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聚视角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时间:2022-06-05 10:06:32

基于集聚视角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本文从集聚的角度分析了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利用区位商测度了广东省五个高新技术行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集中度,我们的结论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电子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存在着明显的集聚,但是近五年的区位商略有下降。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位商

一、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概述

1985年,中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深圳科技工业园在深圳市建立,经过20多年的蓬勃发展,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拥有了一定的规模,全省以广州和深圳为龙头,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截止2010年11月底,广东省已经设立了16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其中深圳、广州、惠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东莞、肇庆9个国家级高新区,广东省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居全国首位。截止2010年底,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21050.2亿元,占广东省工业总产值的22.52%,规模以上企业数5774个,占广东省工业企业数的10.81%,规模以上企业的产值、主营收入分别占全省工业的比重为24.53%、24.91%。

从全国范围来看,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企业数、总产值、主营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9.88%、28.18%、28.13%,中国高新技术统计年鉴数据表明,在说明全国31个地区高新技术生产经营情况的8个主要指标中,广东省都毫无悬念的高居第一位。

资料来源:经《中国高新技术统计年鉴》计算整理而得

二、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特点

1. 以引进为主的“人才资源”集聚

人才资源的引进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一个重要特点,除了依托自身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外,它的人才要素大量来自于高新技术人才的引进。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广东省自身的人才储备不算丰富,客观上来讲需要“引进”加以补充;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的独特先发优势,灵活的机制和优惠的政策对于全国的高新技术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众多的人才流进使得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同时带来了人才聚集效应,从而进一步促进了集聚的作用。

2.以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代表的创新簇群

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园区和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初步结成网络并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簇群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另一个主要特征。以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为代表,这些簇群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带,带来了巨大的规模效益。广东省目前拥有深圳、广州、惠州、佛山、中山、珠海、江门、东莞、肇庆9个国家级高新区,这9个国家级高新区都在珠三角区域内,构成了珠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带来了集聚的协同效应,促进了区域技术、人才、信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存进了珠三角内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互补,也促进了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向省外的辐射和国际化运行。

三、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现状分析

1.集聚的测度——区位熵

为了准确直观的分析产业集聚,需要对集聚的程度进行度量。常用的集聚度测度指标大致分为两种: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绝对集中度又称CR指数,通常用在市场规模或经济指标(主营收入、从业人数、产值等)处于前n位的地区在市场中的份额的总和;相对集中度一般又分两种: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本文采用常用的区位熵对广东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状况进行简要的分析。

区位熵又称专业化率,运用区位熵对产业集聚进行量化研究可以分析区域内产业的集聚倾向,它由哈盖特(P.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区位熵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指标,其表达式为:

以研究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各行业区位熵为例,其中 表示具体某行业 某一年的区位熵, 表示广东省高新技术行业 某一年的某项经济指标(如从业人数,产值,企业数等,本文以从业人数为例,下同), 表示广东省所有行业的从业人员数, 全国高新技术行业 某一年的从业人员数, 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从业人员数。如果 ,说明此行业的集聚程度低于全国该行业的平均水平,我们认为其集聚程度较低,或者说不存在集聚现象;如果 ,说明此行业的集聚程度等于全国该行业的平均水平,同样我们认为其集聚程度较低,或者说不存在集聚现象;只有当 ,说明此行业的集聚程度高于全国改行业平均水平,属于地区专业化行业,而且 越大(大于1的前提下),说明该行业地方专业化程度或者说集聚程度越高。

2.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分行业集聚测度

根据《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统计年鉴》的数据,我国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分类通常分为五类,即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本文以从业人员数为指标,具体公式如下:

(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i行业从业人员数/广东省全部产业从业人员数)/(全国高新技术产业i行业从业人员数/全国全部产业从业人员数)

资料来源:计算整理而得

3.结论

根据广东省五个高新技术行业近五年的区位熵,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广东省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近五年的区位熵都小于1,说明广东省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的集聚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可以说它们不存在集聚现象;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近五年的区位熵都大于1,说明它们的集聚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存在明显的集聚现象。

2.医疗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的区位熵虽然不如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及办公设备制造业那么高,但是其区位熵近五年全部大于1,说明其存在有一定的集聚程度。

3.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近五年的区位熵略有下降,但是其区位熵都在5.5以上,说明其保持着较高的集聚水平;电子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区位熵围绕6上下波动,整体上同样保持着较高的集聚水平。电子信息产业是广东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代表,广东是全国电子信息产品生产大省,拥有着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拥有华为、腾讯、中兴等一大批创新性电子信息产业,是世界性的电子信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基地。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新技术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

[2]邓丽君,刘志迎,丰志培.高技术产业空间聚集的实证研究[J].产经透视,2006,(05):41-44.

[3]吴学花,杨蕙馨.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4,(10):36-43.

[4]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5,(08):22-29.

上一篇:深基坑管涌治理实例 下一篇:加强会计电算化制度下的内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