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思索

时间:2022-06-03 02:01:38

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思索

【摘要】农村职业教育是一种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农村培养具有较强外出务工能力劳动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的职业教育。要搞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寻求改革思路和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策略。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 改革思路 改革策略

一、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思路

研究和解决农村职业教育问题,要从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尊重农村社会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图1 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农村职业教育承担着农民学历教育+农民短期培训两大任务,学历教育主要是为农村培养新型农民和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转移到城市服务,而短期培训主要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务工和下岗后转岗再培训服务。因此,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把握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脉搏,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确定教育目标,设计教育模式,规划教育未来,逐步构建布局合理、结构有序、辐射面广、示范性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机制灵活开放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如图1的所示。

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多种差别的存在,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允许自主创新。农村职业教育除了使学生获得提升个人社会阶层的能力之外,更多的是要承担起全面培养适合农村、热爱农村、建设农村的高、中、初级优秀人才,多方面增加农村职业教育的出口,培养学生的多种技能,使之同时拥有升学、就业、创业的发展机会。

农村社会变迁,如农业集约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决定着农村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就业――下岗――再就业,决定着农村职业教育的类型、层次和布局,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农村社会的转型将决定教育结构性质的变革,由单一的学校教育向与农村社区教育、家庭教育等结合的终身教育体系拓展,形成学习型社会。未来的农村职业教育结构应该是真正的动态结构,处于经常的调节之中,以全面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的就业――下岗――再就业的需要。

二、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策略

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要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增强面向就业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解决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新问题,不仅要继续深化已有改革的成功经验,更需要及时调整改革和发展的思路,反思和重新认识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改革与创新是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出路。

1.农村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应当是坚持“教育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农村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和谐发展相适应”。这种适应,是对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的适应,而不是对某些甚至个别领域的适应,既包括对社会发展当前和近期需要的适应,也包括对可以预见的社会中长期和未来发展需要的适应;既包括与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也包括与区域外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既包括农村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的发展相适应,也包括农村职业教育内部各要素的相互适应。坚持这种相互适应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我们根据不同经济区域的客观实际情况,在需要与可能的条件下,制定不同区域的农村职教发展目标以及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政策与措施。

2.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如对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等各种职业培训以及各种职业高中、中专、技校等职业学校教育等都属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我国现代化建设最艰巨的任务是解决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致富问题。而农民致富的关键,就在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顺利就业,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大幅度提高和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缩小城乡差别。

近几年来,国家提出了“应用型、技能型、创造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创造型”人才,是农村职业教育区别于农村普通教育的重要标志,是农村职业教育面向21世纪农村改革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要求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从现代农业、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结构和办学条件分析,已具备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农村职业教育理应成为当前和未来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阵地,成为培养新型农民的主阵地。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对原有的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从原来主要培养中等层次的农业技术人员,为当地从事农业生产和家庭经营的“农民”,转变为既要培养脱离农村进城务工、经商的“创业者”,也要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应该“两长腿”同时迈,即从过去的单一长周期、全日制和学历教育向短周期、半工半读制、工学交替制、培训教育与长周期、全日制和学历教育变革,采取学分制管理,让学分制把农民接受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地联系起来。由于知识更新的日新月异和生存的压力,不允许农民占用较多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与训练,而是急用先学、学以致用,有的还要求工学交替、学用结合、以学促富、学富合一。

农村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农民传授新知识、新技术,帮助农民创业致富。从这个意义上说,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教育、科技、文化融合发展的生长点和有效途径。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前职前培训的重要场所,为此,农村职业教育应积极创新办学模式,把原来以学历教育为主的方针,转变为学历教育与短期职业培训并重、以短期培训为主的方针;通过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对传统的学历教育模式进行改革;通过学分制把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地联系起来。目前农村职业教育正在探索的较优秀的模式有:中心辐射型模式、远程开放型模式、联合型办学培养模式和职(成)教集团型办学模式。

4.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城乡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一方面,要立足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农村产业和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各类技术人才,如第一产业的农学、农机、果树、蔬菜、花卉、食用菌等。养殖类专业有畜牧、兽医、水产、经济动物饲养技术、采矿业、采石业、农林牧渔加工业、水产加工业、捕捞业、印染业、刺绣业、编织业、酿造业、制革业等技能;另一方面,要把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作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增长点和突破口,根据当地剩余劳动力资源的特点和劳动力稀缺地区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切实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主要培养第二、三产业的机械、电子、纺织、财会、服装、幼师、工艺美术、理发技术、旅游与酒店管理等技能人才。

由于劳动力市场是变化多端的,教育资源也是相对稳定的,哪一个农村职业学校都不可能经常调整专业,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需要广泛的职业技能适应性,所以正确的策略选择应该是在设置少量“长线”特定岗位专业的基础上,尽量拓宽其他专业的覆盖面,使学校的多数专业成为能满足同类职业岗位需要的综合专业。也就是说,设法通过较宽的专业面向,真正让学生实现“一专多能”,从而在毕业后既适应某些特定职业岗位的就业条件,又能触类旁通地满足一定职业群的上岗基本要求。确定农村职业学校“长线”专业设置时一定要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调研,使专业开办的师资投入、实验和实训投入能有较长时间发挥效益的可能;“短线”培训专业设置一定要考虑能否借用高校、企业、公司集团、农科(站(所的兼职教师和学生“零距离”上岗所需的实验、实训设施,以达到少投入,又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的目的。农村职业学校采取长线、短线专业结合的方法,既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又使职业学校更有生存能力。

5.改革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农村职业教育要“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设置课程体系。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直接面向职业岗位或岗位群,其课程设置必须使其更具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一职业范围的岗位要求。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明确所培养对象的就业知识、技能、态度及其构成比例,按照具体的社会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具体行业要求规划、设计课程,要求各门课程都能体现其职业方向,实施项目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使其在就业时具有不可替代性,从而实现就业目标。职教课程不仅要体现教育学生视失业、变换职业为常态,而且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其发展性,注重培养学生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其提供宽厚的专业基础教育,使他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课程开发应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具体形式有: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二是建立有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以及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

采用模块化课程设置。其基本设计思路是:对某一专门职业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能体现专业特征的,就业性课程是灵活多变、体现就业方向特征的。整个课程结构因核心课程内在结构以及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富有弹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不仅理论课要以实践为基础,而且专业课也要以实践性课程为主,诸多的技能训练课则更需要学生的练习和实践。为此,农村职业学校不仅要在课时安排上使实践性课程占有较大比重,而且必须为实践性课程的正常进行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如果再继续沿袭旧的教育模式,老师光说,学生不练,农村职业教育是没有出路的。职业学校的实践可以通过校内仿真实训和校外实际职业岗位的实训,来锻炼学生处理复杂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实践训练、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等各项活动,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同时,通过结合参与社会上职业资格考核和技能等级考核,来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但注意不能偏面以证书来代替能力。

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已成为世界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选修课的设置既可以使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灵活多样,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个体的特长和才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目前,我国农村职业学校基本上都开设了一定的选修课,但门数太少,比重过低,而且学生也没有太多的选择自由度。今后农村职业学校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增设一些与本地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课程,逐渐加大选修课的比重,允许学生在课程选修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

6.农村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是农村职业教育的核心工作,是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目前,不少农村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太受欢迎,或者自我谋生的能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学校仍按传统观念办学,很少考虑社会需求的变化。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考虑学科的系统性、理论的完整性多,考虑学生就业谋生需要的少。

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征,要求职业学校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就业需要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要做到一点,需要做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研究工作,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调整。学生就业谋生需要的东西很多,因种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什么都给。这就需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作精心挑选与设计,找出学生就业所需的关键知识和关键技能进行知识传授与技能培训。

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要求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其具体做法是:首先,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包括胜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学习和培养,直接反映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一般是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其次,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的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再次,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是使职教课程突破学科理论体系,形成符合职业培养目标的特色,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同时,由于其职业能力的内涵宽泛,不仅有技术能力要求,而且包括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既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更注重于知识的运用和学生职业角色的养成,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讲课应理论联系实际,不照本宣科。讲课的内容或与过去的知识及学生的经验相联系,或与社会实际相关联,或在现场、实物前讲原理、讲构造、讲程序、讲关系,要多带领学生到大自然或社会特定场所,直接观察、接触客观事物或现象,以获得新知识和巩固验证已学知识,这样能带给学生以生动的直观,有利于情感的调动与兴趣的激发;他包含课前参观、课后参观、专业性参观,思想教育性参观和扩大知识面的一般性参观等。也可以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然后去理解、去总结、去归纳,实现知识的自然延伸、过渡和积累;也可以直接采取科学实验法:如演示实验、验证实验和研究性实验,让学生获得感性经验,形成、发展、检验自然科学理论;更需要直接动手掌握某一职业的基本技能、基本工作程序、基本工作方法,使学生上岗后不需再培训。

参考文献:

[1]胡立和.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新形势 新思路 新措施[J].职教通讯,2007,(10).

[2]蒋作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理论与模式[M].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冶金校区);湖南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上一篇:我国城乡购买力失衡状况及其因素分析 下一篇:论中职学生合法权益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