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工程技术教育创新论述

时间:2022-06-05 10:44:37

职高工程技术教育创新论述

专业课重点放在针对性强、实用性强的专业知识内容上。如建筑材料增加了新型建筑材料内容;建筑施工技术讲授具有普遍意义和较高使用价值的实用技术、工艺传授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介绍国内近年来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广泛使用和正在推行使用的一些新技术、新工艺,将钢筋混凝土与砌体课程合并为一门课,利用CAD进行结构设计。在许多专业课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上述专业课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实习、实验课程及设计相结合。如建筑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学结合现场组织教学,直观,生动、形象,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建筑力学、地基基础、钢筋混凝土等课程引入大量实际工程案例,丰富专业课内容,同时使学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们增加了一些与专业有关的技术课程建筑设备、建筑电工,还陆续增加一些道路、桥梁、地下施工等技术课程,为适应现代经济管理,开设了一些管理课程如建筑施工组织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经济与概预算、建筑法规、建设监理等,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应用型、技术型、管理型复合人才。

搞好实习、实训教学要做到:以培养学生综合技术和技能为宗旨,深化实习、实训内容及教学过程的改革,将实习、实训作为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来抓。加强实习、实训教材建设,改善实习、实训条件,加强校企合作,利用企业在建工程作为校外实训基地,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做到:(1)协助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定位测量、抄平放线。(2)了解施工有关文件,掌握现场各工种及工艺过程。(3)参与施工组织设计、预算编制及现场施工管理。这样让学生在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实干中去学,积极参与工程施工问题的处理,鼓励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使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性、创造性,真正体会到工程感和成就感,锻炼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与此同时,教师改变教学封闭状态,深入工地现场,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进一步完善、丰富课堂内容,促进专业建设和改革。发挥考试作用,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在考核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时,应减少定义、概念、论证性考核,重点侧重于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题目较多的应是一些实际问题和案例,无固定标准答案,需要学生根据所学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评价,去灵活运用,拿出自己的设计方案,从而提高学生实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基本素质”指的是:政治思想素质、科学工作态度、施工组织能力、社会责任感等。在教育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把基本素质教育融会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中,让学生正确认识到本专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毕业后将从事的职业在社会中的地位、职责及社会价值。让学生坚定信心、充满希望,从而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珍惜、忠实自己的职业,对自己从事的职业有强烈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树立学生“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勤奋努力、团结奋斗、相互协作”的工作作风。加强基本素质教育,为学生的早日成才奠定基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保证体系,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问题是职业教育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队伍绝大多数是由普通理工科院校培养出来的,没有受过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影响较深。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进行教育思想更新,从分析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客观现实出发,分析我们教育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寻找提高办学质量的途径。职业教育的特点是应用性、实践性强。

建设“双师”素质型教师是保障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我校的“双师”型教师主要来源于企业调入,他们的优化组合为培养人才创造了条件,但学校要长远发展必须培养一支“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双师”的培养途径可采取: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要求教师带课题定期去现场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教师深入企业参与学生实习指导,培养教师具备工程师素质,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把有经验的企业专家、工程技术人员请到学校定期组织有关专业的技术讲座,参与专业教学计划的研究制定,互相交流、互相促进。我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2004年开始对人才培养和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几年的摸索与实践,已形成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教学模式,就目前已毕业的学生来讲就业率达96%以上,多数从事施工现场管理、技术操作,能较快适应工程环境和岗位要求。

作者:赵建军 单位: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上一篇:学员个体发展的学业评估模式构建 下一篇:怎样培训学生语文的学习方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