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街市

时间:2022-06-05 04:12:37

春天的街市

记忆中大理的雪,她只会在冬季苍山的屋脊上堆得满满的。

苍山与洱海间飘渺着的朦胧雾纱、古意盎然的民居、田园、蓝天、白云、碧波、帆影、黛瓦、矮墙、绿柳、繁花……全然剔透着一派水墨丹青的韵味。

闻着远古的飘烟,犁铧翻动出高原红土的芳香。

当下关的风把大理冬的萧条赶远,迷人的时节终于不再沉默,迈着轻盈的步伐赶到这片诞生过王者的福地,装扮苍山脚下春意勃发的山野和古老的集市。

春的到来。给世间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大理人就选定这么一个平常而特殊的日子来赶街。

掬一勺宋词一般的月光,走进春天的律动,似油画里亮丽横斜的一笔,在苍山洱海的大画布上投下美丽的枝影。

农历的三月,是一年之中最要紧的月份,自古以来,大理的农人们不会放任这个季节,抽出宝贵的时间赶个街子,为一年的生产和生活做好最充分的准备,三月街由此成为大理人对春天最虔诚的朝拜。

说起赶街,对于出生在农村的我来说并不陌生,只是随着岁月的赓续嬗递,于记忆中已日渐模糊。

其实在我们巍山老家农村人的嘴里,常常把集中起来做“交流会”或者贸易的地方叫做“集”,或者“街子”。这些街子,往往认地名、河流,或者生肖命名,比如:大仓街、庙街、甸中街;西河街、江桥街;蛇街、龙街、猪街等。

我差不多十多年没回老家同父母去赶街了,所有赶集的记忆里都是小时候的热闹非凡的场景。现在。这种古老的传统正逐渐从农民的生活中淡出。

古老的传统因了生活的进步而消失,这是令我扼腕叹息的。

集市或者街子一般会选择一个四里八乡的人们方便汇集。又不会太耽搁农事的地方。街期有空挡,可以逢1、逢3、逢5或者逢2、逢4、逢6,也可以按照生肖排序。

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的家乡人,在他们的心目中。一年里除了春节外,最要紧的事是不能错过街期,因为好多家庭里的柴火油盐之事,都需要到街上置办,而最大的心愿,那便是去赶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了。那是老百姓最快乐的故事。

当负重的大伯、大妈,盛装的姑娘小伙款款走进三月街的时候,三月就注定成为大理播种民俗的沃土,成为寻找真挚爱情的圣地。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从四面八方涌到大理古城来赶赶三月街,淹没在那摩肩接踵的人流里面,看看几十万人一块赶街的热闹场面。

对我而言。去赶三月街是一种向往和奢望,可以买很多的好东西,吃的,用的,玩的,各式各样。小时候的记忆里春节过,我就热切盼望着三月街的到来,那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好,所以父母一般是轮流去约伙伴一块赶三月街的。虽然不能和父母同去。但父母会从三月街上买回一些东西,以此作为我们乖乖在家呆着的犒资。

大概是在我十一二岁的时候,终于盼到父母同意带我去“三月街”的那一天了。我兴奋得一夜都睡不好觉。

凌晨三四点钟,母亲就把准备好的早点和钱物出发了,为了能乘坐上唯一一班开往下关的班车,大家都在约定的时间在村头汇合,然后赶早走路到镇上。

印象中,三月街上的人很多,像过节一样人人都穿着新衣服,整条街像是一锅煮沸了的粥,哪里都有声音,哪里都有人影。我紧紧地扯着母亲的后衣襟。生怕挤丢了。看到我紧张兮兮的样子,母亲会嘱咐说,要是走丢失了,你就站到那个巍山人的摊子前。我会回来找你的,不然的话,就回不了巍山了!

尽管大人们担心的事并没发生过,但“三月街”这三个字却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深深的根系,而那位戴着旧草帽,穿着蓝色对襟衫的样子,我至今仍然记得。

长大后,我和大哥、二哥每年都会带着父母侄儿、侄女们去赶三月街。在集市上被人挤来挤去的,似乎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

穿梭于各种商铺。挽着父母的胳膊。留恋在每个小摊前,即使不买,随便看看,也是一种享受。从古城西门苍山门通往街场的二三里的道路两侧。摆满了各种摊档。全国各地的土特产和其它贸易物资应有尽有。

我的母亲是大理的白族。嫁到巍山后。她依然最喜欢到三月街上去看极具特色的大理“霸王鞭”。舞者在锣鼓、唢呐声中,击鞭起舞,做出各种矫健优美的舞蹈动作。那彩鞭忽而像银蛇缠身,忽而似金龙飞舞,当彩鞭碰击舞者的肩、臂、腰、腿时,发出了有节律的“嚓嚓”之声,令人赏心悦目。站在拥挤的人群里,陪着母亲看上一会霸王鞭。听上几首白族调,母亲的微笑在苍山吹来的风里平添了几缕岁月的柔和。

而最最吸引我父亲的则是赛马和到马市场上看看。在尘土飞扬的马市上,那些不愿受羁的马匹,不住地踢踏,咦气,摇头甩耳。赛场与马市不同,这里骏马云集,骑手众多,看台上坐满了观众。来自滇西各地州和省内外的各民族骠悍的骑手云集苍山脚下,只待一声号令,骏马倏忽若飞,狂逸奔突,令人叹为观止。在那些众多的赛马队伍之中,父亲最关心巍山代表队的情况。在父亲浓浓的烟草味里,渗进了好多大理阳光的温度。

“三月街”的中心是个戏台,会期间有演出。几十年前电影《五朵金花》的上映,大理三月街找到它的主题曲,“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赛马唱歌做买卖。”这旋律萦绕在苍山脚下,洱海之边,它是幸福的歌声。

母亲说。他们年轻时听到的是原汁原味的白族调,舞的是霸王鞭。现在百花齐放,文艺演出节目更加趋于丰富绚丽多彩。但不变的还是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那脱口而出的对唱,那随着时代变迁的歌词和舞蹈,一样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关于三月街的由来。不必去考证三月街来历的真伪。替三月街编织一个美丽的传说。给三月街涂抹上一层美丽的色彩。

三月,对我而言仍然还有一种期待。身心能静静地融于苍山脚下温暖的阳光。洱海之畔幸福的田园。

“一年一回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体育赛马竞技能,唱歌跳舞做买卖。诚信唤得坦然对,买情卖愿莫后悔。生意不成仁意在,人生途旅赶大街”。

春节一过,三月街又快到了,一定去几十万人的集市上看看吧!淘点什么!买点什么!

也许我们会在这幅生动的民俗画图之中找到一些即将被遗忘的回忆。

三月街不是历史的幻影。而是一个远古的集市。原来有些人有些事,可以顺着记忆的长廊,去渗入去探寻,一切的来去都会了然于一心中。

因为那些曾经的灿烂,才让它不忍心再随便长出枝桠。污秽那曾经记忆中的璀璨。

一切都生活化了,没什么不好,本期集中推出的关于三月街的记忆的文章。八位老师从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感受。让我们领略了一场三月的记忆大餐。

三月会离去,三月,也还会再回来。

马上就是三月街了,春来花开是必然,而我们与季节,各自恬静安然于时光的安排,三月值得期待,那就跟随作者的脚步,到文中去享受吧!

上一篇:心灵澡雪 4期 下一篇:潜水摄影 湛蓝海面下的奇幻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