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视角下教学团队的构建

时间:2022-06-04 03:22:45

“工学结合”视角下教学团队的构建

【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师必须具备将理论和实践相融相渗的“双师”能力;必须构建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中坚,以兼职教师为基础的教学团队;必须建立以校企合作成效、教师服务社会能力为核心内容的教师队伍考评体系,从而真正意义上打造一支符合“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教学团队构建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职业教育不可替代的模式。在工学结合的课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切实做到“工学结合”,一方面要深化校企合作,为“工学结合”提供平台;另一方面,抓好教学团队建设,重点抓好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兼职教师的建设,为“工学结合”提供师资保障。本文就“工学结合”视角下教学团队的建设进行探讨。

1.“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成为既会教学又懂生产的“双师型”教师是教师的基本目标。而“双师型”教师,不仅有较为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较为熟练的专业实践能力,更要求教师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分析和过程组合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将理论和实践相叠加。“双师”能力是教师在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后获得的一种新教育能力,表现为将理论和实践相融相渗后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及将工作和学习贯通合一后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因而“双师型”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具备广博性和交叉性,主要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专业伦理知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基于课堂情境和行业实践情境的实践性知识;能力结构应具备实践性和应用性,主要包括教学能力、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其中的核心为职业能力,它表现为与行业沟通与合作能力、行业实践能力、行业服务能力等;素质结构应具备综合性和职业性,要求教师应同时具备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把学校教师和企业员工两个方面的知识、能力、技能和素质有机融合起来,吸收内化,并有效再现,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实现向工作和企业员工的角色转换。

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教学团队构建的基本要求

(1)建立学校专任和企业聘任的专业建设双带头人机制是教学团队建设的核心。

校内专业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在注重技能的基础上,更为关注的是带头人的学术性。尽管职业院校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为主要特征,但就目前职业院校的现状而言,无论是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还是提高教育质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没有一定数量具有较高水平和社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的引领是难以实现的。因此,校内专业带头人要求专业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一般具有高级职称和硕士以上学历,且具有3-5年企业工作经历或相应工作经验;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特别是与企业合作能力较强,行业实践能力与行业服务能力突出。

企业聘任的专业带头人首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兼顾其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要求具有本专业本科以上学历,3-5年企业一线技术和生产管理经历,具有中级以上专业职称。要了解职业教育,热爱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在推动校企合作项目建设中发挥突出作用。因此,一般从企业的技术骨干、管理骨干中产生。

校内专任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其主要职责是专业建设宏观规划、专业调整的评估论证、教育教学改革思路设计、研究项目运行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监管和评估、从宏观上完成专业课程的总体设计、从微观上完成某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的设计和教学、“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等工作。企业聘任专业带头人主要职责为专业设置进行市场调研和评估论证、实践教学总体框架设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习实训教材的编写与审核、校企合作项目推进、师生企业工作实践的技能指导培养与考核管理。

(2)骨干教师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保证。骨干教师是“工学结合”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每个教学团队中应该有4-6名骨干教师。骨干教师接受专业带头人的领导,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课程总体设计,具体完成某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设计和课程模式的开发,负责该门课程的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职业院校课程特征决定了骨干教师不但要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因此,一般应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1-2年企业的工作经历或相应工作经验,且每年要下企业锻炼2-4周。

(3)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能力突出、相对稳定的由来自企业一线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是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由之路。

兼职教师既能够填补职业院校师资的匮乏,又可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企业的高度、市场需求的角度,为学校人才培养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同时兼职教师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引入教学中,确保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同步发展。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除政府的支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外,学校一方面应该主动与企业开展多方位的合作,以互利共赢为原则,争取企业的支持;另一方面,要构建兼职教师担任专业实践教学的制度体系,做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期规划,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和有效发挥兼职教师作用纳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系部工作目标考核体系。要加大兼职教师培养的投入,将兼职教师比例不低于40%作为构建教学团队的目标。

3.“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职业院校的基本要求

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存在的不足在教师个体上表现为:现代职教理论欠缺,以学科建设代替专业建设现象严重;行业、企业实际工作经历不足,以理论为中心现象普遍;“双师”能力不足,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职业”理念淡薄,职业能力特别是服务企业、服务社会能力要不断强化和提高。存在的不足在教师团队上表现为:专业带头人的中心地位不突出;骨干教师的作用不明显;兼职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团队的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现状,职业院校构建“工学结合”教学团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1)切实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是面向市场、面向人人的教育。帮助每一个人就业,促进每一个人发展是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根据职业教育特征和职业教育要求,职业院校加强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培训,将教师培训常态化、制度化、终身化是职业院校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培训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和职业素质。首要是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要加强现代职教理论和先进职教经验的学习,掌握现代职教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求,明确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标准,从而把握自身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核心是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特别是提高将理论和实践相融相渗的能力以及与企业合作、服务企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培训的途径包括专业进修、企业培训和在岗培训。专业进修和企业培训属脱产培训,主要用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而在岗培训则主要通过项目建设以完成教科研任务的形式实施,其主要目的是促进教师“双师”能力的提高。

(2)强化专业带头人的作用,构建一支以专业带头人为核心,以骨干教师为支撑,以兼职教师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团队

高职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它必须直接面向职业岗位和岗位群设置专业,以专业为单元构建教学管理体系,因而高职院校的微观运行单位应该是专业或专业群,必须赋予专业(群)准法人地位。专业带头人的职责和作用决定了专业带头人的准法人地位,是职业院校加强专业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扩大对外交流,增强服务能力;强化二级管理,提升办学效能的基点和纽带,因此,加强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强化专业带头人的突出作用是职业院校适应“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骨干教师是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的骨干力量,是专业带头人的依托和后备力量,因此,注重对骨干教师的引进和培养是职业院校一项基础性工作,事关职业院校能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能否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花大力气用硬措施挑选和培养。相比较而言,兼职教师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中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也是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中最难的一个环节。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以现代职教理念为指导,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基础,以创新管理机制为保障,充分发挥考评和激励机制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推动作用,确保兼职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符合现代职教要求。

(3)构建体现现代职教特征的教师队伍考评体系

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高职院校应改革发表多少论文、承担多少课题、讲授多少节课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考核办法,而要把考核的重心放在校企合作的结果和成效上,放在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上。如结对多少有效企业、聘请多少合格的兼职教师、为企业服务的年收入、与企业共同开发教材数量、承担企业技改项目和职工培训情况,所在专业学生规模以及毕业生适应行业企业情况、以“理实一体”为目标的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情况等指标,作为考核教师及教师团队的主要内容。职业教育的特征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师必须把行业领域专家、教学专家、学生教育和管理专家、市场开拓者、专业建设管理者作为自己追求目标,因而建立“工学结合”教师队伍的评价标准将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刘红委.职业院校“校企双带头人”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

[2]范建波.理实一体化教学视角下的教师能力系统浅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

[3]孙翠香.职业教育教师专业标准的内涵及内容架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

[4]周建松.高等职业教育的逻辑[M].浙江大学出版社.

[5]穆晓霞.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创新[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数据分类在零售业产品营销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高校数字化校园公共基础平台的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