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

时间:2022-06-05 11:31:00

中国石油安全形势与对策

[摘要]中国的石油安全形势主要有:石油供需矛盾突出、进口来源过于集中、运输线路单一、国际政治环境恶劣和石油储备不足。建议通过以下对策来保障中国供应安全:扩大同其他石油进口国合作,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中东稳定:加大与石油出口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巩固与产油国的良好关系;协调消费国在石油出口国的油田投资以及应对石油供应意外中断等突发事件方面的行动;扩大石油战略储备规模;节约石油消费;加大本土石油勘探力度;参与海外石油资源勘探开发获取份额油;实现石油进口运输路线多元化。

[关键词]石油;安全;战略储备;对策

[中图分类号]F4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2-0047-04

石油安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石油出口国的石油生产水平稳定;二是运输线路畅通;三是价格合理,消费国有能力承受。

然而,中东地区历来战乱频频,阿以冲突、不同教派冲突、当权既得利益集团与传统保守势力的对立,加之国际势力的介入,中东地区的石油产量容易出现异常波动。其他地区的产油国如委内瑞拉和尼日利亚也常因石油工人罢工而影响产量。出口国产量的突发性下降可能导致油价上涨从而损害消费国的利益。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等交通咽喉海盗猖獗,不稳定因素多,运油线路安全存在变数。本质上,欧佩克追求利益最大化,从供需上看,消费国对欧佩克石油依赖程度越高,欧佩克越有油价控制权,欧佩克石油产量占世界比重自1973年后一直远低于其储量占世界比重,充分反映欧佩克的垄断本质。尽管欧佩克从成立至今一直强调要维持石油市场稳定,但是欧佩克一手炮制的两次石油危机让西方国家感到切肤之痛,能源安全事关重大,石油战略安全的重要性超越短期经济利益。石油危机后西方国家花大力气全方位攻关能源安全问题,短期内增加石油储备、投入巨额资金勘探开发非欧佩克国家的油田,缓解石油短缺;长期以开发替代能源为主,如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源等,政策上设置石油消费税,补贴新能源,大力推进节能技术,多管齐下,力求提高石油供应自给度。

当今主要石油消费国家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国家、中国、印度和日本都缺乏石油安全感。2008年中国的石油进口花费占GDP的比重和石油对外依存度相对于其他主要石油消费国较低(表-1),但是中国进口石油的运输线路安全程度低于美国和印度,仅比日本安全,随着经济快速增长,中国石油需求量和进口量都将越来越大,未来中国的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一、中国石油供需安全形势

(一)石油供需矛盾突出

1993年,我国由石油净出口国变成净进口同。2000年中国石油消费2.24亿吨,生产1.63亿吨,对外依存度为27.3%,进口花费127亿美元,此后一路上扬;从2003年5月开始,中国石油消费量首次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石油消费和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2008年中国生产石油1.90亿吨,消费石油3.76亿吨,对外依存度达49.5%,进口石油花费1263亿美元,进口石油花费占GDP比重高达2.9%。高油价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一系列负面作用。

根据弹性系数法预测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量为4.97亿吨,据石油消费强度法预测为5.99亿吨(李小地、张永峰,2007),取均值预测中国2020年石油需求量为5.48亿吨。在原油可采储量为263.7亿吨的条件下中国石油产量在2020年达到2.20亿吨(李小地、张永峰,2007),届时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上升到58.9%,预测2030中国石油产量年达到2.25亿吨,峰值出现在2039年,峰值产量为2.42亿吨。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需求量越来越大,国内石油产量的增速赶不上需求的增速,未来中国石油供需形势将更加严峻,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日益加大。中国的主要油田如大庆和胜利油田已进入开采后期,维持原有产能比较困难,根据规划未来的产量将逐年递减,今后国内石油生产将主要依靠西部和海上油田,特别是鄂尔多斯盆地、新疆、渤海湾和南海的石油资源。

(二)进口来源过于集中

从石油进口来源看,中国的石油进口过于集中,进口的石油大部分来自中东和非洲,这种进口结构风险很大。作为中国石油进口主要地区的非洲和中东地区,一直都是世界热点地区。非洲国家政局不稳,内战不断;中东地区长期处于混乱局面、国际恐怖主义猖獗;美伊战争结束后,美国加强了对中东的控制,实际上也间接地控制了我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来源地,一旦石油供给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而中断,将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灾难性打击。

(三)运输路线单一

进口石油运输方式单一,运输的线路安全系数低。中国82%的进口原油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而马六甲海峡的安全不为中国掌控,原油进口海上通道安全堪忧,一旦这条海上通道被敌对势力切断,这将造成严重的石油供应中断。

(四)国际政治环境恶劣

全球石油能源地域分布和消费极其不平衡,一些大国为维护自身地缘政治和经济利益,加紧控制原来已被他们瓜分了的全球能源供应地区和国家。

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对石油能源的巨大需求,中国处在亚太新的能源消费增长中心,面临着与周边油气资源消费大国之间的激烈竞争,欧美发达国家甚至抛出了“中国石油”。美、日、印等国在石油能源领域已对中国构成了较大的牵制。

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一直在全球范围内抢占石油资源。中国有超过一半的原油进口来自中东,而美国不惜动用武力加强对中东地区石油控制权的争夺;中亚国家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而且是中国的近邻,运输方便,双方在油气合作领域具有广阔前景。但是,美国凭借超级大国的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竭力插手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的油气投资及国际合作项目,力图控制中国油气供应的中亚源头;中国原油输运的重要通道――马六甲海峡是美国控制的全球最重要的战略通道之一,在那里有美国驻扎的军队,以“反恐”的名义掌握运输要塞;此外,美国还连同日本和韩国通过各种手段对中俄输油管道项目施加影响,阻挠中俄能源合作的顺利进行。

日本和中国一样,同属于石油消费大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极高。其国内油气资源极度匮乏,仅在日本海岸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油田,国内石油供给率仅为0.2%,石油进口依存度接近100%。近年来,中日两国作为亚洲毗邻的油气消费和进口大国在国际油气市场上展开了激烈的博弈,如俄罗斯远东石油管道之争、海外油田开发权之争、东海石油勘探之争等,并成为影响两国政治、经济贸易关系的重要因素。

俄罗斯作为主要能源输出国之一,一直将石油作为战略武器,以达到其经济和政治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俄罗斯在与中、美、日等国同时

开展能源合作,采取大国间平衡的原则,并且俄罗斯对中国供给原油始终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

(五)石油储备不足

石油战略储备是国家石油安全的核心内容,它可以应对石油和其他能源供应出现中断的风险,应对国际石油市场暴涨的风险,应对地区冲突、战争及各种政治风险等等。国际能源署规定其成员国应该保持相当于90天进口石油量的储备(包括公共和私人部门的储备)。

经过石油危机对经济的沉重打击之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印度、南非、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也都建立了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我国于2004年正式规划建设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用15年时间分三期实施,储量安排大致是第一期完成1000万至1200万吨,第二期和第三期完成2800万吨。目前,一期四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浙江省宁波市的镇海、舟山市的岱山、山东省青岛市的黄岛、辽宁省的大连,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我国的石油战略储备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1)目前建立的石油储备基地都集中在沿海地区,选址过于集中,并且储备方式单一;(2)没有相关法律保障;(3)储备资金来源单一,根据我国的石油储备计划,国家是主要投资者,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所需要的巨额资金完全由国家财政出资,造成政府负担过重,并将制约储备石油的发展。

二、提高中国石油安全程度的对策

(一)节约石油资源

提高大排量汽车的购置税,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扶持电动汽车、燃气汽车及混合燃料汽车的研发并推广使用,扶持节油技术的研发,同时发展公共交通,节约石油消费。

(二)提高战略储备石油规模

在当前中国石油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应对10年一遇的石油供应中断危机,最优的战略石油储备规模为80天进口量,而应对更大规模的石油中断危机需要更大的石油储备量(林伯强,2010)。战略储备具有商业储备无法取代的特殊作用。当国际石油供应突然发生中断或国际油价暴涨危及国家安全与社会经济正常运转时,战略储备的动用具有减少平衡供需、抑制油价的功能。美国自1977年开始实施石油战略储备(sPR)政策,到1980年拥有1亿桶石油战略储备,相当于15天的进口量,到1991年SPR增加到5.7亿桶,相当于74天的进口量。美国在海湾战争期间释放战略石油储备起到了抑制油价上涨的良好作用。

中国目前在沿海地区设立了几处石油储备基地,拥有大约30天进口量的战略储备,随着进口量的加大,应借鉴美国、日本和德国等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的经验,完善我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在地区布局上,综合考虑运输便利、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安全系数等因素,在全国布局;在储备方式的选择上,应在国家储备之外,建立企业储备,适当引入民间资本,增加活力,节约成本,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最终建立相当于90天进口量的石油战略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三)加大本土石油勘探生产力度

勘探投人是储量增长的前提,也是提高产量的保证。加强上游的资金投入掌握更多的资源不但是中长期内的保持生存和优势的基础,也是近期内获得更多利润的保证(张抗,2002)。当前我国石油勘探投入在石油石化行业整体投资中偏低,应加大石油勘探力度,设立石油勘探风险基金,在财税政策上鼓励石油公司增加勘探投入,提高勘探科技水平,加大勘探力度,力争实现储量的较大规模增长。同时,进行提高油田采收率的试验,从政策和税收方面支持石油公司开发成本较低的边际油田。

(四)积极利用海外资源

鼓励中国石油企业积极参与海外特别是非欧佩克国家的新区的勘探和老油田的开发,扩大哈萨克斯坦油田和加拿大油砂的开采规模,只要盈亏能达到平衡就可以投资生产,非欧佩克产量的增加对油价上涨的延缓起着重要意义。重视同欧佩克国家的石油勘探生产合作,特别是产量水平较低与巨大规模不相称的伊拉克和委内瑞拉。在投标勘探生产项目上,中国石油公司尽量与外国石油公司组成联合体开发海外石油资源,不谋求绝对控股,多方合作共赢,在扩大海外份额油规模的同时注意防范中国。

(五)石油输运路线多元化

石油运输安全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中国石油进口主要来自中东(51%)、非洲(30%)和中亚(10%)(见图-1),来自安全程度最高的哈萨克斯坦和周边邻近国家仅有6.7%,来自较安全的俄罗斯以及东太平洋占11.3%,来自中东和北非等地通过存在风险的马六甲海峡占82%(见图-2)。未来石油进口来自中东的份额将更大,应加快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尽早建设中巴能源走廊,扩大从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的进口份额,争取10年后将经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的石油份额降到60%以下,20年后降到50%以下,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线路的依赖,提高中国的石油安全程度。

(六)成品油价格政策

基本的成品油价格包括原油成本、炼油成本和运输、销售成本,还可通过税收提高成品油价格。当前欧洲国家石油税最高,成品油价格也最高。美国、中国和印度等国的石油税较低,成品油价格比较低。增加石油税有利于降低石油需求、减少进口以及增加财政收入,但不利于控制通货膨胀,损害交通运输行业、汽车工业等行业并最终损害全体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作为当前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9年以前实行成品油价格管制,即成品油价格涨幅低于国际原油价格涨幅,国家财政对亏损的炼油企业补贴。中国从2009年开始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收费,汽油消费税单位税额由每升0.2元提高到1元,柴油由每升0.1元提高到0.8元,和美国燃油税占成品油价格的比重相差不大。改革后的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国家取消了对石化企业的补贴。

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进口国,成品油价格不到法国等西欧国家的一半,人均石油消耗量是欧洲发达国家的3倍,石油消费量占全球的25%,近30年一直实行成品油低价政策。原因在于,如果美国大幅度提高成品油价格将大幅减少石油消费,相应地美国的石油进口量也大幅减少,这将造成世界石油市场供应过剩,原油价格也将下跌,过低的原油价格将促进美国以外地区的石油消费,这样又会抬高原油价格。自1998年以来中国新增的石油消费超过世界同期新增石油消费的三分之一,中国强劲的需求是1998年以来油价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中国设置过高的石油税固然可以暂时降低石油消费抑制油价上涨,但石油价格的降低又会促进世界其他地区的石油消费,这样设置较高的石油税对降低世界油价收效甚微,反而因为过高的成品油价格妨害经济发展。占成品油价格30%以下比重的燃油税可以起到节约石油消费、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同时也不会妨害经济发展。提高石油安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障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较低的成品油价格更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较低的成品油价格与提高中国石油安全并不矛盾。

(七)加深国际合作

石油进口国都依赖中东和其他主要石油出口国的石油供应,世界石油市场是一个整体,任何地方出现石油供应中断都将影响世界石油价格,中国的石油安全离不开全球的石油安全。中国应和其他国家合作,消除不稳定因素,共同维护中东稳定,发展巩固与产油国的良好关系,协调消费国在国际油田投资以及应对石油供应意外中断等突发事件方面的行动。

1 加大与石油出口国的合作。加大与产油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合作共荣。向产油国开放炼化、加油站、电厂等能源领域,换取更多的机会参与产油国的油田勘探开发。在资本市场上吸引产油国富余资金,让产油国有机会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注意国家形象,多参与资源国的公益性事业,增进友好关系,推进资源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与消费国的合作。中国石油公司与主要消费国家的石油公司加强合作,共同参与资源国的石油勘探生产,合作研发替代能源,扩大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增加互信;敦促美国适当降低石油消费强度;发展消费国家的集体石油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小地,张永峰,中美石油生产与消费历史对比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

[2]林伯强,中国战略石油储备的最优规模[J],世界经济,2010,(8):72-92

[3]张抗,中国石油天然气发展战略[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4]British Petroleum,BP statt'sticaireview of world energy[M],London:London Publication,2010

上一篇:核能可持续利用问题的分析 下一篇:资源型城市问题演变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