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

时间:2022-06-04 01:33:44

浅谈对启发式教学的认识

摘要: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由来已久。新课标下,化学教师在重视探究教学的时,还应坚持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是化学教学必须遵守的原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需要,是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 教学原则 教学方法 教学指导思想

中图分类号: G6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2-1578(2009)5-0143-01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我国的许多化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在坚持启发式教学,他们一方面在自己的化学教学实践中学习和继承我国古代启发式教学的精髓;另一方面,结合《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传统启发式教学进行改造、开拓和发展,逐步构建适应新课程环境要求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但是,在目前化学教学中仍有人把启发式教学,当作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来对待,把启发式教学(法)与讲授法、提问式教学法、实验操作法、分层教学法等平行列入教学法中,这是原则性的错误,也是与素质教育要求背道而驰的。作为新课程环境下的化学教师,能否正确地理解并实施启发式教学,对于课程目标的落实就显得非常重要。

1 启发式教学的概念

早在两千年以前,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问题。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返,则不复也”。这里,“愤”是指学生迫切地想弄通却又弄不通,但决意要弄通的心理状态;“悱”是指学生迫切地想说却又说不清,但决意要说清的心理状态。所以,启发式教学就是要求教师采用适当的方法、手段,使学生处于适度的“愤”“悱”状态之中,诱发和维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望,并通过“举一隅”进行开导、点拨、解惑,达到“三隅返”,实现自主发展,懂得更多的知识和道理的教学过程。教育即善喻和启发,而不是强行灌注。在孔子以后,《学记》的作者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进一步阐发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也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以探求真理的典范。启发式教学被推崇为人类教育的思想模式,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无不在努力实现这一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

现代教学论中的启发式教学思想,是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过去教学论遗产,在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发展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完善起来的。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突出实验教学、形象化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发扬教学民主,建立良的师生关系,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2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

启发式教学从学生的需要及人类认识自然的需要出发,正确处理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反映了教与学的客观规律。因而,长期以来,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在许多《教育学》和《教学法》(或教学论)中确立为教学的原则,以促使教育教学工作者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前人的经验,进一步对启发式教学进行有益的探索,使学生积极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由上海育才中学总结的“读读、议议、练练、讲讲”的八字教学法,就是启发式教学(法)。教学活动中是以学生的“学”为重点,引导学生思维上路,保证学生最大参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再辅导解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法综合运用讲解、讨论、练习、实验、自学和阅读等多种教学方法,把启发式教学作为各种教法的指导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之中。结果是,诱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获取知识的能力。

启发式不是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指导思想,对教学法整体系统起着定向、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同一种教学方法会由于运用者的指导思想不同,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教学中科学能动地利用启发式方法进行创造性组织教学和教材处理。这些依赖于教师良好的知识素养、驾驭教材和驾驭语言的能力以及精心的教学设计。因此,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是教学思想的更新和提高,化学教师不仅要有事业心和敬业精神,还要与时惧进,紧跟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3 启发式教学与探究式教学的联系

目前,一些国家的教学法改革中的许多创造和见解,都是与启发式教学的要求相关联的。就国内外非常重视的探究式教学来说,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所涉及的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都需要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如提出问题,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性”。因此,为学生创设学习情景需要渗透启发式教学思想。我们知道,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是自主学习,问题提出后,在以后探究的各步骤中,还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还要向教师咨询,同样离不开对学生的启发与引导。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刘知新老师指出的:“探究教学(或探究学习)是启发式的一种范型,是随时代的演进而不断充实和发展的,但其主旨是不会发生更本改变的。”很显然,探究式教学含有启发式教学思想。

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不能把它当作一种施教方法供教学选择。我们应把启发式教学当作是与注入式相对立的一种科学的、先进的教学思想,是化学教学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在化学教师采用的各种教学方法中都应当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1]相红英.化学教学中“有效教学”理念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5,26(3):26-28.

[2]陕西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高等师范院校化学教学改革研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38.

[3]韩广庆.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误区[J].中学化学,2005,(9):2.

[4]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81.

[5]傅道春.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34.

[6]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56-57.

[7]刘知新.化学教学中的启发式的再省思[J].化学教育,2003,24(1):6-8.

上一篇:浅谈初中音乐兴趣小组活动 下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策略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