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产业转移看开发区产业发展

时间:2022-06-04 10:39:24

【前言】从全球产业转移看开发区产业发展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全国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区域有54个。在主导产业的确立上几乎是雷同的。多数开发区都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这造成了外资企业大量“寻租”行为。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外资企业大量通过选址问题向开发区政府施加压力。...

从全球产业转移看开发区产业发展

中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作为中国外向型经济区域存在了20年,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济规模。在有限的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的经济价值是巨大的。2004年,国家级开发区国内生产总值为6601亿元,占全国的4.8%;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占全国的22.4%;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7.7%;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14.2%;开发区的经济增速一直保持在25%以上。形成规模的开发区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已经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对经济增量的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资本的强流动性和逐利属性决定了资本在一个区域的停留是有一定期限的,由此引起的产业转移成为必然。近期台资的微电子产业向中国大陆的转移就是很好的印证。如右图所示,从目前开发区的投资结构来看,开发区经济对外资的依赖十分明显。“分厂经济”和“产业空心化”已经成为开发区发展的隐忧。开发区产业发展模式是否科学,不仅关系开发区本身的经济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关乎本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及国家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对于开发区这样外资已成规模的区域,要避免未来全球产业转移带来的“空心化”威胁,从价值链角度分析,需要尽快提高本土企业的学习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区域整体产业优势,促进企业、产业、区域进入全球经济的循环。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成为实现上述目的的可能途径。

所谓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化是指在一定的地理边界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相同产业内的企业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进而形成具有自我促进作用的学习型企业网络的产业发展模式。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一方面使区域产业链更趋完善,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促进企业间的技术溢出和技术学习,强化了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针对开发区提出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主要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提倡开发区在招商引资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区域产业基础特征,避免全国开发区产业趋同,相互恶性竞争的局面;另外一个就是利用企业网络的外部性和自我强化的特征,提高开发区产业的竞争力,同时注意带动本土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全国享受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的区域有54个。在主导产业的确立上几乎是雷同的。多数开发区都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作为自己的主导产业。这造成了外资企业大量“寻租”行为。为了降低自己的成本,外资企业大量通过选址问题向开发区政府施加压力。各开发区为了争夺项目互相压低土地价格的案例屡见不鲜。这种雷同的产业导向政策被外商利用,造成了国家资源的无效率的消耗和浪费。因此,在开发区的产业导向上国家要加强管理,完善利用外资的评价标准。

另一方面作为地方政府应有远见,要把利用外资与带动民族工业发展结合起来,把开发区建成内外企业关联发展的重要平台。在已经规模化的开发区,培育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为区域本土企业成为跨国公司供应商创造了更多的机会。促进本土企业加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网络,进而不断学习和升级,是保持开发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培育区域优势产业集群,形成了集群技术学习网络,在降低学习成本的同时提高了集群知识和技术溢出的速度和密度,进而促进了本土企业技术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高。跨国公司产品价值链的本土化延伸,同样能够降低跨国公司的生产成本,强化产品的竞争能力。这种内外结合的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是迈克尔・波特先生提出的吸引高质量投资的“钻石模型”的四个因素之一。这无疑为打造开发区持续引资能力和提高资本质量创造了条件。

要通过整合区域资源,营造利于开发区优势产业集群成长的环境,加速集群的成长扩大。要以促进集群发展和集群优势构筑为目标,从政策、体制、产业规划、投资结构调整、资源优化配置等多个角度提出保障开发区产业发展的对策。在坚持“三为主、两致力、一促进”的定位过程中,不仅强调结合区域优势发展主导产业;同时要注意为有一定条件的本土企业进入开发区创造条件。在土地价格、优惠政策上给予本土企业可能的支持。要构造内外互动、竞争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为开发区产业的持续发展,为本土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升级作出贡献。

国家级开发区的成就及目标

54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2005年共有外商投资企业19966家,工业内资企业19901家,高新技术企业3206家,实现GDP8195.20亿元,占全国GDP的4.5%,同比增长24.14%,比全国增幅高14.24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达5981.35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7.85%,同比增长23.18%,比全国增幅高11.78个百分点;实际利用外资130.23亿美元,占全国的21.6%,累计实际使用外资999.23亿美元,同比增长15.22%;税收收入1219.28亿元,占全国税收的3.9%,同比增长30.68%,比全国高10.68个百分点;从业人数达417.27万人,占全国从业人数的1.5%,同比增长21.21%,比全国增幅高17.71个百分点。

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底,高新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成为园区创新的主体,企业研发投入占产品销售额比例达到4%(其中高新技术企业为5%以上);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争取达到20%,聚集研发人才120万人;力争使微电子、系统软件、中药现代化、生物工程、纳米技术、通信技术、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的自主创新技术达到国际中等或先进水平,产品占有较大市场份额;通过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培育若干新型产业;若干重点高新区的部分细分产业在国际上享有重大声誉;成功建设一批产业特色明显、上下游紧密联系的产业与技术联盟。到“十一五”末期,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要达到4万家,其中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万家,高成长性中小企业每年新增1000家;引导高新区着力培育一大批国内高新技术企业,形成经济实力100强、发展速度100快、经济效益100佳、自主创新能力100新企业,造就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企业和知名品牌。

(资料来源:中国开发区协会)

上一篇:开发区转型期之困 下一篇:农村公共文化日渐式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