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出口机遇国别报告之四 阿根廷篇

时间:2022-06-05 09:00:04

农产品出口机遇国别报告之四 阿根廷篇

商机巨大 重视障碍

与阿根廷开展农产品贸易与投资,还需要深入、及时了解当地文化差异和投资、劳工、税赋等相关法令。

从20世纪初以来,阿根廷一直保持世界农牧产品出口大国的地位,其农业和粮食生产结构的特点是:以农牧业为主,农牧林渔业全面发展。

战略伙伴关系为企业提供商机

阿根廷近年来致力于经济改革,积极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的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的领域有:林业、食品加工、渔业(水产养殖、远洋捕捞)等。另外,阿根廷政府鼓励投资或生产的政策或法规对国人和外商一视同仁,完全依据1993年第1853号行政命令及外商投资法所定的概括性广泛依据,但是运用相对灵活,加上配合产业结构重整对企业税收减低并给予相关退税及减税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以及地方政府的相关经营优惠,可以大大降低投资者生产成本。

2004年底中国和阿根廷确定了战略伙伴关系,为两国企业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

我国与阿根廷产业结构及外销产品之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并且阿根廷位于南美洲南部,气候与北半球正好相反,普遍认为在阿根廷投资食品加工、肉类及水产加工,以及利用阿根廷丰富的农牧渔等资源发展远洋渔业、皮革加工、羊毛、棉纺纤维加工,皮革处理等都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若加强相互拓销及采购,未来双边贸易与投资极具成长空间。中国政府已经承诺,在今后5年内,从阿根廷的进口(80%以上为农牧产品进口)由目前的25亿美元提高到65亿美元。

从贸易和投资前景看,一方面中阿政治关系稳定,阿根廷迫切希望进入巨大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中国也需要扩大阿根廷市场开发规模。大规模开发拉美市场已被列入我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战略日程,投资环境也日趋优化。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在一份报告里认为,中国经济近年来的强劲增长和从拉美进口的扩大,有力地刺激了拉美经济,中国现已成为拉美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双方开展贸易和投资合作实现了互惠互利。中国对阿扩大农产品贸易与投资,促进了阿根廷经济复苏,对我国农产品目标市场的多元化也极为有利。

重视贸易和投资中的五大障碍

我国和阿根廷开展农产品双边投资和贸易时,还要考虑我们实际面对的是拉美市场的联合及利益保护,要密切注意整个拉美市场的走势。为了维护出口利益,阿根廷与巴西于2003年达成出口合作协议,主要目的包括两国订下共同对外协商交易条件及价格等相关规范。同时阿根廷还是2003年成立的南方共市农牧委员会的会员国。该农牧委员会的宗旨是提高南方共市会员国间农牧议题方面的合作、保护该组织的贸易利益等,工作项目包括促进共市会员国间防疫及大宗物资、肉类与乳制品生产等方面合作,充分利用每个会员国的自然资源来增加整体利益。

当前,为保证进行经济结构和政策调整成功,阿根廷急需扩大对外贸易并吸引外部投资以尽快恢复其经济增长。但是,在阿根廷进行农产品贸易和投资也存在一些障碍,值得投资商和贸易商注意。一是阿根廷政府行政效率有待提高。例如经常存在申办案件程序因承办人不同而随意调整等情况,在银行等机构人员拥挤、办事效率低。二是由于政治或利益团体需要,常对一般行政规章、法令、决议或公告事项大幅修订或调整,造成投资风险性相对提高。三是税赋过高。例如开征额外出口税,暂时性向所有阿国出口货品课征额外出口税,包括出口至南方共市者,其中对谷物、鱼类、蔬菜及水果等初级产品之出口课征额外税10%,对肉类、奶制品、食用油等产品5%;一般公司、行号、店面的税赋繁重。四是劳动力成本过高。由于阿根廷社会福利高因而对劳动力保护也过高,形成企业经营的一大负担。五是阿根廷金融信用不足,可能造成资金成本高。另外,大多数农牧业产品的进口必须提供经阿根廷领事馆认可的卫生证明。

与阿根廷开展农产品贸易与投资还需要深入、及时了解当地文化差异和投资、劳工、税赋等相关法令。例如,阿根廷使用西班牙文,交涉、洽谈时最好有懂西班牙语的人员;由于近来的经济危机,偷抢案件增多,应多注意人身及财产安全;阿根廷律师及会计师良莠不齐,要谨慎选择投资伙伴等。

(作者系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上一篇:WTO总干事竞选前景微妙 下一篇:邮政储蓄:离开“法宝”如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