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时间:2022-06-06 01:33:11

浅谈施工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摘要: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企业为了提高管理质量,促进各部门之间协调运行,保证国家方针政策的执行,保护企业财产安全,达到预定的经营目标而建立的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等进行的控制活动,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本文分析了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的对策。

关键词: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对策

Abstract: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It is the enterpris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various departments operation,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policy, the protection enterprise the property security, achieving the management goal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financia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activities, build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sound system of internal control.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nternal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 F275.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施工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一)能够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经营行为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所发生的各类问题,都能及时反映,及时纠正,从而有利于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得到有效的执行。规范的企业经营行为有利于良好施工环境的建立,从而促进整个施工过程的稳步顺利的完成。

(二)有助于建筑施工企业防范经营风险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枢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的加强对企业内部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把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是建筑施工企业防范风险的最佳方法。

(三)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把企业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以顺利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同时,由于严密的监督与考核,能真实的反映工作实绩,再配合合理的奖惩制度,便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及潜能,通过工作效率,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二、我国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环境不完善

现代企业都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建立并进行经营的,影响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因素分为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更多体现的是约束和规范,但它超出了企业的控制能力;而内部环境是直接造成各企业内部控制形成和内容差异的根本原因。

(二)项目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施工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实行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项目经理责任制,在施工项目的建设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也由于项目经理责任制的不完善,出现了对项目经理过度授权的现象,很多决策由项目经理直接做出,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使项目部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在经营过程中,项目经理的道德意识淡薄,出现逆向选择、虚列项目成本的现象,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

(三)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不协调

内部控制包括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其中会计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从目前施工企业的实践上来看,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过程正是围绕这一核心来抓的――从保证资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的目标出发,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内部会计制度规范。但是不可否认,管理控制,特别是预算管理、内部审计,是在会计控制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经营目标实现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机械地将两者分开或者厚此薄彼都难以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三、加强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加强重大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降低风险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环境越来越复杂,施工企业应加大重大经济事项的控制。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制度化、规范化,做到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必要时可建立重大经济事项责任人跟踪监管制度,加大对重大经济事项的管理。

(1)招标时加强对招标企业的考核。现在市场竞争激烈,招标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行为。在积极竞标的同时,也应该加强对招标单位的考核。如果招标方信用不好,工程中标后,有可能长期拖欠工程款,甚至最终无法收回,造成施工企业资金短缺,直接影响获利能力,打乱企业总体资金计划,增加企业财务风险;而施工企业违约,又会带来信誉损失。因此,施工企业在竞标前应该有选择性地收集招标方资料,做好分析,对于符合要求的招标方应形成记录并归档,避免投标中的盲目性。

(2)供应商的考核。施工企业建立供应商资料档案,与信用好的厂商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在组织生产时,可预防生产原料短缺,或储存积压,或物价变化造成的不利影响,或由于材料质量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

(二)推行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是指施工企业根据承接项目的项目内容、预算定额、取费标准、结算价格编制责任成本预算,然后以委托经营责任书的形式委托给项目经理进行实施,通过节奖超罚的方式把员工的个人收入同项目责任成本的控制效果紧密联系起来,以此调动各组织、各部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责任成本管理是全过程的动态的管理,因此,施工企业实施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也要求做好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

(三)优化内部控制制度设计

施工企业要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就必须建立一套高效、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由于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区域分散,各项目性质又有所不同,同时本着经济的原则,所以,我们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在遵守合法合规、全面系统、成本效益等原则的前提下,讲究适用性、及时性和灵活性,做到目标明确,职责清晰,并要注重关键控制点。比如对于基础工程如工程勘察这类具有施工期短、工程分散、野外作业的施工项目,材料管理难度就非常大,我们应该在设立科学定额制的基础上,实行材料管理岗位责任制,在材料的验收、领用领出、盘点、保管、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杜绝浪费、被盗、毁损和流失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吴婧,建筑施工企业材料采购环节内部控制设计,财会通讯,2009年第17期

2、贾正芹,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第9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浅谈对建设工程项目招标的体会 下一篇: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