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时间:2022-06-04 05:16:56

新时期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摘要: 当前我国日益增加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与相对稀缺的高校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个基本矛盾。本文从充分发挥高校教育资源的比较优势、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对当前高校专业素质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并提出了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高校教育资源专业素质优化配置

一、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当今世界的发展格局中,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创新能力作为一种综合的、抽象的能力,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在著名的制度经济学家Douglass C.North权威的经济史理论中,创新能力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知识存量,即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理性认识的总和。[1]显然,在这个意义上,科学研究和教育是保持、发展一国知识存量,培育民族创新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手段。高校作为一个国家在科研和教育中具备综合比较优势的主要组织,在此担负着重要的职责。本文旨在结合素质教育的内涵,从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对当前高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高校如何发挥自身在资源上的优势、提升教育质量作一探讨。

二、素质教育内涵的界定

所谓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教育、培养所形成的基本品质。素质教育则是提升人的综合品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从这一意义上来看,素质教育包括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几个方面。[2]其中,政治思想素质是指个体的政治思想理论修养水平和认识、分析和处理政治性事务的能力。道德素质是指个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以及社会生活中与人相处的基本准则。文化素质是个体在科学、文学、艺术等广泛意义上的审美修养。专业素质则是指个体与其社会分工相联系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技能的综合能力。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个体在先天取得和后天培养基础上形成的生理、心理特点。总体而言,教育的不同阶段都承担着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职能,但也应该结合人的成长、发展的特点和需要各有其重点。

三、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

大学教育阶段作为青年学生求知能力最为旺盛的时期,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当前我国日益增加的高等教育的需求与相对稀缺的高校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是今后相当长时期的一个基本矛盾;如果将高等教育的职能泛泛界定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则会进一步激化这种矛盾,其结果是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质量将很难得到保证。

蔡元培曾断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3]强调以认识论为高等教育哲学基础的人“趋向于把以‘闲逸的好奇’精神追求知识作为目的”,认为“探讨深奥的实际知识是学术事业不证自明的目的”。[4]笔者认为,政治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是一个长期教育、培养的过程,大学教育阶段承担着这些素质进一步发展、完善和趋于成熟的教育职责,但并非是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大学阶段应主要是针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即通过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培养学生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基础,进而构建比较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使学生具备发现、解释专业领域相关问题的基本素质并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前,人们往往赋予大学阶段教育太多的职责,而把研究解决具体问题能力的培养后推到研究生教育阶段,这不仅造

成教育资源的低效利用,更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四、当前高校专业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特点都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同时,作为高等教育对象的学生群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元化,个体的差异性也日益突出。主客体的变化,给高校专业素质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1.招生政策的变化导致高等教育资源匮乏加剧。

自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都开始了一个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进程,学生人数大幅上升,师生比持续下降,软、硬件设施变得相对缺乏,给大学素质教育的开展及深化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困难。

扩招所导致的高等教育资源匮乏主要表现在硬件设施建设的相对滞后,带来的主要是学习和生活需要基本保障的不足,如各类教学仪器人均利用率低,教学场所空间不足,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尤其对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带来困难。另外,居住紧张,饮食、购物、交通、休闲等方面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下降,也无法保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给教育目标的实现形成障碍。相对于硬件设施的滞后,软件建设方面的的问题则更为隐蔽和持久。随着师生比的下降,优秀教师稀缺程度加剧。虽然众多高校都把教授上讲台作为一项政策加以执行,但更多的是流于形式,因为优秀教师本身的研究、培养任务已经加重了。同时,普遍的大班上课也使得原有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再适用。教学质量如何保证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

2.当前高校课程设置体系不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利用。

课程是教学活动的“心脏”,是体现教学目的的蓝图。而大学的课程设置具有相对独立性,各地区、各级各类院校和专业是根据国家的指导性文件和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安排的。目前高校课程设置,普遍存在求全求大、泛而不精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60.49%的人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其中对课程设置不满意的占41.8%。笔者认为,当前高校课程设置最突出的的问题在于专业教育的重点难以凸显,课程体系的安排缺乏科学规划,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缺乏内在联系,从而影响了教育资源的优化利用。学生普遍表现为专业基础理论掌握不足,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能力较弱。

3.高校发展目标与专业素质教育要求的偏差。

社会发展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而非少数精英阶层的专利;把社会发展的前沿知识向大众传播也是高等教育的义务。目前,国内高校之间的竞争集中体现在科研能力的表现上,众多一流高校纷纷提出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在这种明确的发展目标导向下,相关政策的转变极易导致教师教学激励不足,科研与教学相脱节,而单纯寄望于道德说教显然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如何配合职业道德教育,恰当地利用经济杠杆在高校科研能力的提高与专业教育之间求得平衡成为新的课题。另一方面,如前所述,人们往往赋予高等教育太多的内涵,希望毕其功于一役,而忽略了教育的阶段性和长期性,使高等教育失去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重点,直接导致原本已经稀缺加剧的高等教育资源低效利用。[5]当然,以专业素质教育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就是功利主义的教育,而是说其它素质教育应该为这个中心服务,因为大多数学生最终还是要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

4.高校教育对社会资源的利用不够

高校长期的教育与科研实践,使其拥有非常丰厚的社会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加强专业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需要的结合,无论是对于高校自身的发展,还是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高等教育与社会的紧密结合,对于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促成产业结构的升级,缩短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链同样意义重大。但就目前而言,许多高校的教育无疑是缺乏这种开放性的:一方面,科研进展和动态与专业教育联系不足,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教学缺乏计划性和规范性,非专业性的社会实践仍然是大学生假期实践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社会对实践教育的支持和接纳程度不足也减弱了学生社会实践的自觉性。

五、关于加强高校专业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素质教育要求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全新知识结构;科技本领和人文素养的相互渗透与有机融合;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辩证统一。结合这一要求和以上的一些问题,加强高校专业素质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建设:

1.全面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和应用课程教学。

在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之前,必须对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加以明确和细化。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的现实需要和发展要求,科学地规划大学不同阶段的课程安排,课程体系应既有严肃性又有灵活性。总体而言,对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培养的课程应放在核心位置,从师资配备、课时安排等方面予以加强;同时积极利用各种假期时间,为学生制定详细、明确的专业实践计划,突出其实用性,通过实现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对知识拓展型和其它人文精神培养的课程,可适当控制课时,围绕学分制以教师引导和学生自学为主。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教育则可以结合两课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多种形式的开展,不必利用正常课时,这也有利于提升其效果。

2.发挥比较优势,充分利用自有资源和社会资源,提高教育效率。

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大优势所在。要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其两方面的比较优势无疑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方法。要积极建立平台,充分利用网络和大学特色的学术、文化讲座,将科学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和前沿知识传播给学生,激发其学习研究的兴趣;有计划地鼓励优秀的学者开设面向性广、与社会需求结合紧密的新兴课程,培养浓厚的学习气氛;对适用面广的优秀课程要打破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同时,积极利用高校丰厚的社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拓展学生视野;积极利用自有资源,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再培训,完善梯队建设的制度,建立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协调高校宏观发展目标和专业素质教育要求之间的偏差。

无论高校的宏观发展目标如何转变,毫无疑问,教育始终都是高校最本质、最基本的工作内容和社会义务之一。科研能力的增强,对提升高校的声誉和竞争力意义重大;但教育水平的保持和发展,则不仅为高校科研能力的持续进步提供了丰富的后备资源,更对社会的长久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推动力。

对高校而言,协调宏观发展目标和专业素质教育之间的偏差,实现科研与专业教学的并重和相互促进是转型期的一项重要任务。一般而言,高校教师对于科研具有充分的激励,因而实现这一任务,需要通过制度创新和经济利益的调整,实现对教师的教学激励,保证教师尤其是优秀学者在教学一线承担适当的工作量。其中,尤其是如何恰当地利用经济杠杆在科研、教学两大职能之间求得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当前高校向研究型转变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但由此势必给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带来影响,因而笔者认为如何通过加大投入,转变机制实现研究生培养内在水平的提高才是研究型大学的真正内涵。

4.深化高校教育职能的转变,充分激发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

教育资源的稀缺是当前中国高校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化高校的教育职能,必须充分考虑教育的长期性和阶段性特点,明确不同教育阶段的核心职能,这对发挥不同教育资源的比较优势,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高校本科教育阶段,应明确专业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充分调动各种教育资源,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这对于高校教育质量的提高,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甚至社会的长远发展都是一个根本的途径。而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的培养相比较专业素质,是一个更为长期的过程,其重点阶段应该在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中小学阶段,大学阶段则应围绕专业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对其它素质予以完善。

5.加强高等教育环境建设,谋求广阔发展空间。

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事关全民族的发展与繁荣,因而也是全社会共同的义务。加强高等教育的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社会参与办学。一方面,社会的闲余资金能够成为高校投入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社会与高校之间应该加强互动的交流。社会向高校传达需求信息,高校则在专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上立足长远,并能因时而变培养合适的人才。同时,要结合国外一些成功的经验,政府、企事业单位积极承担为高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岗位,并给以制度化的保证,对高校办学质量提高,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重要作用。

六、结语

稀缺和效率是经济学的灵魂。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教育资源的稀缺表现得更加突出。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过程中,从一个更高的层次对教育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将传统发展观念单纯求数量增长的单一性向质量的全面提高转化,具有重大的意义,但也势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刘悦秋.创新是21世纪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继续教育研究,2003,3.

[3]蔡元培.蔡元培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72.

[4]宣勇.论大学的理想.中国高教研究,2003,8.

[5]杨淑欣,李相佑等.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中国高等教育,2003,18.

上一篇:在青年大学生中实施“爱的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营造快乐课堂,激扬教与学的生命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