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我之见

时间:2022-06-03 11:14:23

中职语文教学我之见

[摘要]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它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呈现的现状令人堪忧;为此我们必须把握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导向,尊重学生实际,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为中等职业语文教学的发展探索出新的出路。

[关键词]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办学理念教学改革

语文是中职学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其它学科的学习,还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的中职语文教学很大程度上仍沿用初中、普通高中的教学模式,使得本来重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的中职学生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中职语文教学的现状令人忧虑。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必须紧随时代的脚步,联系学生实际,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才能构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教学教育体系。

一、中职语文教学现状

1.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根深蒂固

目前,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仍是绝对的权威,语文课仍是“满堂灌”的代名词。教学过程中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重理性的传授少探究的乐趣,重结论的重要轻过程的魅力,重课内轻课外等,这种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也与当今的教学改革相背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学生学好各科知识,形成综合职业能力、创业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在传统教育观念长期影响下的语文教师,很难摈弃旧观念的痼疾,致使中职语文教学脱离社会生活和学生学习发展的实际,从而滋长了学生对语文的轻视和厌学情绪。因此,我们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跳出传统语文教学的旧框框;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使文化课的学习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服务。

2.缺少必要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

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中学,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达到初中毕业的合格要求。中职学校培养学生方向又具有职业倾向性,一些职业学校为突出专业特色,扩大影响,方便就业,也不重视文化课;上行下效,很多学生也片面的认为职业学校只要专业技能好,其它科目无所谓。另外,中职学校没有升学压力,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也不是很高,课堂教学能很轻易地应付;因而教师没有提高教学水平的压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的紧迫感就很弱。面对这种现状,职业学校缺少相应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教师参加教研、教改的积极性不高,学校的学术氛围不浓。教学考核上基本是根据量的多少来分配奖金和评价教师,结果很难调动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3.教学内容和方法比较陈旧的,程式化严重

长期以来,语文课在中职学校中作为必修课,每周四节;在同年级中,不论什么专业使用同一语文版本;教师基本上是用类同普教的教学方法教学,学生也同普高学生一样地学。每次考试,所有专业考试重点范围都差不多;这和中职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据了解,百分之七、八十的学生讨厌语文,他们最“怕”写作文、最“恨”读古文;还有多数学生认为:“语文教学与专业没关系,是浪费课时”。再者,一些中职学校的语文课很少能采用多媒体教学,致使本来应该有声有色的文化课成了教师的“独角戏”,现在已经二十一世纪了,学生都已经频繁出入网吧,可是许多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手段却相对滞后;这也是学生对语文课厌烦的原因之一。

二、中职语文教学建议

针对以上现状,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学理念。把就业作为学生学习的首要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在联系专业实际情况,重在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打造好就业本领。为此,中职语文教学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中职语文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语文基础

新大纲规定的总目标指出:“在初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训练,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学,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就业、交际和学习需要的阅读、写作、听说、说话的基本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中职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针对目前中职学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中职生的要求。

2.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根本

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课而忽视文化课。这时语文教师就要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具有实用性。让学生切身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文是有用的,是有趣的。比如计算机专业学生,对技能练习的枯燥和乏味可能不会产生兴趣,但对“提高计算机专业技能水平”这一活动的结果却具有很浓厚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利用好这种间接兴趣,在选择技能练习的材料中,有意识的选择能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材料。如在文字录入练习中,有意选择一些名家名作、名言警句等,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无意识的增大了课外阅读量,体会到中国文字的美,从而达到提高语文阅读与鉴赏水平的目的。

3.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与教学改革的要求相适应

中职语文课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的,但我认为主要是教学方法的陈旧,不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使中职语文课充满生机,我以为必须进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模式的改革。

首先,全面实施多媒体教学。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只粉笔,这种落后教学手段已是昨日黄花,语文教学理应分享科技发展的成果。多媒体教学这种直观的教学不仅可以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而且声音、图像的刺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多种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成为可能,理应大力推广。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提供了前提条件;让学生了解媒体的多样性,并学会运用现代技术,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其一情景式教学。创设情景,学生参与其中表演,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体味语言的魅力感受学习的快乐。如讲曹禺的话剧名篇《雷雨》时,指导学生扮演角色演出代替讲解分析,即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使课堂教学变严肃为轻松,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其二自主式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的主导地位让位给学习的主体。“自主式”教学法综合运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在收集信息、发现问题等方面的兴趣、特长,让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体验价值,从面达到拓展知识的目的。如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我充分发挥的主体地位,仅给予合理的指导;学生兴趣很高、参与性很强,把文章改编为小品在课堂上表演,这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拓宽了阅读面,还锻炼了表演能力。此外还有讨论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对比式教学,故事性教学等。

最后,评价模式要合理。新教学大纲规定:“评价的原则应以能力点评价为核心,注重应用,做到将目标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外活动评价相结合”。目前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的评定是现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如果评价机制还是旧的一套,语文教学就不可能以学生为本,语文新大纲就不可能顺利实施。因此,我认为中职语文教学的评价模式应做如下的转变:一是评价主体从原来的只有教师评价转向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二是在评价方式上从总结性评价为主,转向加强过程性评价;三是从过去的重视量的评价为主,转向更注重质的评价。

总之,“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的现状;我们必须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理念为导向,针对学生的具体实际、职业岗位的要求提供优质的教育过程,培养学生岗位能力,文化课和专业课都要为岗位能力服务;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服务于这个目标的实现。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改革只有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根本,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机制等方面的大胆改革,才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出路。

参考文献

[1]谭蒙革.提高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办法.成功(教育),2008(8)

[2]贾天乐.浅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西部教育论坛,2009(2)

[3]潘仲全.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科技信息,2008(9)

[4]谭美英.中职语文教育教学的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

[5]赵河生.中职语文教学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职教通讯,2005(7)

上一篇:职校生弃学的原因分析 下一篇:中职会计专业借贷记账法教法浅探