机已出现向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蔓延的迹象,欧洲央行时隔4个月再度进入二级市场,收购欧元区国家的国债,以重新筑起市场信任和人气。全球经济急剧动荡,也给中国的外汇资产带来缩水和安全问题,外贸出口面临困境,人民币面临快速升值的巨大压力等诸多问题。我国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的复杂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美国债务危机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走向,虽然达成提高债务上限的协定,会有暂时的缓和,但长期来看仍具有较大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为了维持经济增长和缓解就业的压力,美国很可能推出新一轮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势必可能导致全球货币通胀。从我国的出口看,从以往的23%左右到5月份下降到19%,6月份已经降到16%,其中对美对欧出口都低于10%。这样一个变化趋势,已经足以说明世界经济面临的危机和问题。欧美消费率急剧下降,其新的危机正在潜伏之中,必然爆发一轮新的动荡,对我国出口形成很大压力。就国内形势说,国内通货膨胀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房价仍处于上涨失控之中,种种利空重压之下,中国股市终于破位下跌,创调整以来的新低。为什么中国的股市如此脆弱?当市场上涨时国内市场无所反映,岿然不动;在市场下跌时却加速下跌趋势,股市失去活力,投资者逐渐失去信心和热情,而我们的应对政策和措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使国内市场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

我认为政策的两难在于,一方面国内通胀压力不减,CPI不断创出新高,因此缩紧银根、控制货币流动性,但效果欠佳稳定物价不力,融资困难却加重了企业的成本和负担,导致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基本面走差,失去投资价值或热点;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企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不出台相关政策无法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此情况下,没有政策的支持,上市公司基本面和业绩表现难以维持,难以吸引新资金入场,中国股市要走出低迷面临很大的挑战。外在因素对我国股市运行有一定影响,但最关键的还是内在原因,我国股市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有很多亟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当前我国股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股票市场发展成熟与否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发展的显著标志,它是金融经济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国家很重视股票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杠杆作用和协调社会矛盾的作用,并用来调节经济及各种关系。我国股市建立以来,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还存在着用行政理念和模式来指导股市,只重视金融市场或银行市场的运作,忽视股票市场对于经济的作用,对股市功能的深入分析研究不够,政策指导不够细化和明确,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对股市风险的有效引导和监管,特别是如何应对国际证券市场的风险,缺乏详尽的研究。

第二,新股的发行上市制度急需改革。上市程序缺乏科学严谨的论证和考察监督,发行速度未能根据市场状况及时调节。上市决定仍以审批制为主导,保荐人和相关评级机构的作用被弱化,无法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发展空间,高发行价高市盈率也会使投资者蒙受损失。

第三,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所做的工作缺乏力度,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没有行之有效的确定标准,没有制定红利分配制度,未成为吸引投资者理性投资的组成部分,信息仍不够公开透明。

第四,未建立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和学习环境,不够重视发挥人才的作则。培养和重用机会的缺乏,致使人才外流严重。

在世界经济走向不明确的格局下,如何引导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为实体经济提供支持,同时不与国家政策方针相冲突,我认为,股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战略的最有效措施。当前形势下,首先要重塑人们对股市的信心,信心是股市发展的前提;同时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政策,扶持中小企业,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完善股市秩序,只有股民们亲身感受到实际的利益,股市才可能红火起来。

本人建议,应该马上采取以下措施:

1.针对股票市场建立特殊的政策机制,并保持其相对独立性。资本市场是个广泛的市场,应根据各市场分别建立相应的政策机制引导其发展,使各个市场相互融合形成良性循环。我国当前更多的是使用单一目的货币政策,缺乏其他政策的支持和共鸣,因此效果欠佳。货币政策的效果在于解决货币供给失衡和金融货币市场的资金流问题,对于股市的直接影响和调控有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股市存在的问题。股票市场最重要的功能是融资和投资功能,对资金运用及其合理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有独立的政策机制引导和管理资金的流动和运作,根据不同时期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及时调整股市政策,保证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和上市公司的质量,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我国已经建立了货币政策委员会,专门讨论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与其它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等。应该建立股市政策委员会,根据股市发展需要制定和调整股市政策,协调宏观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目标的达成,就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讨论和改进,促进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

2.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士科学论证,改革新股发行机制。公司上市能为企业快速募集资金,是企业发展壮大最快速有效的模式,也是股东和管理层乐意的运作方式,但由于上市发行仍是审批制,导致一些不合理现象产生,如上市公司信息不够透明、竞争激烈、发行市盈率过高等。首先,应该将拟上市公司评定权给予保荐人和评级机构,对公司进行详尽的考察和分析论证,保证拟上市公司的质量和发展前景,由证券监管机构对保荐人和评级机构统一监管。其次,发展和引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公开询价,确保公司的投资价值,严防恶意炒作。其三,根据市场状况和公司发展需要,讨论商定发行的数量和规模,在维持股市稳定的情况下使资金能合理的配置和运用。

3.制定和完善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标准,加大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力度。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标准,强调公司的规模和盈利能力,蓝筹股一般按季分红,分红比例通常参考长期债券利率和公司赢利,派现一直是最主要的红利支付方式。同时,红利收入成为投资者日常投资收入的组成部分,红利分配成为吸引投资者选择股票的有力杠杆。上市分红制度有利于增强市场风险的可预测性,96%的投资者为长线投资者,75%的股民并不担心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我国需要制定一个既能有效执行又能吸引投资者的红利分配标准,并将其作为拟发行上市公司的承诺,未达到标准将进行调查,这样不但能提高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盈利水平,还能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建立良好的投资观和价值观,减少股价的大幅波动,从而稳定整个股市。

4.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调查研究,学习借鉴外国股市方面的经验,及时总结和改进。培养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证券干部队伍和精英团队,使我国证券走上正确、良性循环的轨道。

上一篇:影子银行:渠道不畅“影子”歪 下一篇:挖掘超跌股的投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