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时间:2022-06-04 08:23:32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几点解决的对策,为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0-0115-01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着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也是初中语文教师一直摸索的课题,阅读教学能够改善学生对于世界的认识能力,同时还能够锻炼学生总结和归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更是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重要方式。随着中国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教育要求,随之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几点解决的对策,为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

一 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下,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教学流于形式,缺乏情感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来体验课文中蕴含的情感,但是当前的大多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文字进行相关的分析,分析的重点在于如何去解题,一切学习的主题都是围绕着考试来进行,学生与课本之间的情感共鸣无从谈起。这样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初中语文的学习会感到枯燥无味,逐渐地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阅读水平得不到提高,综合能力更是得不到发展。

2.信息获取方式单一,缺乏灵活性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学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地发生了变化,多媒体教学已经融入了中小学课堂,板书与多媒体的有效结合能够使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课堂教学的内容也更加丰富。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习的兴趣应该得到了很好的培养,但实际情况却往往与理想存在很大的偏差,很多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获取信息的时候,缺乏灵活性,对于多媒体的使用也仅仅是播放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课堂相比,教师减少了板书,减轻了工作量,而且课堂时间能够给学生播放更多的PPT,但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课堂上需要做笔记的部分增多了,教师仍然是一味地讲解,唯一发生改变的就是需要学习更多的内容,这也就失去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

3.教师的阅读教学偏离实际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课文的欣赏能力,而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考试是为了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作为教学的参考,而不是作为教学的标准,但是很多时候初中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升学率或考试成绩,往往忽视了实际的教学目的,按照不切实际的教案来开展教学,尽管学生的考试成绩可能有所提高,但是学生应该培养的能力却没有得到提高。

二 初中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的措施

针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总结了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经验,并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认为初中语文的有效阅读教学措施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

1.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中国的语言文学博大精深,简单的词句里面往往能够蕴含着丰富的情感,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例如:在阅读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不讲解,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然后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再逐渐地引导,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体会,逐渐地培养情感。

2.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目前已经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教学方式,如情境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方法等,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需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3.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语文的学习在于积累,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文学知识和写作经验,如要求学生在遇到好词佳句时摘抄下来,然后在课堂上阅读。或定期分小组出黑板报,或经常性地举行一些阅读比赛等,养成阅读的习惯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结束语

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水平,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下,需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程明红.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阅读空间[J].学周刊,2011(1)

上一篇:词汇在初中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营造情趣课堂,让小学生与语文“共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