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和谐”现象

时间:2022-06-05 06:28:49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中“不和谐”现象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科学课常用的教学形式,它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我们也应该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地方。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 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7-063-001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有一些不和谐的地方,请看下列案例:

案例一:这是一节五年级科学课《简单电路》,老师课前在每张桌上放两节电池,一个电珠,一个开关,一些导线。要求学生先讨论:怎样连接使小电珠发光,然后把连接的方法画在课前老师发的白纸上。学生接到任务后,根本顾不上讨论,更谈不上画连接线路图,就各自抢夺桌上的材料,开始组装……

案例二:三年级《研究纸》一课,老师在指导学生了解各种各样的纸以后,明确了探究的问题:怎样判断纸的吸水性强弱?小组先讨论方案,然后班级交流。大多数组员你一言,我一语,讨论激烈而有序。这时,班里有几个同学引起了我的注意:老师的这个问题似乎他们不感兴趣,或者说同学们的问题与他们无关,他们只是乖乖地坐着,静默不语,不参与同学们的讨论,更不参与同学们的动手,他们对老师的问题不假思索,他们似乎是合作小组中的旁观者。

案例三:三年级科学《把物体放入水中》,老师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要求每个学生带几件物品来。但是第四实验小组的一个男生明显与众不同:上课刚开始,就趁老师不注意把自己带的东西放进水槽,然后又趁邻座不注意,把邻座同学的东西放进水槽。在遭到同学阻止后,他又把邻座的文具盒放入水槽,邻座见此情境大叫起来……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这些学生有的在合作学习中不愿合作,只顾自己表现,合作学习只是表面形式,只是围坐在一起罢了,基本上还是独立学习,独立思考,没有讨论,没有倾听,更没有合作。有的学生对合作学习表现出非常冷漠的态度,似乎眼前的讨论与自己无关,只是呆坐在位子上,看别人讨论,看别人动手,看别人记录,自己是一名观众,而不是参与者。有的学生在合作学习时乘机打闹,搞恶作剧,不参与小组的活动。这些学生虽然是合作学习中的少数人,但却使小组合作学习整体效率下降,甚至流于形式,失去了其真正内涵。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呢?本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教师方面的因素

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或者说没有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给予必要的指导、安排,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地理解为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的“议论组”。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目前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出现偏差,造成这些孩子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喜欢独断专行,不愿与人合作。还有一些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关爱,这些孩子要么性格孤僻,不与人交流,不与人合作,要么行为莽撞,以搞破坏为乐。

三、缺少经常合作学习的氛围

虽然现在各个学校都大谈素质教育,但应试教育的大石头还重重地压在教师和学生身上。上级教研室、学校教务处不时地对学生进行考试摸底、抽测排名。合作学习等学习形式在平时的教学中几乎不存在。于是偶尔上一次科学公开课,学生根本就没有养成合作的习惯,看到一些实验材料,就异常兴奋,于是就会出现你抢我夺的局面。

基于上面的一些认识,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注意:

一、分好合作学习小组,明确共同任务及个人责任

每学期开学,教师要花时间给全班分组。小组可以按班级座位自然形成,最好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知识水平,好、中、差结合,并选好组长(组长根据表现可以轮换),并且明确组长责任——组织好小组讨论,协调组内成员分工。在形成习惯以后,有时也可以由兴趣相同的学生自动组成临时学习小组,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

明确共同任务及个人责任。让学生明确本组的任务,做好分工:谁负责记录、谁负责观察、谁负责实验、谁负责发言等,避免出现闲着没事的学生。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要求学生在小组学习中注意轮换角色。

二、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

任务明确后,围绕任务,让学生各自陈述自己对任务的看法,共同商讨对策。在这期间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别人的意见。通过充分的讨论,获得小组对问题的共识。对于那些不愿说话的人,教师要督促小组长,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哪怕只有一句话也行。

三、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及学习任务的难易,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深入学生中,认真倾听并观察各小组的活动,对学生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如发现分工不清,讨论无序或偏离主题,要及时帮助和提醒学生,同时对于合作学习中的“冷漠者”和“恶作剧者”给予提醒。

四、对少数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那些静默不语的学生,大多数是成绩差的学生,他们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怕在同学或老师面前出错而被瞧不起,对当众发言或讨论产生恐惧感。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要多多关注他们,把一些容易的问题留给他们,及时表扬、鼓励,帮他们树立自信,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胆参与。对于那些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自制力差,上课捣乱的同学,老师要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明确自己的责任,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是合作群体的一员,每一项学习目标的确立,需要大家的努力。

五、放下包袱,引导学生真刀真枪地搞科学

面对应试教育的重压,我们科学老师要放下包袱,走在课改的前列,要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进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经常动手、动脑,经常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这种你争我抢的探究热情,要顺势引导,最终形成高效率的合作学习小组。

上一篇:让课堂成为语言学习的幸福家园 下一篇:谈谈加强阅读教学的三个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